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试种的豆子和青菜,天灾人祸,后来疏于管理,显不出跟南梁那边有多大差别。
絮儿觉得崔景是个有本事的人,看他那样大力发展松县,就不像个平淡度日的小官。
他身后的势力能走多远,看人家的气运实力。关屯有孟长义带人守护,她觉得心里安稳。
只需要一小块地方,让作物正常地走过春秋即可。
确认土地归属之后,已经回村的所有人,对田地边边角角规划更加上心。
薯蓣和野豆子是必然要大片种植的作物,但好地还是要种主要粮食。
去年的麦田位置,轮茬该种谷子。各种杂豆无需规整之田,垄边地头随意播撒,自由生长不受限。
去年落霜之前,举当时全村之力,堪堪掘出三成陈根,春暖日高,除了粪地,两头牛开始成为主力。
浅耕第一遍,拢走旧根杂物,算作翻田一次。牛不累,人稍显轻松。
等第二次深耕,就需要人紧跟其后将土块敲打耱地使其变得精细。
这类不算好的开荒地,三次太少,六次不多,春耕之前这一项,需要更多的人,足够的耐心,才能使土地在播种之前达到一种柔细的状态。
肥田之法不止一种,关屯的农人,还需要日积月累的勤劳,才能将这片荒芜变成良田。
准备种薯蓣的高垄早早准备妥当,在众人一遍又一遍纵横耕地时,那片地无声冒出许多杂草。
村里人在野菜这件事上十分不挑食,凡是吃了没毒的,不论苦的脆的酸的涩的,统统收进篮子带回去。巧织会想办法做得好入口一些,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杏花开了又落,小囡已经是个能扶床而走的大孩子。
蒸熟的榆钱饼摆放在石罗锅坟前,那处小土包,是被他们尊敬的老者的家门。老邻居们会笑着对空招呼,告诉石罗锅他们进行到什么步骤。
谷雨之后断霜,清早起床总能闻到土地苏醒的味道。一场小雨过后,王志带人回来拿过一趟粮食。
得知他们守关无人重伤,已经让留守的人直呼万幸。
每个人都在想办法做自己擅长之事,守关危险,种地辛苦,他们不曾互相细说,却全都得到对方理解和敬重。
王志带走为数不多的粮食,絮儿并不慌张。这个时候山里已经有很多能吃的东西,最实用的则是去年晾晒的薯蓣片。
那时候人口少,挖薯蓣的时候没轻没重,导致很多都是伤的,不好存放。晾晒之后的薯蓣,早已经变了另一个口感。陈巧织和宋丹霞,总能配合着将这些平平无奇的东西,做出新花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牛有田,和睦安宁。
絮儿把心思全都扑在开荒种地上,白日里觉得日子过得极快。若是赶上偶尔小囡起夜,她一时半刻睡不着,总会想想孟长义那些人。
王志说他们受得是轻伤,絮儿知道实际上几乎得流血断骨。她不知真正的边关是何模样,却在松县见过战场。
崔景不想放走孟长义,是因为孟大哥能打。做为守县之官,他太需要能人相佐。
孟长义啊,你心是回来了,可人到底好不好呢?
每日留给絮儿胡思乱想是机会并不多。虽说村里有两头耕牛能下地,不过其中一个十分认人,倔脾气上来,只有林宝乐和絮儿才使唤得动。
林宝乐接手放牛的任务之后,刮风下雨没停过对两头牛的伺候。割草是最简单的活计。刷毛饮水清理牛棚,这小子闷不吭声手脚麻利。
至于牛为何听絮儿使唤?村里人以为她学过驾驭之术呢!毕竟她算得上见多识广,有些他们不知道的经历也正常吧?
还是过去好些天,宋丹霞看出一点不对。絮儿每次想要使唤那头不听话的牛,就去摸一件男人旧衣裳。
这都什么节气了?一般人早把冬衣洗了压箱底,絮儿这行为,可不是奇怪么。
老庄稼人会凭借经验判断,何时算作种子发芽的稳定气候。不误农时,便要扯上家里所有能用的人,借助各样便利工具,齐齐扎根在土壤里。
薯蓣豆作为第二年试验的种子,有一部分催芽的,种到了溪边原来的野豆田;深沟高垄那里直接扔下去覆薄土不管;还有一种则是从人嘴里夺下来的种——几根还算直的薯蓣根。
这种被称作零余子的东西,究竟能不能连年做种,谁也不知道。以防万一,絮儿硬是在大家口粮里挤出这么几根。
只希望别被山里的活物刨出来吃掉才好。
深山给人们意想不到的馈赠,同样也会有各样不如意和危险。
耿秋就曾心里想过,有落单的野猪路过就好了,虽腥臊,但肉可壮身。
野猪是等不到的,不过众人再去南梁种豆子时,发现先前埋的薯蓣根被什么鼠类给吃了。
絮儿火冒三丈,在地头发泄了一刻钟。小枣叼着根野草嘟囔:
“唉……可惜喽~还不如让大家吃了呢。”
庆七掐着小枣的后脖子,略一用力把原本蹲着的黑丫头按坐在地。
“没心没肺的馋丫头,那不是为了秋收有更多吃的么?哎,牛不听使唤,要不你去叫絮儿回来驭牛?”
小枣眼珠子一转,吐掉草梗,屁股挪蹭几下到了宋丹霞脚边,双手抱着宋丹霞的腿不放。
“我不去!絮儿正在气头上,谁去谁遭殃。宋姐姐他算计我。”
庆七眼里含着多少情,一时间没了脾气。
宋丹霞叫住转身欲走的庆七,拍开小枣的手说道:
“山路不平,我去吧。”
身后隐晦的揶揄声,使得那遮掩面庞的姑娘走起来飞快。庆七微红着脸,不肯让这些人取笑她半分。
宋丹霞敢来,是因为有办法劝劝絮儿。
“有德之人不做缺德之事,我猜啊,你当初肯定留了根的对吧?”
絮儿点头,可还是止不住心疼。
“那才多少一点啊?万一今年的薯蓣豆不成,这么多口人要被我害得喝西北风的。”
“你怕什么呢?好手好脚的,人不会想办法去找东西吃?另外我听说啊,找食物这一事,你已经尽全力了。
絮儿,村里好男好女多得是,别因为小事为难自己,那边等着你赶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