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灵石 > 第4章 东方宗乾的震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族中修士洗练提升资质,这样能够提升杨家整体修士水平的能力,可是让陈阳在心头心心念念了许久。

在此之前,他身上能够赐予杨家修士,用于提升修行天资的能力,便只有自身内蕴而出的五枚灵珠。

这等灵物的融身显化之效,对修士的效果自然是极好,能够根据受术之人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但因为这灵物数量有限,并且对修士本身的天资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故而无法惠及到杨家所有修士。

这也就导致了,即便陈阳如今都已是通灵圆满之境,手握神临封号,手上却还握着一枚灵珠,想给都给不出去的尴尬处境。

所以在得到血玉异石的神通之后,陈阳自是欣喜异常。

他转念便回归沧澜神宫,将琉璃召至殿内。

这位离火神君之女,手握煅灵神术,拥有煅烧万灵之效,并且还保有离火合道之法的传承。

由于此行去往蛮族圣地尚有一段路程,陈阳便是在出发前,将这血玉淬体的神通内容传念于她。

想要让她尝试一番,看看能否将这仙道之法,与煅灵神术之能结合一二,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手下有人就是这点好,若此番不曾入得地宝秘境收服琉璃,那么这钻研合道淬体神通的任务,就还得要陈阳亲自来做。

先前他已经计划好了,入驻蛮族圣地后,先进行那四门百艺技法的合道研究。

若再加上这一门淬体神通,那就确实是有些忙不过来了。

经过近一月的飞渡,东来宗仙舟自逐虎腹地出发,在横穿东荒之后,成功抵达了蛮族之地所在。

在白阙、苍绝、黄鼎,三位神灵的安排下,蛮族三位堪比仙道真意修士的主教大人皆是现身而出,迎接杨氏圣族的到来。

面对东方宗乾的问询,他们便用神灵教授的修士之语做了回答。

他们说自己能够有这等修为,是受到了神明与圣者大人的恩赐。

在三名主教讲述的故事中,这神明便好似是某种世外高人般的存在,而圣者大人便是其在人间的代言人。

这样的配置,便是叫东方宗乾一下子就套用在了杨元鸿身上。

“难怪元鸿会将此地选为杨家自立之后的落脚点,原来此地是他那背后隐修大能的手笔。”

东方宗乾心头明悟道。

若是这般想来,此地拥有独到的修炼之法,便也能够说得通了。

毕竟能教出杨元鸿这等天骄之人的大能,定然是一位顶尖洞玄尊者,甚至有可能,其在上界还有更高的师承庇护。

这样的人物,想要打造出这样一番大型开放洞天,再以特殊法门培养出三名真意,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像如今中部的诸多顶尖势力,诸如灵霄道院和东海蓬莱宫这样的大宗之地,便都手握着与之类似的寻道探索之地。

甚至其中修士的修炼之法,还要比这蛮族之地更为稀奇古怪。

这也是沧澜洲内顶尖大佬们,在悟道至一定程度后,共同的追求所在。

沧澜大道传承不全,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想要只靠少数天赋异禀的修士,凭借顿悟之法,去补全万千大道,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故而在沧澜洲历史上,许多修为到了此界之顶,而又难以登临虚界的洞玄大能,便会开始另谋出路。

他们会以推演之法将诸多道法残篇断章进行补全,之后打造出一处处条件各异的世外洞天。

中部修士将这些独特洞天称为“桃花洞天”,将其中修习独门修炼之法的修士称为“异士”。

这些洞玄大能的本意,是想要通过观摩他道之法,谋求触类旁通之机,为自己寻找接续道途的可能。

在这一探寻万千大道的过程中,这些桃花洞天内便诞生出了诸多有别于沧澜正统修炼之道的能人异士。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灵霄道院培养出来的巫道修士,以及东海蓬莱宫培养出来的深海灵修。

所以在听闻蛮族之地的情况后,东方宗乾并没有太多意外。

毕竟那飞空炼虚、登临上界,于此方沧澜洲内便是与那飞升无异,是所有修道之人的终极理想。

杨元鸿身后那位神秘的隐修师父,会有一方旁门观道之地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愧为我道高修,谋划着实深远,恐怕早在数百年前,这杨家祖脉诞生之初,尚在世俗间颠沛流离之时,便已经开始了这份布局。”

东方宗乾扫视过地域辽阔的蛮族之土,心下不禁发出感慨。

不过,虽然有了这三名堪比真意修士的异道之人接洽,为了稳妥起见,东方宗乾还是一直将杨家众人送至了那处圣地所在。

而当仙舟破开云海从天穹降下,看到这么一座夺天地造化的钟灵毓秀之地入目,东方宗乾心中便是愈发肯定,此地定然是杨元鸿身后那个隐修师承的手笔不会错了。

因为出身东方氏的他,一眼便是瞧出,此地并非是自家紫云仙山那般,天造地设的福源之地。

此地诞生之初,或许是有些许独到之处,但只在自然孕育之下,是绝无可能形成这等彩霞齐飞、祥云当头、瑞霭弥散的顶级气象。

东方宗乾在中部闯荡数百年,也自认见识广博。

但纵使如此,今日在见到杨元鸿那位“隐修师父”,为杨家打造这一方圣地之所,还是不免被其所震撼。

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旁人眼中,或许只能看到这方圣地中的充盈灵元以及诸多气象。

但在东方宗乾眼中,这目之所及一山一河、一草一木,皆是顺应了此地灵元流转,并隐隐有暗合天地之道的意味在其中。

若将此地当做一个整体来看,更是犹如一方仙宝坠地,好似天宫遗世。

只是简单扫过一圈,东方宗乾便已然从那数座仙山之上的亭台楼阁、高耸宫殿之间,看出了超过十余种百艺技法留下的手笔。

并且每一处皆是堪比大家宗师,彼此间相映成章,让人不得不感到叹服。

“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前辈此等大手笔,实是叫晚辈开了眼界啊!”

东方宗乾赞叹出口,眼神不住的在此方圣地各处流连。

能将这位来自中部的东方老祖震撼至此,蛮族三神手中神术,当是无愧于巧匠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