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 第744章 互联网用户估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融资报告都已经准备好,看来你们你们想要融资不是一天两天!”张启明大笑着,拿起一份文件打开看起来。

张启明查看的速度很快,仅用了十分钟左右,就将三家公司融资报告一一看完。

360杀毒,目前用户1200万,给出的估值5000万美元。

花狐邮箱,用户1300万,估值3000万美元

飞信用户1700万,估值2000万美元。

张启明放下手中最后一份报告,看向三人说道:

“用户增长速度不错,但是估值不行。”

张启明说着,拿起桌上的记号笔,分别在三份报告当中涂改。

“你们要融资,就按照这个估值融资。”说完就像三份报告,推到他们三人面前。

何国云,陈万东,吴志勇三人一脸好奇的拿过报告查看起来。

他们看到报告当中,自己填写的估值单位从“万”变成“亿”时,全都张大了嘴巴。

何国云咽了咽口水,有些担忧道:

“张生,这个估值会不会太高,毕竟我们三家公司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

“张生,我们飞信的盈利模式,还没有邮箱和杀毒软件明确。

到目前都还没有找到盈利方向。

但我看您给的估值,比邮箱和杀毒软件还高。

这么高的估值,我担心没有投资人愿意投资。”

吴志勇没有说话,但是眼神里透露的意思也是觉得高。

“高吗?”张启明微笑道:“就是这个估值,风投不愿意投资,我来投。

你们是怎么对各自公司进行估值的?”

吴志勇汇报道:“张生,我摸对公司估值,是基于用户数量和变现能力进行过。”

张启明微笑道:“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不能用传统行业的估值方式,对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

你们的估值和我的估值为什么相差10倍以上?

就是因为我们的估值方式不同。”

“张生,那我们应该如何对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呢?”陈万东开口问道。

何国云说道:“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完全没有参考目标,我们做出这个估值,也是请教了一些专业的评估机构。

他们的评估方式,也都是借鉴传统的方式。”

张启明笑了笑,对于他们的困惑, 他非常理解。

随即开口为三人讲解如何估值。

现在是互联网初期,全球风投公司对互联网的估值,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没有哪家风投,敢给互联网公司高估值。

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张启明不一样,他对后市风投对互联网的估值,早就心中有数。

后市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风投对互联网的估值,已经不再是什么大秘密。

张启明看过不少相关报道。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所处的地区,和哪一种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拥有哪里的用户最多,都会影响估值。

比如互联网公司开在米国,拥有的欧美用户最多,在风投的眼中,估值就最高。

同类型的公司,开在亚洲,比如说国内,风投给出的估值,就要比开在米国低得多。

张启明现在旗下掌控即时通讯、邮箱、杀毒软件、门户网站、浏览器这五大类互联网产品。

虽然是开在香江,但面向的是全球市场。

用户超过60%也都是欧美用户。

总部注册地不一样,可能估值相对低一些。

但用户的价值差不了太远。

不过这五大类产品功能不同,用户估值差异也会极大。

核心取决于网络效应、用户粘性、变现潜力和行业竞争格局。

陈万东为什么会觉得回信的股值比商博软件和邮箱低,就是因为变现能力问题。

张启明用后世的眼光看,当然是即时通信的估值最高。

即时通讯网络效应最强。

用户依赖双向好友关系链,迁移成本极高,用户规模和粘性呈指数级增长。

日均打开频率3~5次、使用时长15~30分钟,远高于杀毒软件和邮箱工具。

绝对称得上是“杀手级应用”。

就像前世的icq,以用户计算估值,风投给icq这类即时通讯软件,单用户估值范围都能给到15~25美元\/用户。

在90年代末最顶峰的泡沫时期,一个用户的估值更是高达25到40美元左右。

越是头部估值越高。

现在是互联网初期,但飞信是全球唯一的即时通讯软件。

以一个用户20美元估值计算,1700多万用户,估值最少达到3.5亿美元左右。

张启明比谁都清楚,现在看不到任何盈利方向的飞信,才是这几款软件当中最有价值的产品。

所以才将飞信排在第一位,而且给的估值是5亿美元。

其次是门户网站这个流量聚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