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智斗 > 第641章 这么久了,我才算真正认识十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1章 这么久了,我才算真正认识十辨

文艺晚会终于落下帷幕,叶总家在乡下,所以,她就回了老家。

次日,邵总突给我打电话:“之前,你去过我家,探望过我父母,现在我想去你家拜访一下叔叔阿姨,不知道是否方便呢?”

我知道广东人很讲礼节。笑道:“欢迎你去我家做客。我等会来接你。把十辨也一起叫上吧。”

邵总一听,立刻道:“太好了!”

农历 24 号早上九点,我先接了十辨,再接邵总。雨晴要上班,不能一同前往。

我便开着车,载着邵总和十辨这两位老同学,一路欢声笑语地朝着我家驶去。

出发前,我特意给旭哥打了个电话,说子勋和十辨要去我家,让他带一个擅长做粤菜的师傅过来帮忙做饭。

毕竟,十辨是福建人,相对来说,他对粤菜的口味可能会更习惯一些,因为粤菜和福建菜都以清淡鲜香为主。

旭哥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我十点出发,保证准时到你家!”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我爹娘见到我和两位同学一同回来,高兴得合不拢嘴,赶忙杀鸡捕鱼,准备丰盛的午餐来款待大家。

我见状,连忙对爹娘说:“你们准备食材就行,煮菜的事情就交给旭哥带来的师傅吧。”

爹娘听后,连连点头,家中来了些看热闹的村人,我娘招呼着大家坐,又捧出花生糖果招待客人。

我们三个人坐在二楼的客厅里聊天,有一些左邻右舍不时地走到客厅门口,好奇地往里张望。

这其实并不奇怪,村里人总是喜欢互相串门,尤其是当有客人来访时,大家都会过来瞧一瞧。

不过,我发现来客厅门口张望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有些人已经是第二次上楼来看了。这让我感到有些诧异。

我走到楼下,找到我娘后,对她说道:

“您看这左邻右舍的老是上楼来瞅,这样不太好吧。”

我娘听了我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都怪我这张嘴不紧,不小心漏了一句说熊医生是个名医。结果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知道了,她们就想着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请熊院长帮忙看看病呢。”

我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

“熊医生这次来主要是来看看你们两老,是来休息的。如果大家真的要看病,还是去市中医院找他比较合适,他上班时候一直看病。”

我娘一脸认真地看着我,缓缓说道:“要不就给张嫂看看吧。”

接着,她详细地介绍起张嫂的情况:

“她家里经济挺紧张的,老公去世后,就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她儿子也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没在本地。”

沉默片刻后,我说道:“那就等人少一些再看吧。”

说完,我转身上楼。

坐在家里,来的人多,我干脆带他们两人到外面去转一转。

我带他们爬上我家对面的小山包,那儿有块巨石,我们爬上巨石,上面倒是干净,三人就坐在巨石上聊天。

子勋说:“到四水来投这个厂子,我还是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人说,办保健品厂就离不开一个双数,所以,我选中了这个八珍方,加两味药,就变成十珍方。

有你们两位老同学的支持,几个月就出产品,我这几天在厂里听了我姐介绍,形势不错。下一步就是要加大宣传。”

十辨说:“加大宣传确实必要。至于你说请人算了一卦,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做事就做事,把质量搞上去,跟算一卦没有关系。”

我感觉奇怪,问道:“十辨兄,中医也跟阴阳五行有关,你不信算卦?”

他说:“阴阳五行与疾病确实有关系,但做事与算卦没有关系。”

子勋说:“我以为你相信看相算卦呢?”

十辨说:“中医有朴素的辨证法,但也有很多迷信的东西在里面,所以,除了做做游戏,我从内心里是不信占卦算命的,如果你相信它,它就影响一个人对未来的判断。”

三人为此就辩论起来。

十辨说:“我举个例子。有个女人,16岁死了爹,26岁死了老公,40岁死了儿子,你们说她的命运好不好?”

子勋说:“肯定不好。这叫少年丧父,青年丧夫,壮年丧子,不幸集于一身。”

十辨哈哈大笑:“全国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不如她。”

我和子勋异口同声问道:“谁?”

十辨说:“慈禧。”

惊得我们两人哑口无言。

十辨说:“别人以为我是从事中医的,天天讲阴阳五行,以为我迷信。其实,我从不信那些。我一直认为中医治不好病的原因就是迷信太多。我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写一本【中医新论】”

我是第一次听到十辨说他自己不信迷信,不信星相学。便问:“看地怎么样?是迷信吗?”

十辨点点头。

三人有了不同的观点。子勋相信风水迷信。十辨不信。我则摇摆不定。

毕竟是同学,只好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坐了一阵便回家。

家里有旭哥带来的师傅,正在下厨。

那个等着十辨看病的张嫂一直没走。

我见家里的外人不多了,便跟十辨耳语几句。他点点头。我带张嫂上楼。

十辨问张嫂多大年龄了。对方答48岁了。

十辨给她搭了脉,说:“付十剂药,情况会有所缓解。”

等张嫂走后,我说:“有所缓解,就是不能根治?”

十辨点头说:“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一样,都有一个临界点。过了那个时间点没去治,以后就没办法矫正过来。像刚才这位就有小病不治,大病治不起。

如果她早两年让我看病,这病就一定能治好。我希望你当更大的官,让更多人能上得起学,治得起病。”

我半天都没有吱声。

旭哥上来,说:“可以吃饭了。”

我叫我爹拿瓶好酒来。旭哥说:“我带了茅台。”

席间,我敬酒,说道:“今天是两位好同学到我家,一定要喝好。”

席间你来我往。旭哥帮着敬。

这顿酒喝得尽兴。

我多敬了十辨几杯。不言而喻,他对我说的那句话——要让更多的人上得起学,治得起病。说得真对。

下午,我们回市里,叶总要在家里过年。子勋则与他姐一道回广东。

又快到旧历年底了。我决定借送送年货的机会,到孟部长家中去坐坐。

毕竟,有一些事,我想问问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