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女穿男后,靠读书为家族改换门楣 > 第465章 宣南王进京,琥珀金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5章 宣南王进京,琥珀金蝉

肖明从蒋家出来的时候,舌头是打结的,双脚是拌蒜的,眼睛是迷蒙的。

好在有自家带来的车夫搀扶,不然还没出大门就要与大地亲密接触。

不知两人最后到底聊了什么,反正肖明是心甘情愿喝下了两坛子莓果酒……

越往北走,雪越小。

空气都变得逐渐干燥起来。

宣南王的马车即将进入通县,蒋文清早早就得了消息。

钱师爷和刑师爷两人配合默契,提早就整顿了码头和商业街。

街道整齐干净,也没有闲杂人等四处晃悠。

虽是冬日有些萧索,但明显与京城外有了很大区别。

宣南王的马车踏入通县境内时,已经是入夜时分。

通州驿站可容纳不了这么大的仪仗队和护卫队,县衙便成了首选。

宣南王本还想宿在自己的豪华房车里,可耐不住手下劝导。

“王爷这一路受苦了,睡了一路的马车,也该下车松快松快了。”

“好吧,就听你们的。”

宣南王这才下了马车,准备留宿县衙。

蒋文清带着一众县衙属官早已等候在县衙外,纷纷跪地行礼。

宣南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在蒋文清亲自引领下踏入县衙后衙。

县衙后衙灯火通明,大厅的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酒菜。

宣南王虽有些疲惫,但看着几道自己从未见过的菜式,也提起了几分兴致。

蒋文清官职小,不敢与皇帝的亲叔叔、战功赫赫的权王同坐。

站在一旁伺候着,就像钱师爷和刑师爷平日里恭敬他那般。

只不过两位师爷是为金钱折腰,蒋文清现在是为权势折腰。

人在官场混,不得不低头。

当了这么久的县令,就算不通庶务,人情世故也懂一些了。

席上新鲜的菜式都是自家儿子亲情提供的方子,精致美味有新意。

也难怪宣南王这么大个王爷会和他一个小小县令有话说了。

“蒋大人,这是什么?”

宣南王夹起来一块拔丝地瓜,糖丝顺势而起。

这道菜彻底凉了的时候就不能拔出丝来了,所以是厨子在隔壁屋子里用小炉灶单做的。

并且是在王爷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作为甜品上来的。

几步路而已,这拔丝地瓜到了餐桌上,温度刚刚好。

不会太烫入不了口,也不会太凉拔不出糖丝。

若是还觉得烫,桌上还准备了凉白开,泡一泡再吃糖壳儿更加脆。

这道拔丝地瓜蒋文清已经吃过多次了,这个时候讲解起来自然流畅。

他本就爱甜食,当然,没有像钓鱼那么爱,毕竟糖吃多了牙疼。

“回禀王爷,这道菜实际上是一道甜品,名为琥珀金蝉。”

没错,在王爷面前,拔丝地瓜怎么能叫拔丝地瓜呢?

那必须得配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不然这道菜会显得不太值钱。

毕竟地瓜这东西是下民用来果腹的东西,一般上不了大雅之堂。

更何况地瓜吃多了胀气,容易排气,在上层圈子里是非常不雅的。

这也是有钱人再喜欢吃地瓜也不会多吃的原因之一。

“琥珀金蝉,好名字,很是贴切啊。”

不出蒋文清的预料,宣南王没有继续问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原材料。

就只是问了个菜名,蒋文清大概知道宣南王的用意,无非是以后想吃了,直接报个菜名让人准备。

不过那时候,宣南王估计就会发现,满京城甚至满大周朝去找,也没有人会做这道“琥珀金蝉”。

毕竟这名字都是他蒋文清刚刚临时想出来的,别处的厨子能做出来才怪~

宣南王的筷子再次伸向“琥珀金蝉”,一盘子不过七八块的量,转眼就都进了宣南王的肚子。

酒足饭饱,宣南王当然是入住县衙主院,蒋文清早就让两位师爷将院子收拾好了。

自己则是带着潘姨娘还有钱师爷、刑师爷住进了通县最大的客栈。

将整个后衙都腾出来给宣南王住,可谓是很有眼色了。

宣南王本人得知后也有些意外,各州府衙门他也不是没有住过。

可是每次都是一地主官陪同,他倒是不介意有没有人陪同,毕竟大家打的主意都是想和他这个王爷趁机拉近关系。

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找捷径,这个通州县令有些不一样啊。

竟然带着家眷师爷全都搬到了客栈去住,这样也不算是错,就是有些另类了。

蒋文清可没有想那么多,他又不想升官,就在这京城边儿上做个小县令挺舒服的。

真要是升了官,有了更大的权力,那不就相对的也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去多干活儿了吗?

至于和王爷拉关系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他自认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陪着吃个饭、报个菜名,已经是他的极限。

留在县衙里还得负责安保工作,还得随时想着伺候着待命。

那这一宿就甭睡了,这样多好,直接将衙役们都撤了,留一个完完整整、干干净净的后衙给宣南王。

让老王爷自个儿负责自个儿的安全问题,带着那大几百的护卫队又不是摆设,站岗去呗。

那么多人,就算把县衙围一圈儿也有富余。

他这小县令,芝麻官儿,人微言轻、人手不足的,就不掺和了~

接管县衙的卫队长倒是觉得这个长相颇为俊美的中年县令是个很是难得的聪明人。

不借机攀附,也不借机表现。

进退有度,让人心里很是舒坦。

同时又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撤走了县衙所有的人,包括杂役。

自掏腰包儿给整个县衙的人定了最大客栈的房间,其中一间下等房都没有,就更不用说脏乱差拥挤不堪的大通铺了。

理得清自己的位置,不越界。

对属下和家奴宽宥,不抠搜。

这蒋大人,确实是个妙人。

已经在客栈大床上呼呼大睡的蒋文清,自是不知道自己偷懒和逃避责任的举动在他人眼中上了一个层次。

给县衙暂住的宣南王和侍卫长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毕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高风亮节,只是单纯的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