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望着越来越近的亭台楼阁,听着那响彻山谷的琅琅书声,心中对史君开之前的描述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巽风书院,果然如他所言,是把“文”字刻进了骨子里,只是……
这份“文气”在如今存在魔族威胁的巽风大陆,究竟能支撑多久?
那些反对《正气歌》的“纯粹派”,他们的底气,难道就来自于这满山的读书声和这看似清高实则脆弱的力量格局吗?
飞舟稳稳停靠在主峰一处名为“听松坪”的平台上,巽风书院那带着浓郁书卷气和一丝微妙衰颓感的“仙家气象”,已全然展现在李新面前。
史明长老收了飞舟,神色凝重地对史君开道:
“君开,你带李新小友熟悉一下书院环境,安排住处,魔族异动的情报刻不容缓,我必须立刻去长老堂商议对策,片刻耽误不得。”
“是,叔叔,您放心。”
史君开连忙应下。
史明又转向李新,抱歉道:
“李新小友,招待不周,还请见谅。书院内……情况复杂,若有怠慢之处,望海涵。君开会尽力安排妥当。”
他话中有话,眼神带着一丝无奈和歉意。
李新回礼道:
“前辈客气了,大事要紧,请便。我与史兄一见如故,自会照应。”
史明点点头,不再多言,看了看单方,没说什么,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急匆匆向主峰深处那座最为宏伟、散发着庄严正气的“浩然殿”飞去。
他知道单方对这巽风书院再熟悉不过了,不用他操心的。
史君开松了口气,正要为李新介绍眼前这片清雅的景致:
“李兄,这边请,我们先去客舍安顿,然后我带你们看看我们书院最有名的‘洗墨池’和‘文心阁’……”
话音未落,一个带着几分倨傲与刻薄的声音便从侧后方传来。
“哟,我道是谁,这不是史君开吗?几日不见,这是从何处请来了‘贵客’?看这风尘仆仆,气息……嗯,倒是颇为‘雄浑’,想必是史长老从哪个崇尚‘蛮力’的苦寒之地寻来的‘护院’吧?”
李新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身着同样青白儒衫的年轻修士簇拥着一位手持折扇、面容清瘦、眼神却带着明显审视和轻蔑的青年走了过来。
说话者正是为首那个摇着折扇的青年,他目光扫过李新朴素的衣着和略显粗犷的气息,嘴角勾起一抹不屑。
但是看到单方之后却是浑身一颤,连忙移开了目光,似乎是想到了不好的事情。
李新倒是饶有兴趣的看向来找他麻烦的这几位儒衫修士,为首的青年修为倒是不低,足有金丹后期,后边跟着的几位却是不怎么样,只有两个金丹初期,剩下的就是筑基期甚至是炼气期的低阶修士了。
“崔文!你胡说什么!这位是李新李道友,乃是我叔叔的贵客,岂容你在此放肆!”
史君开脸色一沉道。
“贵客?咦,我见你有些面熟啊,你难道是那《正气歌》的作者?”
那崔文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冷笑更甚,折扇“啪”地一收,指向李新。
“原来你就是那个搅得我书院不得安宁的‘祸源’!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修,弄出些哗众取宠的玩意儿,也配做我巽风书院的贵客?
不过是弄来些粗鄙不堪、有辱斯文的所谓‘速成之法’,玷污我浩然正气的‘纯粹’!史长老糊涂,竟把你当座上宾?”
他身边的几个跟班也纷纷附和:
“就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我巽风书院指手画脚了?”
“看他那样子,懂什么诗词歌赋?懂什么浩然真意?”
“怕是连《万字经》都背不全吧?也配谈论我书院圣道?”
“孙师兄说得对!”
“浩然正气岂是投机取巧可得?”
“有本事拿出真才实学来!”
刻薄的讥笑声毫不掩饰地响起。
李新神色平静,仿佛没听见那些无聊的话,只是目光淡淡地扫过崔文等人。
心里倒是想着:这巽风书院果然和一般的修仙宗门不同,似乎对于修为没有那么强的认知。
连一些筑基期的修士也敢对着金丹后期的自己大放厥词了,这要是放在一般的宗门之内,怕是已经连尸骨都不剩了。
这巽风书院真是让他开了眼了。
史君开气得脸色发红,正要怒斥,却被李新轻轻抬手拦住。
单方抱着臂,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一群聒噪的草鸡,叫得再响,也变不成凤凰。本事不大,嗓门倒是不小。”
这话更是火上浇油。
脸色一寒,没有理会单方的话,而是死死盯住李新:
崔文啪地又打开扇子,轻轻摇着,下巴微抬,用鼻孔看着李新:
“李道友,既然是那《正气歌》之作者,想必诗词造诣也是极高的,不如这样,择日不如撞日,就在我书院文华台之上,当着书院众多同道的面,你我切磋一番?也让大伙儿看看,你究竟是真才实学,还是徒有虚名?””
他刻意加重了“切磋”和“徒有虚名”,挑衅意味十足。
周围已有不少书院弟子被这里的动静吸引,渐渐围拢过来,低声议论着,大多带着看热闹的神情,显然对崔文等人的“文采”颇有信心。
但是也有很多修士对于李新的诗词也颇为喜欢,一时间周围响起了不小的讨论之声。
史君开一听“切磋”一词,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古怪的光芒,甚至隐隐有些期待地看向李新。
他可没忘记李新当初在巽风城的元夕庆典上随手写出的那几篇精美的诗词!
但作为巽风书院的弟子,自然不可能让自己邀请来的客人受到如此对待的。
“崔文,你是个什么东西,速速从我眼前消失,否则的话……”
史君开刚开口想结束这场闹剧,又被李新拦了下来,他奇怪地看向李新,难道李新是想接下崔文的挑衅?
李新看着崔文那副自以为稳操胜券的模样,嘴角终于缓缓勾起一丝弧度,那笑容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切磋?”
李新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周围的嘈杂。
“倒也无不可,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崔文和他身后那群跃跃欲试的同党,又看了看周围越聚越多的书院弟子。
“只是什么?怕了?”
崔文立刻逼问,生怕李新退缩。
李新轻笑一声:
“李某行事,向来不喜无谓之争。既然崔道友如此盛情,非要考校李某胸中这点墨水,那便正式些,请书院诸位师长同道做个见证。
至于切磋内容……诗词歌赋,随你们划下道来便是。”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好!痛快!”
崔文大喜,仿佛已经看到李新在众人面前出尽洋相。
“今日午时,就在文华台!我等着你!届时,定让你这‘速成之法’的鼓吹者,原形毕露!”
“慢着。”
李新再次开口,打断了崔文的得意。
“既然是切磋,总得有点彩头才有趣味,不然岂非儿戏?”
崔文一愣,随即大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哈哈哈!彩头?你想要什么彩头?怕输得太难看吗?”
“简单。”
李新淡淡道。
“若李某侥幸胜了诸位,不要求别的。
只请诸位日后在书院之中,莫要再以‘纯粹’之名,行阻挠《正气歌》传播、耽误同门精进、置书院安危于不顾之事!
若我输了,即刻离开巽风书院,从此不再提《正气歌》之事。
如何?”
这条件听起来对崔文一方毫无损失,只是让他们闭嘴而已。
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关乎的是《正气歌》的“名分”!
这条件直指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