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金国方面的回应,范文程不敢有所耽搁,忙向刘平禀报了此事。
这下倒是让刘平感到大惊,这份广宁和约中的许多条件都是狮子大开口,他本以为皇太极会讨价还价。
看来后世满清喜欢签条约并不是什么偶然之事,原来从他们的祖上便是这样。
从丢失了西伯利亚主权的《尼布楚条约》、再到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最后则是让人大感意外的藏尼条约。
尼布楚条约显得还有些争议,藏尼条约则揭开了满清脸上最后的遮羞布。
就在满清口中的绝世名将福康安远征尼泊尔的几十年后,被英国人训练过的土着就卷土重来。
一个小小的尼泊尔竟能在西藏有外交豁免、租界、免税等特权……
“如果不将这颗毒瘤彻底消灭,这片土地难保不会在沉沦……”
念及种种,刘平的心中坚定无比,随即下旨令孙可望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宁与金国洽谈和约之事。
临别之际的前一晚,孙可望来到了幽静的深宫之中接受皇帝的召见。
“孙爱卿,此事前往广宁事关重大,朕望你多谨慎些!”
“谢陛下关心,臣定会克忠职守,为朝廷办好这件事”
一张太师椅之上,孙可望看着大位上的刘平做出了保证。
“孙爱卿办事朕是放心的,切记一点,不可太过骄横,若是和约毁于一旦,擅开战端,以大汉如今的实力虽能打下去,但总归是要苦一苦百姓的……”
“陛下如此宅心仁厚,心系大汉黎民百姓,臣若是再没些眼力见,便是自裁也无脸见人了……”
听着孙可望半吐槽半玩笑似的话,君臣二人是齐声相笑。
半月之后,神武二年末,即公元1634年十二月十二日。
辽东的冬天冷的能冻死人,便是长期生活在本地的辽东人也不愿出门。
而就在广宁新建的一座官邸之中,此刻却是人声鼎沸,乌压压的站满了一群人。
“宣大汉皇帝圣喻!”
“即日起,金国为大汉奴仆之国,国主皇太极要奉大汉皇帝为主人!”
“若能奉大汉为主,实是我金国的荣幸……”
众目睽睽之下,皇太极带着八旗一干大臣跪接圣喻。
孙可望趾高气扬的将圣旨放下,当即又挥了挥手。
很快,两个总理衙门的书吏便取来了一份早就草拟好的条约。
“皇太极,若是没有什么异议,便在此和约上留下大名吧!”
孙可望手一挥,书吏已将条约册子送到了皇太极面前。
“上国天使既已无意见,小王岂敢再多生事端……”
皇太极将姿态放的极低,仅扫了一眼便放下了条约,然后用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孙可望接过了条约书,同样写下自己的名字。
“大事已成,按照条约所记,此地当为大汉驻兵区,尔等若是没什么事,便请速速离去!”
签完了条约,孙可望已换了一副面孔,大有将一干建奴全部赶走的意思。
面对这种情况,八旗众人又感耻辱又感无奈,最终将目光投向了皇太极。
皇太极这胖子心中早已恨到了极点,不过眼下却不能露了相,只得恭维一礼道:“天使既然不欢迎我等,那便就此别过,还望天使大人于大汉皇帝面前多多美言一番,若是皇帝有什么吩咐,小王赴汤蹈火……”
“放心吧皇太极,陛下在宫中可是时常念叨着你,终有一日陛下会亲自来见你的……”
孙可望话说的挺漂亮,但之中却是暗含着一种威胁之意。
大汉皇帝要亲自见你,恐怕会带着十万虎狼之师一起来见你……
被人言语威胁,皇太极的脸上还陪着笑脸,直到带着一干八旗臣子出了官邸。
皇太极望着天地间纷飞的雪花,竟忍不住潸然泪下。
雪花落在一张胖脸之上,冰凉的触感让皇太极清醒了许多。
再看一帮八旗贵族,个个是羞愧不已,主辱臣死。
皇太极今日这番受辱,等于汉使在啪嗒嗒的打他们众人的脸。
“今日之辱,本汗望大家都记住了!”
“三年之后,便是决战之时!”
……
条约签订的第二日,金国无条件释放广宁一战中俘虏的汉军步卒一万余人。
第一批赔偿的银子共三百三十四万两,全部由镶黄旗精骑和锦州汉军一起押送,送往京师内帑之中。
同时,复州等地军堡、城池中的金军开始撤离。
由留守在旅顺一带的汉军水师出兵接收,孔有德手下耿仲明率五百马兵一日之内占领十六座边堡……
从旅顺口至永宁一带约3.5万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大汉版图。
被金军占领多年,威胁辽东防御的辽西走廊被打通。
曾经辽东镇的镇所辽阳也暴露在汉军面前。
如果战端一开,汉军便可以从水陆两路夹攻辽阳,金军占领的这座辽东重镇,已是彻底失去了主动的战略意义……
汉金两国签订和约之事很快便传遍了华夏大地。
毕竟闹的动静太大,一个是内地明军眼中战无不胜的建奴,另一个则是新兴的叛逆之国。
最开始之时,以秦明、桂明、弘光政权为首,皆是抱着一种看大汉笑话的态度。
可现在,直至金国被逼迫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
各个割据势力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惧,而最恐惧的便属秦明小朝廷了。
有着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在身边,秦明的君臣哪能安睡。
以秦明小朝廷的朱存机惊骇之下,忙让洪承畴草拟了一份国书。
国书之中内容,朱存机先是吹捧了刘平一番,然后才提到了正事。
言说秦明小朝廷愿意称臣,每年可以奉一百万两银子的岁币给大汉,愿两国永远保持安稳。
朱存机此举一出,不仅是洪承畴寒了心,便连孙传庭和曹文诏二人也十分震怒。
陕西一地早就不复汉唐时期的盛况,土地更是贫瘠不已。
这三人弄足军费养活手下这些骄横的边军已是不易,又何来一百万两银子的岁币送于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