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28章 自有大儒辩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浸染棕榈大道,轻柔海风裹挟咸涩与香槟余味。

蔚蓝海面褪成钢青色,私人游艇亮起星点灯火。

奢侈品店橱窗璀璨如昼,贵妇拎着鳄鱼皮手袋踏入米其林餐厅,侍者躬身推开缀满藤萝的玻璃门。

转角巷内,电影场刊贩售摊前却排起长队,一些打扮文艺的年轻人攥着《银幕》杂志,争论今日场刊评分。

老港鱼市飘来烤鳕鱼的焦香,流浪艺人手风琴声混着海浪拍岸。

霞光彻底沉入地中海时,整座城悬在喧沸与静谧的裂隙间,像一帧未定格的胶片。

“亦子,来戛纳这几天,感受怎么样?”

傍晚的时候,张亦来了杨简他们的酒店,正好遇到大家一起吃晚餐,他也不客气,自己搬个椅子就坐下了。

“呵呵,和世界各国的优秀同行交流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他们都很厉害。”张亦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外人觉得他那是腼腆,其实熟人都知道他是兴奋,因为与高手交流而兴奋。

“其实你也不用把戛纳看的多么高大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场高格调的商务聚会,一方面能彰显本人\/机构在圈中还挺好,一方面至少能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媒体少了些咄咄逼人,明星少了些躲躲闪闪,片商少了些苛刻势利……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奥斯卡就是好莱坞一年一度的大派对,其实戛纳也差不多。”

当然,不是说戛纳没有可取之处,它的艺术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电影节的片单里,你会发现不少不错的或尺度惊人的电影,但来年压根无法在影院里找到它们的身影。

实际上这些电影从生下来就不用考虑票房,也不用考虑大众观众的感受,他们只需要考虑艺术性。

抛开艺术不谈,戛纳电影节本身就是个奇特的存在。

对于看片人来说,每天五部非母语放映的片子,或许没有一部是他们听得懂的;对于卖片人来说,欧洲或许根本不是他们的市场;对于明星来说,或许走红毯根本没有作品也没有受到邀请;对于买片人来说,在这里或许从来找不到适合公映的片……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来?说“为了艺术而来”有点虚。

除开那些冲着奖项来的电影人,对于其他人来说,相比起实用性,戛纳电影节存在的社交意义似乎更大。

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们有无数个派对在这个海边小镇举行。

这些聚会的目的各不相同,以至于有间比萨店还专门让你写下“我为这次派对买单的目的”。

聚会的地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中规中矩选择酒店,有的则包下蔚蓝海岸的游艇,有的更在海滩上搭起宫殿般的帐篷。

在戛纳周边的小酒馆里,你能看到有人拿着剧本在推销创意,有人在说服大腕出演自己的作品,有人想方设法出售自己的片子,有的只是期待某个大品牌的支持……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合适的人“闲聊”一番,哪怕只有五分钟。

十天过后,某个或许你从没听到过的电影人拿了那片梦寐以求的金叶子,游艇回到港口,帐篷重新收起,名流收拾行李,所有人各回各家。

留下的,只有会场赞助品牌的空咖啡杯,还有被海浪卷上沙滩的空酒瓶。

戛纳再次回归普通海滨小镇的容貌,直到来年5月。

“简哥,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这样的大人物自然对这些顶级电影节不放在眼里喽,像我们这些小卡拉米难得来一次,可不就觉得新奇得很。”小韩同学对着杨简就是一阵阴阳怪气,一点都不给“大人物”面子。

“所以你这个小卡拉米不得好好歇歇我这个大人物?带你来见世面。”

斗嘴这方面,杨简就没输过谁,连自家小少妇大多数时候都是甘拜下风的。

韩佳女一阵气结,她没想到杨简会这么直接把天聊死了。

“简哥,你会不会聊天啊!”

“哈哈哈……”

舒倡这直接很不淑女的笑出了声,柳亦妃轻拍了她一下。

“茜茜,你打我干嘛,是简哥把天聊死了,o(n_n)o哈哈~”

“你茜茜姐的意思是喊你淑女一点,小心嫁不出去。”

“简哥,佳女说的对,你会不会聊天啊。”

“我会不会聊天,你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杨简翻了个白眼,随即说道:“行了,等一下你们自由活动,不过要出去的话,也带点人。我还要去应酬一下。”

别看现在是戛纳电影节,这座海滨小城的安保级别提高了,但是法国这地界,什么鸟人都有,小偷小摸的更多,多带点人没坏处。

至于杨简的应酬,就是戛纳主委会竹席吉尔·雅各布和艺术总监蒂埃里·福茂。

“哈哈,杨,好久不见,我的朋友。”

吉尔·雅各布和蒂埃里·福茂看到杨简十分热情,两人分别给了杨简一个强人锁男的大拥抱。

三人落座,侍者送上酒以后,就伫立在一旁。

“来来来,欢迎我们的老朋友再度莅临戛纳。”吉尔·雅各布提起酒杯说道。

“没错,欢迎你,杨。”蒂埃里·福茂也附和道。

“谢谢,我的两位朋友。”杨简也举杯回敬。

寒暄过后,吉尔·雅各布直入主题。

“杨,我和蒂埃里来找你,一是欢迎你能将那么一部出色电影放在戛纳;二来……二是想要邀请你成为明年电影节的评审团竹席。”

作为戛纳电影节组委会的竹席和艺术总监,吉尔·雅各布与蒂埃里·福茂自然是提前看过成片。

实话实说,如果杨简把《婚姻故事》放在柏林或者威尼斯,绝对不止拿一个奖项,可是在戛纳他就只能拿一个。

可这部电影呢,你真要说拿金棕榈其实也差点意思。

当然,大家都能看出杨简就是为了给柳亦妃拿影后的,柳亦妃在电影里表演绝拿影后绝对绰绰有余。

“吉尔、蒂埃里,我的朋友,你们可真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你们也知道我不太喜欢这项工作,之前我就拒绝了柏林和威尼斯,我要是接受了戛纳,我就得接受柏林和威尼斯的邀请。”杨简琢磨着怎么推掉这个工作,突然灵机一动:“而且我年底还会有部新电影要拿到戛纳来参展,所以…你们看……”

杨简的灵机一动就是准备把《寄生虫》或者《堕落审判》拍出来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

既然这事赶事到这了,那就等《火星救援》拍摄完成,他再安排两个月时间拍一部出来,再来刷一个金棕榈回去。

只不过吉尔·雅各布与蒂埃里·福茂是一脸狐疑,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没证据。

杨简这厮不会是为了推脱评审团竹席一职而临时加一部拍片计划吧?

嘶……越想越有可能,因为杨简就是全球出名的快枪手,他真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两位老登都是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这人怎么能这样咧。

“真的,我可是准备再拿一座金棕榈,属于我一个人的金棕榈。”杨简有板有眼的笑道:“毕竟你们也知道,上一次的金棕榈,我还是肯·洛奇老爷子共享的。”

对面的两位老登对视一眼,没有基情,只有不小的惊讶。

可能也只有杨简这样的导演对于和别人共享金棕榈还耿耿于怀。

实际上杨简根本不介意和别人共享,反正奖杯是两座,也不是一人一半。只是话赶话到这了,秃噜皮就说出来了。

不过这样也好,俩老登肯定相信了他说的。

“那既然这样,那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我和蒂埃里就期待着你的新作。”吉尔·雅各布又举起酒杯抿了一口,叹息道:“只是实在可惜了,杨你不能担任下一届的评审团竹席了。”

“吉尔,你也别遗憾。”福茂也抿了一口酒笑道:“我经常去华夏,我知道华夏有一句名言叫做好饭不怕晚,好事多磨……”福茂还解释的有板有眼:“还有一个典故叫做三顾茅庐,这次不行,我们下一次接着邀请就是了。”

杨简失笑,这老登知道的还不少,还准备三顾茅庐?

起码杨简在未来几年内不准备接电影节评审团竹席的活儿,这活儿的确可以增加个人在圈子里的影响力,但是他杨简却不差这点影响力。

对他来说,属于可有可无。

......

翌日下午2点,地中海的风带着咸湿味扑面而来。

杨简挎着柳亦妃踏上《婚姻故事》展映红毯时,闪光灯和欢呼声差点把电影宫穹顶掀飞。

没办法,实在是太受欢迎咧。

展映的环节杨简和柳亦妃都轻车熟路了,包括姜雯丽也是,毕竟和常威参加过不少电影节,她自己也是很有能力的演员。

也就是舒倡、韩佳女和李乃闻第一次参加戛纳,所以显得很是好奇和兴奋。

电影放映前的环节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卢米埃尔大厅,今天是座无虚席。

人的名树的影。

《婚姻故事》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几部电影之一……不对,应该说没有之一,就是最受关注的那一部。

灯光暗下,《婚姻故事》的放映开始。

电影画面从一对爱人相互的写信中展开。

丈夫写道:她善解人意,热情洋溢,她给我很多的支持,她给全家人剪头发,会送出很惊喜的礼物。

妻子写道:他总是争强好胜,无所畏惧。他包容我所有的情绪。他在纽约白手起家,总能让所有人感到宾至如归。

镜头一转,来到了这对夫妻的离婚现场。

原来,电影的开始,只是婚姻咨询师让他们完成的任务,这些话都是妻子自己写的。

浪漫和美好已经成为往事,貌合神离的两人,已走到了离婚的边缘。

离婚的导火索是家庭的居住地之争。

生于演艺世家的妻子是江南人,她热情开朗,关心他人,享受家庭生活带给她的一切。

而舞台剧导演出身的丈夫,灵魂归宿却是bJ的剧院和小酒馆。

年轻时的他们,一见生情,坠入爱河。

妻子放弃了自己的电影事业,进入丈夫的剧院成为了一名舞台剧演员。但掌声和认可渐渐集中在了丈夫身上,妻子感到自己越来越渺小。

婚后的生活,妻子一直是听从丈夫的决定。

丈夫决定他们住在哪个城市,决定她出演什么戏剧,也决定不为妻子考虑举家搬南方,丈夫甚至决定家里的家居摆设。

妻子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品味,因为从未被要求使用过自己的品味。

等到她觉醒时,这段婚姻已维持了十年。

由于母亲年事已高的原因,妻子试图说服丈夫搬回南方去,去了那边,丈夫也可以继续他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遇到的一些人唤醒了妻子心中的自己,而丈夫的出轨让她最终下决心离开他。

妻子提出离婚时,丈夫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妻子只是在自导自演,“她并不是想要什么发言权,只是想抱怨一下”罢了。

正如电影里妻子说的那样,她丈夫的自私已经融入了他的性格里,如果不撕开,他永远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她聘请了离婚律师。

妻子在律师的办公室吐露了多年来婚姻中的委屈。

而现场的观众也从旁观者的角度了解到这些年来妻子的压抑。

电影中还有一个场景——

两个人本来是想要坐下来谈一谈怎样和平离婚,以便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可是,两人说着说着,就开始吵了起来,从刚开始的讨论事情,逐渐变成人身攻击,从嫌弃对方,到对方的父母,再到双方相互咒骂。

妻子指责丈夫外遇,而丈夫指责妻子偷看自己的电邮往来。

镜头一转两人就带着自己的律师讨论离婚细节。

曾经的两人如此熟悉和相爱,而今却又如此陌生。

纵然有再多的不忍,也只能用在离别上。

双方律师在法庭辩论上极力为自己的辩护人争取更多的利益,都把对方打造成坏的人设,而自己则非常完美,甚至是圣人形象。

妻子觉得她们双方不能这样下去了,来到丈夫的住处寻求和解。

但很快新仇旧恨点燃了怒火。

也就是这里,7分钟一镜到底的戏份让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观众见识到了柳亦妃的演技。

大银幕上的画面继续播放着……

在已经无法挽回的爱情面前,两个人都束手无策。

最终孩子判给了妻子抚养。妻子带着儿子回到南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的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

电影的最后,丈夫告诉前妻,自己准备到她们所在的城市工作。

在前妻的家里,他听到儿子在断断续续读着一封信,原来是影片开头,夫妻写给对方的信:“他总是争强好胜,无所畏惧。他包容我所有的情绪……”这封他从没有机会读到的信。信的最后写道:我永远也不会停止爱他,尽管这已经毫无意义了。

丈夫泪流满面。

影片的最后,前妻为前夫系紧了松开的鞋带,可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却只有一次机会。

灯光重新亮起,在缓了几个呼吸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热烈的掌声。

杨简起身,把眼眶泛红的小少妇拥入怀中。

电影的后期制作与剪辑完成后,柳亦妃就没有看过成片,这还是她第一看到完成的《婚姻故事》。

这时候坐在台下观看,和当初演绎的时候肯定有所不同。

她眼眶泛红的原因,一是见到了婚姻如此不堪的一面,她庆幸她和她的小剪子都不是电影里的夫妻双方,她们的感情很好;二是她的演技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刚才的掌声就是证明。

“小傻瓜,你看大家都给你送上那么热烈的掌声,这说明我们成功了,不是吗?”

“嗯哼,我好爱你呀!”

杨简似乎懂了什么,莞尔一笑:“我也爱你,我答应过你,会一直陪着你和孩子们的。”

“喔唷,简哥,茜茜,别肉麻了,都等着你们上台呢。”韩佳女吃了一捧实实在在的狗粮,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就是,都等着你们呢。”舒倡这个单身狗也是觉得够够的了。

只有姜雯丽神色复杂,瞅瞅人家杨首富,再瞅瞅自家里那位常威,对待妻子的差距怎么能那么大呢?

小拳拳紧了紧,真想打常威啊!!

杨简牵着柳亦妃,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雯丽师姐,乃闻师哥,走,我们上台。”

大家也没推辞,现在不是谦让的时候。

见到杨简和柳亦妃等人上台,热烈的掌声再度响起,连绵不绝。

“杨,您为什么要拍摄《婚姻故事》这样一部电影?”

“很简单,其实就是想展现不同的爱情。”杨简不会说这就是为了自家小少妇拿影后才拍的。

“2006年的戛纳,我携作品《爱》来到这里,当时那部电影讲述的晚年爱情的样子,那是爱情的一种状态;而今天的爱情,也是其中一种。”

“杨,看完《婚姻故事》,我有一种你是在否定的婚姻的感觉。”

“或许你们有的人会认为,我是在否定婚姻,其实不是。”杨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这部电影不否定婚姻,只展示其不堪。我刚刚说了,这是爱情的一种。我只是撕开浪漫化的叙事,暴露婚姻中琐碎的自私、孤独与妥协,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审视亲密关系的真相。它像一场关于离婚的考试,每个人都在观影中交出关于自我婚姻的答卷。有的问你不去发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有直面它,你才会有解决它的可能。”

“crystal,我们看到你在片中有一点非常非常非常出色发挥,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你的演技。我特别计算了一下,那段将近7分钟一镜到底的镜头你是怎么完成了?我还好奇的是,你们中途NG多少次?”

一提到这个,柳亦妃可有话要说了。

“拍摄这场戏的时候,我们连续拍摄了十五遍,我的状态都不对,总是缺少点感觉。因为我把我们的感情带入进去了。”柳亦妃看向杨简嫣然一笑,继续说道:“后来我先生我给我心理疏导,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后来他说我们先试一遍,按照最真实的状态试一遍,其实他早就示意各部门开始工作,机器也开机了……”

杨简就知道自家这个傻女人会跟大家实话实说,不过他也没有阻止,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只是担心等柳亦妃拿了奖以后,会有些黑子和嫉妒的人会说什么“柳亦妃那场超神的戏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才演出来的,真要让她再演一遍,她演不出来了”。

实际上任何一个演技大师,你要让他把他之前所演绎的各大名场面再演一遍,都不可能和原来一样,也不一定能演出原来的那种神韵。

而很多演技的名画,其实都是灵机一动的临场发挥。

懂行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懂行的瓜皮们就会在那胡咧咧。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要不然他就会教柳亦妃另一套说辞了。

只要支持的人多了,替柳亦妃说话的人自然就很多。

自有“大儒”替她辩经!!

至于这个“大儒”的数量,哼哼,不是杨简吹刘哔,没在怕的。

“亦妃,恭喜你,你和杨导的表演太棒了,尤其是你在片中的表现,真棒!希望你能捧杯而归!”六公主的记者上来先是一顿猛夸,然后才开始进入提问环节。

柳亦妃也是开心的连连道谢。

“亦妃,你能从你的角度替我们解读一下你是怎么看待杨导这部电影的吗?”

这个当然难不倒柳亦妃。

“站在我自己的视角,我认为他是在对婚姻制度进行结构性的批判。通过妻子林语的视角,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方式指出婚姻中性别权力的失衡。林语作为演员沦为丈夫艺术事业的附庸,其创意被挪用、职业选择被轻视,甚至电话号码都不被丈夫记住——这些细节直指传统婚姻对女性个体价值的吞噬。我们的杨导借律师之口发出这样的宣言:‘人们用对待男性不同且更高的要求来对待女性’,他是在天下的所有的母亲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