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洲远心中暗松一口气,看样子暂时是糊弄过去了,起码是将那一刻延迟了日期。

赵云澜夹在中间,事关大同村乃至青田县很多挚友亲朋的命运,他做事不得不慎重。

他在这一瞬间想了很多,面上却谦逊道:“陛下过誉了,师父传授技艺,是希望臣能造福一方百姓,臣不敢居功,只是尽力而为。”

他知道,这个“神仙师父”的挡箭牌,算是初步立住了。

以后就算再拿出什么不合常理的东西,也有了说辞。

内殿里的气氛,因这“仙缘”之说,变得愈发微妙。

太医们再看顾洲远时,眼神里少了质疑,多了几分敬畏与好奇。

皇帝的目光则深沉了许多。

夜色渐深。

长春宫内的烛火,摇曳了整整一夜。

顾洲远几乎未曾合眼,时而观察太后呼吸,时而根据情况再次进行雾化治疗,或是指导女医官和宫女进行护理。

更多的时候是翻阅着系统商城里兑换的有关肺疾的治疗手段。

太医院众人也从最初的怀疑、敬畏,渐渐转变为配合与学习。

尤其是院正胡永清,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看着顾洲远的每一个操作细节,虽然很多地方他根本看不懂。

眼看着顾洲远医术如此高明,却仍抓紧一切碎片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对顾洲远更是生出满心佩服。

难怪顾县子能做常人所不能,便是如此心性,做什么事情都能成。

隐士高人的秘技也不是谁都能学的,人家大概也是看中了顾县子有此潜力,才会起意点拨一番。

他哪里知道,顾洲远完全是对自己那三脚猫医术没了自信,才不得已临时抱佛脚。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太后的呼吸已然平稳下来,虽然依旧虚弱,但脸色不再是骇人的青紫,而是带着病气的苍白,沉沉睡着了。

抗生素头孢+喹诺酮已经都给用上了。

还雾化吸入了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跟全身糖皮质激素,这样能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减轻炎症水肿。

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

顾洲远仔细检查后,对一直守在偏殿未曾离开的皇帝和赵云澜道:“陛下,公主,太后娘娘最危险的关头已经过去了,后续需要精心调理,稳固病情。”

赵云澜喜极而泣。

果然顾公子……从未让她失望过。

自己这一把豪赌,赢了!

现在母后就回来了,皇兄好似对顾公子也少了很多猜忌,这般双赢的局面真是极好。

皇帝赵承岳看着顾洲远疲惫却依旧清亮的眼神,心中复杂难言。

看了看脸色好看很多的太后,对着顾洲远轻声道:“顾卿辛苦了。”

他吩咐宫人好生照看太后,又令太医们轮流值守,这才摆驾回了养心殿。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

赵承岳却没有丝毫睡意,他屏退了左右,只留下贴身伺候多年的内务总管魏公公。

魏公公一边为皇帝斟上一杯安神茶,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他跟皇帝相处日久,可以说是看着皇帝长大的,对自己这个主子,他自认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他将茶盏放到乾帝手边,轻声道:“陛下,顾县子……确有大才,太后娘娘能转危为安,实乃天佑我大乾。”

皇帝端起茶盏,却没有喝,目光深沉地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

“是啊,大才……魏伴伴,你觉得顾洲远此人如何?”

魏公公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惯有的谦卑笑容,话语却如细针:“奴婢不敢妄议朝臣。”

他话锋一转又道:“只是……奴婢瞧着,这位顾县子,虽然礼数上周全,言语也恭敬,但那骨子里……”

“似乎并无多少对天家、对权贵的敬畏之心,他看陛下您的眼神,与看寻常人,似乎,并无太大不同。”

这话,精准地戳中了赵承岳心中那微妙的疑虑。

他确实感受到了,顾洲远的那种“平静”和“坦然”,并非源于臣子的忠顺,更像是一种……平等的、甚至略带审视的姿态。

这在他的认知中,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的。

魏公公见皇帝不语,又添了一把软火:“有本事的人,多半都有些傲气。”

“只是……不听话的人,能力越大,有时候……便越是危险啊,古往今来,这般例子,也不少……”

赵承岳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想起了顾洲远在青田县的种种“无法无天”,想起了奏报中他整合流民乡勇,开办工坊,甚至隐隐有自成一派的趋势。

之前只觉得是边鄙之地的胡闹。

后来发现他竟然在战场上也能来去自如所向披靡,如今结合他这身神鬼莫测的“仙缘”本事再看,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这样一个身负奇能、不受掌控、且在民间拥有极高威望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

“朕知道了。”皇帝挥了挥手,打断了魏公公的话,但眸中的深思却愈发浓重。

第二天晌午,昏睡萎靡多日的太后终于彻底苏醒了过来!

虽然依旧虚弱,却能清晰地认出皇帝和赵云澜,甚至能少量进食一些流质食物。

消息传出,整个长春宫,乃至整个皇宫都陷入了一片欣喜之中。

皇帝龙颜大悦,重重赏赐了太医院,尽管他们没起决定性作用。

然后亲自到长春宫探望。

看着母后虽然憔悴但已然清明的眼神,赵承岳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

他将顾洲远唤至跟前。

“顾卿,你救治太后有功,于国有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金银田宅,只要你想要的,你尽管大胆说,朕可以许你一个京官之位,在工部、兵部、或者户部任职,皆由你选。”

皇帝笑容和煦,语气慷慨,目光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顾洲远的反应。

这既是封赏,也是试探。

他想知道,顾洲远是愿意留在京城,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是依旧惦念着那“天高皇帝远”的大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