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日记:系统 > 第513章 前传的外传6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娄晓娥和许大茂订婚这件事,却成了许大茂和何雨柱以后成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对头的导火索。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何雨柱吃饱了撑得,他居然想要截胡娄晓娥。

娄晓娥没有年轻的秦淮茹漂亮,甚至那张大方脸都不能算漂亮,真是浪费了娄晓娥她妈的美貌啊,被她爹中和的,啧啧。但是她来的时候,化了妆,穿的衣服也不是大院这些普通人家能买得起的,再加上娄晓娥那种大小姐的气质,对何雨柱也是加分项。关键是娄晓娥他爹是娄半城,是轧钢厂的大股东,可以方便他何雨柱进步啊,当然是他以为的。

这一趟娄半城没来,只有谭氏跟着娄晓娥来了一趟,但是又早早的打发许大茂带着娄晓娥出去逛逛去了。这是个白天,大院里人不算多,都在上班,连贾家都因为棒梗住院不在家,何雨柱在家也是因为轮休。谭氏虽然不能忤逆娄半城要把女儿嫁给许大茂的决定,但是她是真的看不上这个伺候了她小二十年的下人,连许家都不愿意多待。出来和正在易中海家和易中海媳妇一起聊天的老聋子聊了一会,毕竟他们才是一路人。

然后就开始在中院溜达溜达,参观一下这个曾经的贝勒府。然后就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蓄谋已久的何雨柱,何雨柱见过娄晓娥之后,一直盘算着截胡的事情呢,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了,他说了不少许大茂和许家的坏话,但是基本都是凭空捏造,就许富贵的段位,怎么可能让何雨柱一个傻小子抓住把柄。其中有句话就被许大茂她妈听到了,什么呢,许大茂这个人从小就是个汉奸胚子,得惹祸了吧。

订婚大喜的日子,许家没有把事闹大,但是等娄晓娥娘俩一走,许家立刻就来狠的了,两个人直接拿着棍子要把何家砸了甚至要把何雨柱直接砸死,不过两个人也是废物,一打二,被何雨柱以伤换伤,直接给放到了,毕竟练过,最后还是老聋子,易中海媳妇,刘海中媳妇三个人插手才算是把这场架给拉开了。但是许家也说了,晚上易中海他们三个要是不给个说法,他们就直接闹到街道去。

说真的晚上易中海三人的调解真的问题不大,因为何雨柱的行为顶多算缺德,还真不违法,易中海让何雨柱给许大茂鞠躬道歉,并且还要赔偿许家挨揍的损失五十块钱,差不多是何雨柱两个月的工资,毕竟他这事办的太缺德了。考虑到何雨柱的文化水平,没让他公开书面检讨,形势比人强,何雨柱也算认了,许家也不好说啥,毕竟易中海判的挺公正的,这个事他们也不敢闹大。

但是,何雨柱认了,并不代表情愿,鞠躬的时候就非常敷衍,但是许大茂也是少年心性,一定要让何雨柱给他标标准准的鞠躬。弄得何雨柱十分火大,所以给钱的时候,不怎么客气,直接把钱摔到了许大茂脸上。打人还不打脸呢,许大茂能受这侮辱,连易中海三人都不怎么满意,当下一致决定明天去找街道。

调解委员会的上级是街道,并不是居委会,而且这个时候的居委会有点妾身未明的意思,权力不明确,再加上现在的街道还没有经历大合并,管辖面积很小,就算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管的过来。但是这个时候,老聋子站了出来,强调了一句,大院的事情大院解决,闹出去不够丢人是。让大家给她个面子,再让何雨柱好好的重新给许大茂道个歉,这事就算完了。主要是何雨柱也听话,毕竟他爹在津门给他打过样了,要孝顺邻居,友爱邻居,至于自家妻女,不重要。何雨柱对老聋子还是挺孝顺的。

老聋子的面子还是有用的,许家也没有继续追究,但是两边可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矛盾已经埋下了。后面两家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这一次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尤其是许大茂,可没少挨揍,但是何雨柱的名声,也彻底臭大街了,也不是没人想要通知一下何雨柱,结果何雨柱把人家骂了一顿,结果就是,大家都知道何雨柱不是个东西,就何雨柱不知道,后面甚至被叫到局子里蹲了三天。

当然不是因为违法犯罪啊,主要是许家往外传的流言里,有一点,那就是,何雨柱在进京之前是有个妹妹的,但是他嫌妹妹是个累赘,在进京之前把妹妹卖了换了路费了。这可不是一般传言,这可能涉及一个面临人生悲剧的小姑娘,要不怎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警局快速成立专项组,远赴津门进行了调查,保城都往返了三趟,也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

因为何雨柱有个妹妹是事实,进京之前没了也是事实,父子两个找孩子都是应付事也是事实,虽然说曾经的邻居说孩子是被偷走的,但是让警察一问,反倒是含糊了,毕竟他们父子找孩子实在是太应付了,很难说,孩子到底是被偷了还是被卖了。有了部分证据的警察,直接就把何雨柱弄到警局去了,折腾了他三天,最终确定了,他只是不喜欢那个妹妹,所以没怎么找,但是真的不是他们卖的。他虽然清白了,但是还是被训了一顿,而且警察和街道都恶心于他的行为,也没人给他正名,反倒是越传越开了,何雨柱彻底出名了。

张永棠担心了一段时间,也有人调查了一下张家,毕竟张家也是津门搬过来的,而且何雨水和张永棠年龄也一样大,但是最终也没有人往她身上怀疑。虽然说张永棠是在何雨水失踪那天被张家收养的,但是只能说碰巧,因为何雨水失踪时间和张永棠被收养的时间,之间只差了一个小时不到,两边都有证人的,可是何雨水是在津门丢的,张永棠是在京城被收养的,在这个时代京津之间的距离,那就是坐飞机都飞不过来。

即便是,有个老警察看出来了张永棠的不自然,但是他也没有刨根问底,他们为什么要找何雨水,是为了把何雨水送到何大清或者何雨柱身边吗,肯定不是,他们要干的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何雨水,防止她在受虐待。就算是找不到,也不能让何大清和何雨柱两个罪犯逍遥法外甚至他们就没有准备能找到何雨水。而张永棠,在养父母家活的跟个亲闺女一样,她的生父母是谁,还重要吗?

对于老聋子这么调解,易中海也很纳闷,他让他媳妇借着伺候老聋子睡觉的工夫,问了问,老聋子的回答连我都吃惊,他居然想要看看何雨柱到底知不知道大院的历史。两家矛盾这么大,要是何雨柱知道,他肯定会把许家点了,那么老聋子和易中海就要注意他一下,同时这也符合老聋子的利益。要是他不点许家,就说明他不知道,没有理由何老头只告诉他老聋子的黑历史,不说许家的黑历史,甚至老聋子还让易中海和她一起背后暗戳戳的教唆呢。大才啊,易中海听到他媳妇的转述之后,对着大门竖了半分钟的大拇指。

和易中海只有疑问不一样,刘海中可是彻底气炸了,何雨柱居然完全不服他这个二大爷的管理,这还了得,他又不能拿何雨柱出气,因为打不过啊,但是心里有股火撒不出去憋得慌,所以他就以刘光天坐姿不端正揍了他一顿,连小屁孩刘光福也没跑了,一起被捎着来了一顿。还是许大茂他爹,拿了点东西去给刘海中送过去,说是谢谢他的关照,才算是把兄弟俩解救出来。

至于阎埠贵,不愧是在当铺待过的,现在他的感觉只有庆幸,他还给他媳妇说,幸好当初他们搬到前院来了,否则要是还在中院,以后少不了的麻烦,他也看出来了,老聋子就是在给何雨柱和许大茂拱火,并不是真心为了庇护何雨柱,他只是不明白老聋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嘱咐全家,一定要离老聋子远一点,对他客气一点,千万不要掺和进何家和许家的事里面去。

老许,一开始在气头上,没有弄明白老聋子为什么要护着何雨柱,但是等他冷静下来,就想通了,她这是在挑拨两家的关系,为的是给他们许家添堵。他倒没有想到那么深,只是觉得两家已经是巴不得对方死的状态了,有事没事给许家添点堵,不是老聋子的常态吗。当然他们也没有点醒何雨柱的计划,让老聋子继续算计何雨柱不挺好的吗,吃饱了撑得,给自己的仇人点明利害,反正他们也对易中海三个人的调解结果不算满意。

五八年上半年,易中海和刘海中都晋了一级,刘海中终于达到了六级,工资和易中海拉平了,但是各种补贴津贴,他可比易中海多多了,刘海中那叫一个高兴啊,毕竟能拉平,就有希望超越,刘海中在大院里走路,头都抬得高了二十度。再加上,刘海中家的太子爷刘光齐,参加高考,居然考上中专的,而且还是大中专,考上了机械工业学校,可牛大发了,连车间里都对刘海中提出了专门的表扬。刘海中在大院里风头更是一时无两,连老聋子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但是,到了下半年,暂停考级政治挂帅的文件一出来,刘海中立马就傻眼了,进步之路断了啊。结果一个名叫八级工的超级大馅饼砸到了易中海头上,易中海一下子成了八级工,杨厂长在这里面可没少使劲。虽然只能领到八级工最低级的补贴,而且其他的高级工根本不拿他当回事,那也是八级工啊,这一下轮到贾东旭抬着头走路了,毕竟易中海这个八级工是他师父啊,反倒易中海本人,挺低调的。

刘海中,一生气,家里两个孩子就倒霉,走路快了挨揍,慢了挨揍,坐的不端正挨揍,太端正了也挨揍,有的时候连吃饭太快都得挨顿揍。虽然说这两个小子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是被刘海中这么揍也确实委屈了点。大院内部的都知道怎么回事,不会戳刘海中的肺管子去劝他,但是为啥邻居也不管呢,这就得说,刘光天和刘光福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了,邻居们听到他俩挨揍,只会以为他们是不是又犯什么错了,只会心里痛快,绝对想不到刘海中就是纯粹的为了发泄。不过,就算想到了,大概也会叫打的好,两个人的人缘,也真可见一般了。

但是很快,就发现唯政治论不行,工业发展不动,然后就开始变换风向,开始想尽最大可能发展工农业。但是考级没有恢复,依然是评级,政治可靠性和工龄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评条件,对刘海中依然不怎么友好。易中海虽然按照新标准,达不到八级工标准,但是不能让普通老百姓为决策买单,所以已经升上去的,不讲,工资除了普降和统一调整之外,不变,易中海就在厂里干着五级工的活,领着八级工的工资,不过有一点易中海很好,那就是他会演,他对外表现的事,他在积极的学习,争取早一天,能把自己的能力和工资拉平。

但是这一次转向,让许大茂的婚姻出现了非常大的危机,只是许家自己都不知道。原因是娄半城重新回到轧钢厂了,成了厂长顾问,用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挂了一个副厂长的虚衔,叫他副厂长,实际上既没有级别,也没有工资,只不过权利可是实打实的,杨厂长也借着这个机会正式上位厂长。

两个人对轧钢厂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比如撤销机修车间,所有的场地全都用来搞生产,减少中高级工对学徒工的培养,也减少工人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搞生产,四班三倒撤销,改成三班三倒,可以说就是用压榨工人方式实现降本增效。也是,要是娄半城有好办法,他不早就拿出来了,还用等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