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我当D级人员那些年 > 第515章 各种发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来秒后,约莫有百来米的巨大血肉蠕虫,如我们所愿从面前径直离开。“能量特征”的确是和“血肉枝叶”大差不差,但显然,它没有那么“聪明”。

它可以在接触矿道支柱前立马空出身体的一部分,避免整个矿洞的塌陷,也能依照矿道的形状,从圆柱形变得方正起来,但它似乎不会完全将身体完全分散开来——好在如此,不然我们现在怕是已经被吃了。

“地上这些?”

“像是石油呀。”

蠕虫走后,矿道里留下了一滩滩黑色的粘稠物质,那些残存于此,被红雾压制的红色粘液,奋力地向它蠕动过去,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056果断捏住红雾发生器的喷头,让它们再消停一会,054则顶着红雾,帮3729采了一点样本回来。我和053也探出脑袋,瞅着那个大家伙的确走远了。

“的确是原油。”3729把样品往便携式“分析仪”上一放,几分钟后,我们的耳机里就传来了其它研究员的声音。

“呜...看来祂就是为这个才来得这里。”

“这个呢,生物盾构机?”

“大概吧。它的栖息地显然在更深入的地方,不主动进入那些它钻出来的洞穴,应该不会惊扰它。如果一会没更多动静的话,你们可以再去右边的矿区收集一些线索,然后就可以回来了。”

“已经摇人过来了,你们不用太尽职,给友军留点功劳。”

“队长,你要下来换个岗吗?”

“不了,给你们年轻人多留点表现的机会。”

“......”

现状的具体分析,得看那几个研究员的,特遣队的几人,便日常插科打诨,活跃起气氛来。话题聊到055的退休问题,055难得严肃地回答了一下,大概是上面又劝他从一线离开,转去训练,或者别的能轻松养老的岗位。

055虽然又搪塞了过去,但这几天来的连续奔波,的确让他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不得不承认,面对岁月这个敌人,他永远无法取胜。

比起其它前辈,他荣誉已经很多,也足够幸运,在特遣队里待到这个年岁,还能算是“毫发无损”,只是055觉得,自己还远没到“油尽灯枯”的时候,多待一会,就是替那些过去的同伴,多站一班岗。

“早点退休就好喽,这多留几年,就算干别的,也干不长,还不如干到底。就是运气太差,跟你们一起分到这小子了。”

“啊?怎么又提到我了?”我正用一块碎石摆弄那些已经有些“活性”的原油,突然又感觉被点名了。

“0307,你们可以出发了,对应的能量反应又回到一开始时的数值了。”

“好,走了。”行动又继续了,055也没理由接着调侃我了。

“据现有的信息的推测,大概在......”

即使没有右边矿区的信息,几个研究员,加上基金会的后援团,也大致能拼凑出主要的经过了。

和我一开始的调侃差不多,这个“世界吞噬者”,大概率就是“血肉枝叶”造出来,特意用来开发地下石油的血肉盾构机。在油井第一次喷涌出原油时,高压的原油应该一度喷溅到了矿井上方,储量绝对可观。

可惜没有多喷一点,如果“露天的原油”被偶然发现,美卡莉的相关部门早就闻着味过来了,根本不用我们这一小批人苦哈哈地调查。只不过,那样的话,大概又有一批倒霉蛋,被贪婪的政客,因为无知与傲慢,推入了深渊。

不知是因为要暂避我们的锋芒,还是单纯觉得石油蕴含的能量更纯粹磅礴一点,总之,“血肉枝叶”似乎是有了新路子,要在地下苟着,“暗自努力,然后爆杀所有人”。

从它的角度来看,吃肉是吃,吃植物是吃,那直接吃动植物的精华,岂不更高效便捷,而且挖的越深,烦人的两脚兽就越难来惹事,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只不过反过来,我的工作应该就更麻烦了——地表只占地球的一小部分,搜查范围拓展到地下,那简直是把从大海里捞针的挑战,更正为了在宇宙里找一粒特定的沙子。

好吧,严格来说是研究员和外派研究员们的工作变得更难了,毕竟在没有较为确切的线索前,不可能让“星光”这种特遣队跟着一起来找“古神”。

唯一可以期待的是,既然“世界吞噬者”还在这里,就说明“血肉枝叶”要么就藏在隧道的尽头,要么就在不远处开拓新领地,再不济,至少祂还没走远,多少还要回来一趟。

3729一路上边走边同步信息,没一会儿,我们就回到了之前的分叉路。连通矿井的矿道里,红色粘液的数量没什么变化,说明它的确不喜欢拐弯,而连通有右边矿区的通道,除了多了不少黑色的石油,红色粘液明显少了很多。搞不好,它还兼职清道夫。

在右边矿区的探索,因为红色粘液少了很多,前期比左边还顺畅不少,但到后面,发现新状况后,本来逐渐明朗的局势,又多了一片小阴云——在矿井的一个小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粘液部落”。

不像其它粘液主要分布在大的到矿道内,它们似乎是特意搬到了这个偏僻的角落。也不像其他粘液对靠近的活物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几片粘液一察觉到我们的靠近,便抛下正在拖拽的石油液滴,一路逃回了大本营,也把我们带了过来。

有点脑子,但不多。

“会不会,当初那些被吞噬的矿工,留了点意识在里面?”

“很有可能,但...只是徒增悲哀了。”

“好可怜呀。”

看着一大群蜷缩到角落的粘液,我们的表情,大多很奇怪。不像“雨林”里那些还能拼完整的意识,这些倒霉蛋,最多也就这样苟活着了——按人类的标准,这其实绝算不上活着。

“如果他们正常离世,是不会有意识留存的吧?”

“是的。因为离世后的几分钟内,大脑神经元系统就会完全崩溃,可供思考的意识载体随之损毁。用于存储记忆的组织,也逐渐完全丧失功能,如果将意识作为人的主体,记忆完全消失的时候,一个人便永远地离开了。”

“Z-2410们在吞噬生物的一瞬间,用某种方式将意识完整地剥离了下来,虽不知用于何处,但的确让他们...不过也没人愿意这样,活下来。”

3729的解释既唯物,又有点唯心,如果一个意识因此而长久地保留了下来,的确也算是永生。但就像我在上传那百万人之众的意识时,只把他们当作“宝贵的数据”一样,当一个人不能与人世交互,那就已经算是离去了。

眼前的这些可怜粘液,可供记忆的,也只会是基金会档案里,一个新编号下,冰冷的文字罢了。

我们慢慢地退到矿洞外,将宝贵的避难空间留给这些意外产物。见危险远离,它们蠕动着分散开来,继续享用之前运回来的“美味大餐”,继续无知懵懂地,纯粹坚韧地活下去。

我们并非同类,我们又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