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追梦的陈一 > 第214章 陈一的大胆投资设想(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陈一的大胆投资设想(下)

“我的投资意图,除了帮助林慧这个公司摆脱困境外,更主要的是想将我们这道济医院上市融资。”看着姜婉禾和纪芳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陈一说。

“咦,据我所知,你这医院去申报的不是这个名字吧?这‘道济医院’的名称又有什么寓意?“纪芳好奇地问。

陈一看向纪芳,心想,这也将是这医院重要的管理者之一,有必要让她对医院进一步了解,说:

”嗯,申报时被打回过,在再次论证时,吸收专家们的建议最后定这样的名称。寓意吗,我们对这道济医院的愿景是将中医、西医和道医三种医道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济世利民。

而中医之道核心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其实践是通过四诊八纲辨证,追求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中和之道’,其特色强调‘治未病’的养生之道,用药如用兵的通变之道 。

西医之道核心是实证科学的还原论之道,循证医学的‘可验证性’原则,其实践是解剖-病理-治疗的线性思维,以标准化诊疗程序为‘术道‘, 其特色是技术创新驱动的精准医疗之道,注重疾病局部机制的解析 。

道医之道核心是源自黄老学派的’形神俱妙‘修炼体系即《道藏》医典思想,其实践是将导引、符咒、丹药等与中医结合,重视‘精气神’三宝调理 ,其特色是’医道同源‘的性命双修之道,强调医者自身修炼境界 。

这三医,中医重整体平衡,西医重局部干预,道医重能量调控,三者共同指向’生命维护‘的终极目标,但方法论维度不同。”

陈一在此讲述过程中神情已经游离到经常聆听师父教诲的日子里,讲到这时收回游离的神情,看到姜婉禾两手支在桌上手掌撑着脸庞眼光注视着他,而纪芳挺胸坐如钟全神贯注地听着,会心地嘴角往上一翘,继续说:

“至于这’道济医院‘的命名吗,’道济‘出自《尚书》‘道济天下’,暗合‘以医载道’。‘道济’二字可拆解为‘三医之道融合+济世之功’,符合‘三医’整合的愿景。 ”

这是个比较复杂且风险大的投资项目,需要参与实施的主要人员了解投资意图并有积极性和信心,陈一讲的比较细。

陈一这一说,姜婉禾眼神一亮,拍手说:

“那太好了!我们这么好的医院,是应该争取上市融资,做强做大,更好地服务社会。不过,你这是想借壳上市,还是要收购这家公司?”

姜婉禾的这一问,让陈一想起曾经产生要收购林慧父亲上市公司的念头,不禁嘴角再次往上一翘,说:

“嗯,有过这么个想法,但这个公司是林慧家的,所以,我想把我们 这个医院当做优质资产注入该公司。”

“你是想让林慧对该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把我们这家医院做为其进行重组的优质资产,使其由纯粹的房地产公司向健康产业或多元产业转型?”姜婉禾问。

“嗯,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健康产业是我国未来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医院是健康产业的一个部分。

我们医院当资金比较富余时,比如‘上市’,不管是借壳还是作为‘资产注入’,可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融资扩建医院,通过‘新建院区-提升利润-推高股价-再融资’,形成正循环,再向上下游拓展,如并购医疗器械公司、以及完善我们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等,打造‘医疗健康+科技创新概念,提升和做大我们的健康事业。”

“哇!太好了,我们很期待!\"姜婉禾听了陈一的回答,高兴得拍了一下坐在身边的纪芳说,”你认为呢,纪芳姐?\"

“喔,我可没有像你那样看的那么乐观。”纪芳对姜婉禾说后看向陈一说:

“我虽然对投资不懂,但觉得这样做对林慧这个公司和我们医院来说是双赢的项目,不过,有三个问题制约着这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建议你再认真考虑。”纪芳说着停顿下来,等待陈一反应。

陈一对纪芳点点头,说道:

“嗯,很高兴你们俩都能积极进入角色。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继续说。”

纪芳对陈一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可以说已经到了暗恋的状态,不希望陈一失败,所以从警局转到陈一起做事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恶补,实际上已经成为专家级的人才。她得到陈一称赞心中一暖,继续说:

“咱们这个医院刚刚建立,而借壳上市或反向收购的监管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是与Ipo趋同的严格标准。其中,核心监管要求之一是标的资产资质必需符合Ipo所有条件,即持续盈利3年、净利润最近一年大于或等于8000万等。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林慧的这个公司以我们这医院作为优质资产进行重组,而做为刚刚建成的医院, 外界怎会认为它是个优质资产?

第三个问题,是在实施这资产重组之前,你怎样保证林慧的这个公司不被退市?换句话说,你有多少资金来保证这重组前不被退市?”

纪芳的这三个问题,很尖锐,几乎否定了陈一提出的既要帮助林慧又能产生好的投资效益的项目。

“嗯,谢谢你能提出这些问题。这个嘛,你所说的前两个问题确实存在。你先说说需要多少资金?”看纪芳已经进入了角色,陈一想进一步了解纪芳对这股市投资了解的深度。

“喔,据我了解,咱们股市里的股票,每股连续20天股价低于1元,就会被退市,是这样吧?”纪芳说。

“嗯,是的。所以,我说过,在它股价连续10天每股低于1元,则在尾盘时买入将其拉到超过1元。”

“喔,那我们下面来分析估算这只股你这样操作需要多少资金。

这只股票流通股为25亿股,若当前股价为1元,则流通值为25亿元。而它当前股价其实只有0.98元,要在尾盘将股价拉升至1元以上,所需资金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是流通股本计算,即若流通值为25亿元,股价为0.98元,则流通股本约为25亿元除以0.98元约等于25.51亿股;

二是其所需拉升的股价幅度,即假设从0.98元拉升至1.01元,涨幅约为3.06%。

三是市场深度与抛压,即卖盘挂单量,如尾盘时卖一档如0.99元、1.00元,若一档累计挂单量为1000万股,则需资金为

1.01元乘以1000万股,等于1010万。

还要考虑其流动性因素,如果股票流动性差即卖单稀疏,少量资金即可推动股价;若抛压沉重,如大量卖单堆积,则需更多资金承接。

四是市场情绪与跟风盘。若资金集中买入引发跟风盘,可能放大拉升效果,减少实际所需资金。

但若市场情绪悲观,如公司有退市风险,抛压可能持续增加,需更多资金抵抗。

因此所需资金粗略估算,在保守情况,即假设需吃掉卖一档至1.01元的累计挂单量为流通股的1%-2%的情况下,为25.51亿股乘以1% ,再乘以1.01元约等于2577万元。

极端情况,即抛压极大,需承接5%流通股,则所需资金为

25.51*5%*1.01,约等于 1.29亿元。

也就是说,当林慧这只股票在流通值25亿元、股价0.98元情况下,仅这一次的拉升,至少需准备2500万至1亿元资金,具体取决于卖盘挂单量和市场情绪。”

听完纪芳这一分析,陈一进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