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忽然,舰桥的主屏幕一黑,什么都没有了。

“摄像机坏了?”伶脱口而出。

“不是。”砾岩环顾了一圈各个副摄像画面,“不可能所有外部摄像同时都坏了。”

“我们,应该是进入暗物质晕了,这里没有可见光的散射,所以什么都看不到。”

“伶,把速度再降一半,小心一头撞进行星的大气层。”

\"收到。\"

“岚,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进入大气层的征兆,就立刻通知伶。”

“好的。”

后面的几个小时,众人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侦测到气体分子!”岚冷不迭喊了一声。

“伶,立即减速!”

话音未落,主屏幕忽然恢复了图像。

众人齐齐朝主屏幕看去,随即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颗深蓝色的巨大行星,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圈圈白色的厚实云层,犹如纱布般,把大半个星球缠绕起来。

“这,这是冰巨星?”砾岩脱口而出,一时间都愣住了。

来之前,谁都没想到这竟是一颗冰巨星,砾岩想当然地认为,要囚禁一个重要人物,岩石行星应该是唯一的选择。

不管是修建地下监牢也好,还是利用现成的天然洞穴也罢,类似卢克莱修找的那个藏身的地下空间。

现实给了砾岩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最初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后,砾岩下令道:

“伶,调整航速,我们绕一圈看看。”

“岚,分析一下大气层的构成。”

“收到。”

“大气层主要构成:氢73%、氦15%,甲烷12%。”

“好,启动光学探测器阵列,重点查找行星表面的可疑物体。”

“老大,大气层的这个风速,太快了,我操作起来很困难。”伶叫苦道。

“风速是多少?”

“大约900公里\/小时。”

“超级飓风?”

砾岩还没来得及反应,岚却高声道:

“侦测到巨型风暴气旋。”

“哪里?”

“4000公里外,正在朝我们袭来,直径公里,边缘风速1200公里\/小时。”

大红斑?

这是砾岩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

“完了,爬升速度不够,怕是来不及了。”伶惨叫起来。

“启动负物质生成,最大功率。”砾岩冷喝道。

“啊?知道了。”

1分钟后。

伶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道:“还是老大厉害,差一点就被卷进去了,原来是负物质生成器还能这么用。”

“嗯,紧急的时候可以当做一个反重力引擎用,不过前提是要有大质量物体在附近。”

砾岩说完,仔细地凝视起下方摄像头画面里那个大斑块。

和木星的大红斑不一样,这个是黑灰色的。

在周围白色云层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砾岩看了一会儿,只觉得一阵心慌,连忙把视线移开。

“岚,能用红外线探测器,测一下星球表面的温度么?”

“刚测过了,表面温度大约2000K。”

砾岩一惊,喃喃自语道:“这么高的温度,难道它的幔层是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什么?”

诗蔻蒂好奇地在一旁出声问道。

砾岩头也不抬地答道:“超临界流体是水、氨、甲烷混合物,是在极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物理特性介于液体与气体之间。”

“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

“没错,当物质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例如水的临界点是374°c,218个大气压),气液界面便会消失,形成兼具气体扩散性和液体溶解力的特殊相态。”

“密度接近液态水,但黏度极低,接近气体,分子运动速度极快,可以渗透微小孔隙,导热率高于普通液体,但低于固态金属。”

砾岩说完,抬头看向岚:“岚,星球表面扫描完成了吗?”

“完成了,没有任何可疑构造,甚至连个起伏都没有,整个星球,就是一个光滑的球面。”

伶在一旁问道:“卫星呢?会不会藏在卫星里?”

“目前没有发现卫星。”岚的一句话,把唯一的希望浇灭了。

砾岩叹了一口气,颓然道:“那这个囚房,就很可能是在幔层内了。”

“我们有潜水艇吗?可以耐受2000K以上高温的?”伶小声地问道。

没人回答她。

任谁也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皇位继承人,竟然大概率被藏在一颗液态巨行星的“海面”以下。

“我们现在造一艘可以不?”伶还不死心。

“来不及的,而且,船上的材料也不够。”砾岩摇头道。

岚突发奇想地问道:“我们造几个耐高温高压的特制探测器怎么样?这点资源应该有,先用传感器对幔层内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扫描,说不定能找到我们要找的人造建筑。”

砾岩眼睛一亮,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伶,把日蚀号停到安全的高轨道,我去趟工作室。”

两个银日后,日蚀号机库工作室。

“完成了。”砾岩得意地对着众女道。

“这个黑不溜秋的丑东西,就是特制版探测器么?”芸指着平板车上的一个黑色圆球状物体,不屑地问道。

“什么叫丑东西,它外面包裹的,可是我特意打造的‘精金’外壳。”

“你用的这个‘精金’外壳,是边角料吧?我记得是上次星舰外壳尾部切割剩下的半球形废料。”伶在一旁淡淡道。

砾岩的表情一瞬间凝固了,随即抓着头发,嬉皮笑脸道:“哈哈,被你看出来了。虽然是边角料,但是它的物理性质还是一样的嘛,能抵抗x星幔层内的高温高压环境是绰绰有余了。”

“x星的幔层,物理环境是什么样的?”岚好奇地问道。

砾岩闻言,立刻止住笑,换了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严肃道:“我估计内部温度,应该在3000K到4000K左右,至于压强,应该在数万到数十万G帕。”

伶又接着问道:“老大,你这个探测器,我怎么没看到传感器?”

砾岩瞟了伶一眼,大大咧咧道:“娇贵的传感器,当然是在外壳内了。”

“那你怎么执行扫描作业?我记得电磁波并不能穿透‘精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