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等人如此赞成,一边的张献忠、艾能奇二人更不是什么傻子。
如今孙可望和李定国都在大汉得到重用,这二人自然是支持刘平的决定。
一直到耿精忠和孔有德,以及祖大寿和何可纲。
这四人手底下都有一定的私兵,对于改制裁军这事,自然是不愿意的。
只不过眼下又不好出言拒绝,还是圆滑的祖大寿行礼笑道:“陛下,我等用手底下的老兄弟都习惯了,又不通新军的操练之法,望陛下准许辽镇兵马仍行旧制……”
一边的孔有德也见缝插针,出言附和道:“祖大人说的在理,不是我等不愿支持陛下的决定,便让臣统领新军,那也是一窍不通啊,”
为首的二人都这样了,何可纲和耿仲明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听着这二人的话,刘平心中是微微一叹,只道是他们放不下手中的私权。
“可你二人有没有想过,凭借着旧军如何统一全国……”
刘平心中吐槽着,已想到了前日里黑衣卫送来的密报。
随着汉军凭借着火器战无不胜,各方势力也注意到了火器的优势。
孙传庭等人更是在陕西大批编练铳手,铸造大炮,往后汉军的火器优势只会越来越小。
若是还以旧军对上各地新练的明军,广宁之败难保不会再次上演……
想到了这里,刘平更是坚定了改军的决心:“不习操练之法可以去学,尔等都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难道不知活到老,学到老之理?”
听着刘平话中的决绝之意,孔有德四人感到了绝望。
沉默了许久,孔有德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陛下说的是,臣愿自裁登莱水师人马,从此为一登莱海军学院的教官……”
“好!孔爱卿如此为朝廷考虑,朕当真是心怀大慰,登莱海军学院初建,正需要海战经验丰富的教官,不只是孔爱卿,凡是登莱水师中的军将,裁军之后一切待遇照旧,若是有想加入海军学院的,通过考核可任教官……”
“谢陛下恩典,不过臣还有个不请之请,望陛下能答应!”
孔有德眼中闪着狡猾之色,顺势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臣家中长子廷训年方十五,望陛下能开恩许其加入保定军校,学习新军操练之法,继续为朝廷效力!”
听着他的要求,刘平的眼睛微微眯起,孔有德这老小子还真是聪明。
这家伙已经看出了刘平裁军的决心,自知大势难为。
反而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将所有资源倾斜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若是孔廷训能在新军之中掌权,孔有德又何须在乎孔家地位不保……
刘平对于孔廷训这个人,脑中没有足够多的记忆。
印象之中,孔廷训后来一直跟着孔有德南征北战。
李定国攻破桂林之后,孔有德自焚而死,其一对子女孔廷训和孔四贞外逃。
后孔廷训被李定国俘获,于顺治十五年在云南被处决。
如果刘平愿意的话,李定国和孔廷训二人便能成为同学。
“历史果真是太魔幻了,不过孔有德既然愿意裁军,我便答应了他又如何?”
念及于此,刘平朗声笑道:“孔爱卿深明大义,朕本该答允,不过新军之中可不是养猪的地方,朕可以给他一个特许入学名额,不过后面升迁之事,全要凭实打实的战功!”
“既有陛下金口玉言,那臣便放心了!”
孔有德终于露出了笑容,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
再者,话又说回来了,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我孔有德毕竟为大汉流过血,孔廷训只要是块金子,那便一定会发光。
与孔有德不同,耿仲明和何可纲二人愿意进入军校学习新军操练之法。
至于孔有德为什么不这样,拜托,场上只要是个明眼人的,都看出了刘平的削藩之意。
便是祖大寿和孔有德愿意进入军校学习,刘平也会寻个借口命其二人告老还乡。
因为这二人在旧军之中的影响力太大,何、耿二人远没有那种号召力。
终于到了纠结的祖大寿,他显然也想和孔有德一样。
可祖大寿一想到自己草包儿子祖泽润,便放弃了这个决定。
顿了顿,祖大寿又跪倒在地:“陛下,老臣也有一个不清之情,望陛下能特赦吴三桂,许其进入军校学习新军操练之法,往后为新军战将……”
听着祖大寿的话,刘平心中不禁又是一阵冷笑。
看来这家伙是将宝全押在了吴三桂这个外甥的身上。
三桂子虽然人品不太行,但其人还是十分有才能的。
关宁军如果全部裁撤,吴三桂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为大汉效力。
至于吴三桂会在新军中培植党羽,拥兵自重之事,刘平根本就懒得担心。
因为此次招兵不仅要选择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其军官都会从军校中的学生选拔。
吴三桂要是敢有什么不老实的地方,恐怕手底下的人会第一个不愿意……
“朕愿意答应祖爱卿,三个月之后特赦吴三桂的等人……”
“臣谢主隆恩……”
在刘平的铁腕强权之下,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之下,大汉新一轮的军改轰轰烈烈的开始。
先是关宁军一万五千多人裁军,而后是登莱水师三万多人裁军。
其中一千多实战经验丰富的老水兵加入登莱海军学院,成了大汉海军的第一批教官。
而后是各地的守备军,共计十万余人全部裁军。
各部除去留其军中精锐,再扩招身世清白,老实的良家子弟入伍。
统一交由经历过数次大战的丰台大营老兵开始集训,训期为三个月。
对于被裁撤的各地军卒,刘平也不是什么刻薄寡恩之人,统一发放五两银子的遣散费,交由各地官府安排垦荒事宜。
五两银子的购买力,在如今的大汉已是十分之强了。
与之前要交税不同,此次大垦荒获得的田地,只要是自己开垦的报与县衙花名册后,便可成自己的土地。
不过这也是有限度的,刘平规定一人最多只能开垦十亩良田。
因为再多的话,难免会引起有心之人的觊觎,从而导致吏治的腐败。
十亩田地,加上高产的农作物,已是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