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家开车走了半个多小时后,马良一边开着车,嘴上问道,

“雄英,你具体想去哪?咱们不能光压马路啊”。

小家伙听完之后看了看窗外,指着远处的一条小路说道“:咱们去那里吧~叔叔~”。

“好”。

马良一转方向盘,降低车速,顺着连接水泥路的一个岔路口就下去了。

这条路就没有水泥路那样好走了,路上坑洼不平,但坐在车上的人还能忍受。

道路的一侧是农田,远远的可以看到有农民在劳作,而另一边则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这时马皇后说道“:这里好像是句容吧”。

“姑姑,你来过这儿”,马良问道。

马皇后点点头,笑着说道“:来过,前两年陪重八巡视地方的时候来过这里”。

这时看着窗外的宜伦郡主瞪着她一双大眼睛,看着窗外说道“:山,好高的山~”

太子妃笑着说道“:对,那是山,它叫宝华山~”

“宝华山~母妃~我记住了~”

“宜伦真聪明!”

“嘻嘻嘻~”

正在开车的马良笑着说道“:现在的宜伦比以前开朗多了~”

太子妃点点头“:也许和你们经常带她出去玩有关系~”

这时坐在后面的江都皱着眉头喊道“:叔叔,能不能停下车?我有些不舒服”。

马良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之后,立刻减速靠边停车。

“江都,你应该是晕车了,咱们都下来休息一下”,说着马良就打开了车门。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锦衣卫立刻朝四周散开,给他们隔出一段安全的地方。

刚把车停好,江都郡主就从车上下来了,呼吸了一会儿新鲜的空气,感觉自己好多了。

跟在她身后下车的小家伙,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了江都,让她喝了两口,

然后看着警戒的士兵,不由得说道“:太兴师动众了~”

这时另一辆车上的朱樉从车上下来,听到小家伙的话,笑着说道;

“你小子还会用成语了,要是就叔叔和你,当然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别忘了,还有你皇奶奶和母妃呢和江都姐妹呢?咱们的得保护好她们”。

朱樉说完之后,跟在他身后的朱棡也点点头,然后拍了拍小家伙稚嫩的肩膀。

马良站在车旁,看着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远处已经已经开始返青的麦苗,让大地呈现了一片绿色。

抬头再往远处看,目光所及里能看见宝华山。

顺着这个方向再往远处还有茅山,可是由于离得太远了,马良根本就看不到。

已经不再难受的江都,此刻正拉着妹妹宜伦,还有小家伙三个人在路边采着野花,咯咯咯的笑声传了很远。

其他人则在一旁远远的看着。

由于这是一条百姓经过的主要道路,他们停留的这段时间,偶尔就有百姓从路边经过。

而负责保卫他们安全的锦衣卫,每当有百姓经过的时候,就会肩上背着火枪,一只手扶着腰的刀,冷冷的注视一个经过这里的人。

从身上流露出来的杀气,让那些百姓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纷纷的远离了他们。

这种情况让马良感觉很不得劲,自己只是领着小家伙他们出来闲逛一下,怎么感觉像是仗势欺人呢。

可这些士兵也是为了保护马皇后他们的安全,马良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算了吧?只要百姓不是故意接近,你们对百姓和气一点”。

“是,吴国公”,领头的锦衣卫百户对马良拱拱手。

众人在路边停留了大约有20分钟,马良对小家伙说道“:雄英,咱们,该走了”。

“好啊~叔叔”。

小家伙点点头,手里攥着一把狗尾巴草笑嘻嘻的就上了车。

“咱们还往前面开吗?”,上车之后,马良没有马上开车,而是扭头问小家伙。

“嗯~继续往前开~”

其他人也是都没有意见。

“那行,咱们就继续开”。

马良他们发动车辆出发的之后,朱樉等人也随后跟上。

至于那些锦衣卫更是先走一步快马去前面探路,只剩下金吾卫来保护马皇后他们。

他们向前开了一小会儿,就发现了一个村庄,听到马良他们车响,有百姓隔着矮墙远远的打量他们。

看着远处低矮的茅草房,和斑驳的墙面,马良忽然想要进去走访一下,

“姑姑,我来大明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去村子里看过,咱们能不能去看看?”

“行啊”,马皇后此时也来了兴趣。

小家伙对此没有意见,反正他们是出来玩的,玩什么都行。

马良把车驶到了一个空旷又安全的地方,停车之后,就走向了村子里。

这个村子占的地方不小,怎么也得有三四百户人家,明显是一个较大的村庄。

大多数百姓家的房屋全都是土坯墙茅草屋,但也有几张房屋雕梁画栋修建的很漂亮。

墙头上偶尔露出的村民,大多数身上的衣服也略显破旧,看来生活比较拮据。

马良看着这种情况不由得愣了,这里可是距离应天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没想到,百姓的生活竟然是这种情况。

马良想敲开门和村民攀谈一下,可他走访了几家,每当他走到门前,就会听到插门的声音。

显然百姓对他们这群人很是抗拒。

朱樉说道“:良哥,还是算了吧,这些百姓明显就不欢迎咱们,如果你非想要和村民攀谈,我让人去叫里长”。

马良一想“:他们这群人开着汽车,身旁还跟着一大群侍卫,百姓应该是害怕了,至于去找里面长,那还是算了吧”。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为了有效的管理国家,征收税收或者发徭役,把百姓满110户编为一里。

而这一里里面,粮食和人口最多的十户人家被称为里长户,其户主就被称为里长。

剩下的每十户为一甲,领头的被称为甲长。

而这十名里长则负责村里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管理户籍,调节邻里之间的纠纷,还要接待官员。

不过朱元璋为了防止这十名里长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特意实行了轮换制,每隔一年就会轮换一名里长,剩下的九个人进行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