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七)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滨海市美术馆的玻璃幕墙上。一场关于近现代国画大师顾南洲遗作的研讨会,即将在这里举行

陈轩、苏晴和小林站在人群中,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幅名为《秋江待渡》的画作挂上展台

“这就是引发争议的那幅画?”苏晴低声问道,她已经举起相机,开始从各个角度拍摄

“就是它。”小林点头,“顾南洲的关门弟子坚称这是老师的真迹,而几位老专家则认为是高仿。双方各执一词,闹得沸沸扬扬。

陈轩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已经完全被那幅画吸引

这是一幅典型的“南宗”山水,江面开阔,远山如黛,一叶扁舟泊于岸边,一位老者拄杖而立,似在等待渡船。整幅画面意境悠远,笔墨苍润,乍看之下,确实颇有顾南洲晚年的风范

然而,当陈轩的天眼悄然开启时,他看到了常人无法察觉的细节

画卷的右下角,墨色的层次显得有些僵硬。特别是在山石的皴法处,笔锋的转折过于刻意,缺乏顾南洲那种举重若轻、一气呵成的流畅感

更重要的是,在天眼的视界中,纸张纤维的走向与墨色的渗透痕迹并不完全吻合,仿佛墨是后来覆加上去的

“有问题。”陈轩在心中给出了初步判断

研讨会开始,美术馆馆长首先致辞,介绍了《秋江待渡》的来历。据介绍,这幅画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新近获得,准备捐赠给美术馆,但在进行真伪鉴定时,引发了专家们的激烈争论

顾南洲的关门弟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画家首先发言。他情绪激动地表示,这幅画无论从构图、笔墨还是意境上,都体现了顾南洲晚年的艺术风格,尤其是江边老者的衣褶处理,更是顾南洲的独门技法,旁人无法模仿

几位持怀疑态度的老专家则反驳说,虽然这幅画在整体上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在细节上仍有破绽。例如,画中远山的渲染过于均匀,缺乏顾南洲作品中那种“气”的流动感;而江水的波纹处理,也显得有些程式化

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媒体记者的闪光灯频频亮起

“陈老师,您怎么看?”美术馆馆长适时地将目光投向了陈轩。作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民间鉴宝师,他的意见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轩身上

陈轩走上台,先是向各位专家鞠了一躬,然后才开口说道:“各位老师的分析都有道理。这幅画确实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接近顾南洲先生的风格,模仿者的功力不可谓不深厚。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这幅画是一件高仿品,而非真迹。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顾南洲的弟子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年轻人,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陈轩不卑不亢地回答:“凭细节。

他请工作人员将画作取下,平铺在鉴定台上,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请大家注意这里。

他指着画中山石的一处皴法:“顾南洲先生的用笔,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他的笔锋在转折处会自然形成一种‘飞白’,这是多年功力的积累,无法刻意模仿。而这幅画的笔锋转折,虽然也试图做出‘飞白’的效果,但显得过于做作,缺乏那种自然的韵味。

接着,陈轩又指向画中江水的波纹:“顾南洲先生画水,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他会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水的流动感,而不是简单地用线条去勾勒。这幅画的水波纹路,虽然看起来很细致,但实际上是用一种固定的程式画出来的,缺乏变化,显得有些呆板。

顾南洲的弟子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这些都只是你的主观判断。艺术风格的解读因人而异,你凭什么说你的判断就是对的?

陈轩早有准备。他请工作人员拿来了一些特殊的鉴定工具,包括紫外线灯和高倍显微镜

“如果说刚才的分析还带有一些主观色彩,那么接下来的发现,就是客观事实了。

他首先用紫外线灯照射画作的一角。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画纸的纤维结构清晰可见。陈轩指着其中一处:“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纸张纤维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这说明,这幅画的某些部分,是在原有的纸上进行了二次创作。

顾南洲的弟子脸色一变,但仍强辩道:“这也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画作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了损坏,后人进行了修补。

“修补和二次创作是两回事。”陈轩耐心解释,“修补是为了修复画作的破损,而二次创作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接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画作的墨色:“大家请看,这里的墨色颗粒比较粗糙,而且分布不均匀。这是现代墨汁的特征。顾南洲先生所处的年代,使用的墨都是手工研磨的,墨色颗粒非常细腻,分布也更加均匀。

“一派胡言!”顾南洲的弟子终于忍不住了,“你一个年轻人,凭什么质疑老一辈艺术家的眼光?你有什么资格?

陈轩并没有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他平静地说:“我尊重每一位前辈,但我更尊重事实。鉴定文物,不能只看名气,更要看证据。

他转向美术馆馆长:“馆长先生,我请求对这幅画进行一次更深入的科学检测,比如碳十四测年法。我相信,科学的结果会给大家一个公正的答案。

美术馆馆长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们同意进行科学检测。

顾南洲的弟子还想说什么,但看到馆长已经做出决定,只好愤愤地闭上了嘴

检测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在这期间,陈轩接受了几位媒体记者的采访

“陈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肯定这幅画是赝品?”一位记者问道

“因为我相信细节。”陈轩回答,“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在细节上是无可挑剔的。模仿者可以模仿大师的风格,但很难模仿他们的灵魂。细节,就是灵魂的体现。

“您不怕得罪人吗?”另一位记者问

“怕。”陈轩坦诚地笑了笑,“但我更怕真相被埋没。作为一名鉴宝师,我的职责就是发现真相,守护文物的尊严。

一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

美术馆馆长拿着检测报告,神情严肃地走上台:“各位,科学检测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根据碳十四测年法的检测,这幅画所用的纸张,确实是顾南洲先生所处年代的。但是——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是,画作上的墨色,却是近二十年才形成的。

全场一片寂静

顾南洲的弟子脸色煞白,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谁高明,而是为了守住那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对不起,是我太固执了。”片刻之后,顾南洲的弟子终于开口,他向陈轩深深鞠了一躬,“年轻人,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尊重事实。

陈轩连忙扶起他:“老师不必如此。艺术鉴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出错。

研讨会结束后,美术馆馆长亲自将陈轩送到门口:“陈老师,今天真是多亏了您。如果不是您,我们差点就闹了笑话。

“馆长客气了。”陈轩谦虚地说,“能为保护文物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对了,”馆长像是想起了什么,“那位收藏家已经表示,愿意将这幅高仿品也捐赠给我们。我们打算将它与顾南洲先生的真迹放在一起展出,作为鉴定学的反面教材。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陈轩点头赞同,“让更多的人了解鉴定知识,提高警惕,也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

离开美术馆后,苏晴兴奋地对陈轩说:“你今天太帅了!简直就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

陈轩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小林则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模仿者的功力确实不一般。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高仿,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个文物造假集团。

陈轩的脸色凝重起来:“你说得对。这很可能是同一个组织的手笔。看来,我们的调查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这时,陈轩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变得严肃

“怎么了?”挂掉电话后,苏晴问道

“是市博物馆的李馆长打来的。”陈轩回答,“他们刚刚收到一批捐赠的文物,其中有几件疑似高仿品,请我们立即过去帮忙鉴定。

“又是高仿品?”小林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个造假集团已经开始向官方机构渗透了。

陈轩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就让我们来会会他们。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

第1028章:博物馆惊魂夜

市博物馆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李馆长亲自在门口等候,他的神情比电话中更加凝重。

“陈老师,麻烦你们了。”李馆长一边引着众人往里走,一边低声说道,“这批捐赠来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其中几件都是馆藏级别的珍品。但我们的老专家在初步鉴定时,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

“在哪个展厅?”陈轩问道。

“在我们的临时珍品库房。”李馆长回答,“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把它们暂时存放在了那里。”

临时珍品库房位于博物馆地下二层,安保级别极高。众人通过了三道安检门,才终于进入库房内。

库房中央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五件文物:一尊唐代鎏金佛像、一对宋代官窑青瓷瓶、一幅元代着名画家的山水立轴,以及一方清代的田黄印章。

“问题最严重的是这尊鎏金佛像。”李馆长指着其中一件文物,“从表面看,它的工艺和风格都与唐代相符,但我们的专家在它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划痕。”

陈轩戴上手套,将佛像轻轻拿起,翻过来仔细观察。果然,在佛像底部的边缘处,有几道极细的划痕,似乎是某种工具留下的。

“这是典型的‘后刻款’痕迹。”陈轩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造假者在仿制完成后,为了让文物看起来更逼真,会在底部刻上相应的年代款识。但由于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手法与古代不同,所以会留下这种细微的划痕。”

“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完全确定吧?”一位随行的老专家质疑道,“也有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当然不能仅凭这一点。”陈轩点头,“但如果结合其他特征,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他将佛像放回原位,示意工作人员拿来放大镜和便携式x光机。在放大镜下,佛像表面的鎏金层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光泽。

“唐代的鎏金工艺非常精湛,金层与胎体结合得非常紧密,经过千年的岁月,会形成一种温润的包浆。”陈轩解释道,“而这尊佛像的鎏金层,虽然也试图模仿那种温润感,但光泽过于均匀,缺乏岁月留下的自然痕迹。”

他接着用x光机对佛像进行了扫描。扫描结果显示,佛像内部的金属结构非常均匀,没有任何杂质。

“这也是一个疑点。”陈轩指着扫描图像,“唐代的金属冶炼技术虽然已经很发达,但还无法做到如此纯净的金属。这尊佛像使用的材料,更像是现代的合金。”

老专家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仍不服气地说:“这些都只是间接证据。要确定一件文物的真伪,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我明白。”陈轩微笑着点了点头,“那我们就来看看最关键的证据。”

他请工作人员拿来了一些特殊的化学试剂,小心地涂抹在佛像底部的划痕处。几分钟后,划痕处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银白色。

“这是一种专门检测金属成分的试剂。”陈轩解释道,“如果是唐代的鎏金,底层应该是铜,试剂涂抹后会呈现出铜的本色。而这尊佛像底层呈现出的银白色,说明它的胎体是银质的,这与唐代的工艺不符。”

老专家终于沉默了。他仔细地观察着佛像,脸上的表情从质疑变成了惊讶,又从惊讶变成了痛心。

“没想到,真的是赝品。”老专家喃喃自语道,“这造假技术,真是太逼真了。”

“不只是逼真那么简单。”陈轩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从工艺水平来看,这很可能出自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个文物造假集团之手。他们不仅掌握了高超的仿制技术,还对古代工艺有着深入的研究。”

“您是说,这几件文物都有问题?”李馆长担忧地问道。

“很有可能。”陈轩点了点头,“我们继续检查。”

接下来,陈轩和苏晴、小林一起,对剩下的四件文物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五件文物竟然全都是高仿品!

那对宋代官窑青瓷瓶,虽然釉色和开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釉层中含有现代化学物质的成分;那幅元代山水立轴,使用的宣纸虽然是古代的,但上面的墨色却是近二十年才形成的;而那方清代田黄印章,表面的包浆是用特殊材料人工做旧的。

“太可怕了。”李馆长的脸色苍白,“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发现,我们差点就把这些赝品当成了国宝。”

“这不是您的错。”陈轩安慰道,“这些造假者的技术确实非常高明,足以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很难分辨。”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馆长焦急地问道,“那位老先生还在等我们的鉴定结果。如果告诉他真相,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这个打击。”

陈轩沉默了片刻,说道:“真相虽然残酷,但我们必须告诉老先生。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负责,也是对文物保护事业负责。不过,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告诉他,尽量减轻对他的打击。”

李馆长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我会亲自去拜访老先生,向他解释清楚。”

“另外,我们必须加强博物馆的安保措施。”陈轩提醒道,“这个造假集团能够将高仿品混入捐赠文物中,说明他们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捐赠渠道。如果不加强防范,后果不堪设想。”

“您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加强了安保。”李馆长说道,“而且,我会立即联系警方,将此事上报。”

就在这时,库房的警报突然响起,刺耳的声音在密闭的空间中显得格外响亮。

“怎么回事?”李馆长惊慌地问道。

一位安保人员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馆长,有不明身份的人闯入了博物馆!”

“什么?!”李馆长脸色大变,“他们现在在哪里?”

“正在向地下一层移动,目标似乎是这里!”安保人员回答。

陈轩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们是冲着这些高仿品来的。”

“为什么?”苏晴不解地问道,“这些不是赝品吗?”

“没错,但对于造假集团来说,它们有着特殊的意义。”陈轩解释道,“这些高仿品代表了他们的最高水平,如果被公之于众,将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巨大打击。而且,他们很可能想回收这些赝品,以免我们通过研究它们的制作工艺,找到更多关于他们的线索。”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小林紧张地问道。

“保护好这些文物,等待警方到来。”陈轩坚定地说,“李馆长,请您立即组织人员将这些文物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苏晴,你负责记录下所有文物的特征,方便日后追查。小林,你和我一起守住门口。”

众人立即行动起来。李馆长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文物装进特制的防护箱中,准备转移到博物馆的核心库房。苏晴则拿起相机,飞快地拍摄着每一件文物的细节。

陈轩和小林则守在库房门口,警惕地注视着走廊的尽头。

几分钟后,走廊的尽头传来了脚步声。陈轩和小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光芒。

“准备好了吗?”陈轩轻声问道。

“准备好了!”小林握紧了手中的警棍。

脚步声越来越近,终于,几道黑影出现在了走廊的拐角处。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脸上带着一副墨镜,看不清表情。他的手中握着一把手枪,枪口正对着陈轩和小林。

“把文物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男子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陈轩冷笑一声:“就凭你们几个人,也想抢走这些文物?太天真了。”

“是不是天真,你马上就知道了。”男子说完,突然扣动了扳机。

“小心!”陈轩大喊一声,拉着小林躲到了一旁的展柜后面。子弹擦着他们的耳边飞过,打在了墙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弹孔。

“他们有枪!”小林惊恐地说道。

“我看到了。”陈轩冷静地说,“我们不能硬拼,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等待警方到来。”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库房门口的金属卷帘门上。这是一道最后的防线,但现在是打开状态。

“小林,看到那个控制按钮了吗?”陈轩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红色按钮,“想办法按下它,把卷帘门放下来。”

小林顺着陈轩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个红色按钮。但要按下它,必须穿过空旷的走廊,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我去!”小林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冲出去,却被陈轩拉住了。

“太危险了。”陈轩说,“我有更好的办法。”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用力向走廊另一侧的展柜扔去。硬币击中展柜,发出一声脆响。

“在那边!”为首的男子立即转向,对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连开几枪。

“就是现在!”陈轩大喊一声,小林趁机冲出,飞快地按下了红色按钮。

金属卷帘门开始缓缓降下,为首的男子这才反应过来,愤怒地咆哮着,对着卷帘门连开几枪。但卷帘门非常坚固,子弹只能在上面留下几个浅浅的弹痕。

“快,我们从后门走!”陈轩拉着小林,和正在转移文物的李馆长等人汇合,沿着库房的后门通道匆匆离开了。

当他们来到博物馆的地面层时,外面已经传来了警笛声。几分钟后,警方赶到了现场,迅速控制了局面。

经过一番激烈的枪战,闯入博物馆的几名歹徒被全部抓获。但令人遗憾的是,为首的那名男子在枪战中被击毙,我们失去了追查幕后主使的重要线索。

“陈老师,今天真是多亏了您。”在博物馆的会议室里,李馆长对陈轩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您及时发现了这些赝品,我们不仅会闹笑话,还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陈轩谦虚地说,“不过,这件事情提醒我们,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与警方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

“您说得太对了。”李馆长点头赞同,“我们已经决定,邀请您担任我们博物馆的特聘鉴定专家,希望您能经常来给我们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培训。”

陈轩欣然接受:“我很乐意。”

离开博物馆时,夜色已经很深了。苏晴和小林走在陈轩身边,三个人都沉默不语。

“虽然我们成功地保护了这些文物,但我总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苏晴打破了沉默,“那个造假集团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你说得对。”陈轩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们一定会继续寻找机会,试图将他们的高仿品混入市场。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不管他们有多狡猾,我们都不会退缩。”小林握紧了拳头,“我们一定会将这个造假集团彻底摧毁!”

陈轩点了点头,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博物馆。在夜色中,它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人类文明的瑰宝。而他们,将成为这座堡垒最忠诚的守护者。

“走吧。”陈轩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个人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消失在灯火阑珊处。但他们都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那个神秘的文物造假集团,绝不会轻易放弃。而他们与这个集团之间的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