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到陈寿和寿良两个人把这一千多份卷子送到刘谌的手上的时候。

刘谌才明白为什么当初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对那些好学生有明显的偏爱。

刘谌最先看的是那些官科考生的卷子。

一开始的时候,刘谌还能耐着性子往下看。

仅仅只是几份卷子看下去,刘谌就已经快要忍不住杀人的冲动了。

尽管早就已经预想到那些世家子弟中,多有不察民间疾苦者。

但当这些人真的把这些东西摆到刘谌面前的时候,刘谌还是一阵火从心头起。

“这些官科的策论你们自己从中挑出三百份,交给朕。”

“朕再从中择优录用。”

刘谌把那些官科的文章全都交给陈寿他们去看,自己主打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然后专心的查看民科那些考生的试卷。

相比较于官科,民科的要让刘谌的心情好上不少。

不光是因为这些民科考生里没有那么多的世家子弟。

还因为民科考卷本就偏实用,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几乎不存在胡编乱造一说,即便有胡编乱造者,也能够一眼看出来。

更多的则是空在那里什么都没写,让人一目了然。

几篇试卷看过去之后,刘谌的嘴角开始逐渐上扬。

这里面有很多题目其实都是刘谌故意设置的高难度题目。

尤其是和算数有关的东西,这个年代普通人识字都难,更别说算学了。

能答出来的要么是天赋异禀者,要么是家学渊源的人,这样的人才哪怕出一个对刘谌来说都是赚到。

很快,杜尹的卷子就出现在刘谌的面前。

对于杜尹,刘谌还是有印象的。

从此人进入成都之后,刘谌便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在得知他准备参加科举还是民科的时候,刘谌也很是惊讶,一个世家子弟,居然愿意放下身段去亲自接触土地。

这在魏国那个以门阀出身为准绳的国家可不容易出现。

但是在看到杜尹的作答之后,刘谌忍不住笑了。

杜尹的答案里,除了那些和算学有关的东西还算靠谱之外。

剩下的也基本是照本宣科,甚至是想当然而为之。

看来也不过如此嘛。

将杜尹的卷子放到预选通过的那一份里,刘谌接着往下看。

很快,就又看到一份答卷,但是这份答卷倒让刘谌看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荀悝......莫非是颍川荀氏族人?”

刘谌看着这个名字想了半天,没有猜到对方的来路。

不过这个荀悝的答卷确实漂亮,比杜尹的答卷漂亮上不少。

于是刘谌也理所当然的把他的答卷放到了预选通过的那一份里。

随后又看了将近百余份之后,才在内侍的提醒下发现外面天色都变暗了。

抬眼看了一眼陈寿等人,刘谌笑着说道:

“众卿先歇歇吧,这么多考卷,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完的。”

陈寿等人的脸上也明显露出倦色,一下子看这么多卷子,是一件很耗时耗神的事情。

而且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压根就没有什么经验。

在听到刘谌的话后,所有人都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刚准备开口告辞,刘谌却说道:

“朕吩咐太官令做些吃食,你们陪朕一起吃个饭。”

听到刘谌的话,众人脸上立刻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

除了每年的宫廷宴会,还没听说有谁被主动留在宫中吃饭。

细说起来,倒真有一个,那就是陈寿的老师谯周,可那也是因为他之前在宫中做教授才有这个资格。

没一会儿,众人面前的案几上就摆上了饭菜。

刘谌一边招呼众人开动,一边装若无意的询问他们阅卷的结果。

陈寿等人便将他们今日阅卷的结果一一讲述。

刘谌一边听,一边琢磨这几个人的偏好。

这些东西可是自己过两天复阅考卷的依据。

等到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人的偏好,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这样才能够避免个人好恶。

吃过饭后,刘谌命人将他们都送回去。

接下来的三天里,刘谌和陈寿等人仔细的批阅那些试卷。

而在宫外,那些来成都考试的学子们,也在展示着人间百态。

参加官科的人早就已经听说了民科试卷有多难。

那些民科的考生考的有多差。

本身参加民科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出身。

在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看来,不过是一群奴仆都不如的人罢了。

仗着陛下的种种迫害世家的举措,竟然能跟自己这些人平起平坐。

科举是什么?放到魏吴两国便是察举,是专门为士族子弟设置的抡才大典。

你们这些泥腿子有什么资格跟我们参加同一场考试?

平日里因为朝廷政策在,不便多说什么。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

至于那些参加民科的世家子弟,早就被这些人主动踢出了自己人的行列。

而那些参加民科考试的考生自然不服,大家都是来成都参加科举的,凭什么你就比我们高一等?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嘴皮子上使劲儿。

来参加科举的人,都是一二十岁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很快就从语言冲突,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这个年代的世家子可不是后世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

君子六艺几乎样样不落。

可那些普通百姓的子弟常年劳作,同样也不是吃素的。

双方在不使用兵器的情况下,竟然打了个有来有回。

廖武和杜尹他们倒是没有参与其中。

廖武更是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冷笑着说道:

“我算是知道陛下为什么要分民科和官科了。”

消息很快传到刘谌的耳朵里,刘谌对此倒是无所谓。

年轻人嘛,不气盛还叫什么年轻人?

大汉本就有尚武之风,只要不闹出人命,打打更健康。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刘谌还是派了不少人维持秩序,免得真生出什么变故来。

随着刘谌的介入,双方的冲突也逐渐落下帷幕。

就这样过了几天后,所有人都没了继续缠斗的心思。

除了朝廷的介入。

还因为放榜的日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