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归京,连普通百姓听到消息,都忍不住去围观。
有尖锐的学子当街拦住他们的马车,问道:“欣彤郡主,请问您与宁王,是否有不臣之心?”
他尚未弱冠,最是敢说敢干的年岁,似乎普天之下,他才是最正确的那个人。仿佛特立独行,才能彰显他的气质。
而且,他并不是独自一人,他身后跟着数十学子,穿着长衫站在那儿,明明都是文弱书生,可瞧起来竟然十分有气势。
这话问得十分无礼,百姓们纷纷咂舌,又见欣彤郡主马车,被侍卫环绕。
那些侍卫各个面色难看,做出防御的姿态,似乎随时要拔剑刺向那些学子。
万一被误伤可就麻烦了。
一些百姓纷纷后退,还有一些好事之人并不愿离去。
剑拔弩张之下,二妹直接推开车门下车。她神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这样冒犯的话语而生气。
不过,她原就生得极其貌美,如今略有一些丰腴,看起来竟更有风韵。
那些少年学子竟都目瞪口呆,竟有此女只有天上有的感慨,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二妹倒是温和得很,她说:“我与宁王殿下,从未有不臣之心。此次归京,也是为了入宫陈情,我们一路所为皆有百姓的见证,所做一切,亦是为了江山社稷。”
说罢,她看着那位尖锐学子,微微一笑:“还有别的问题吗?”
那学子本来倨傲得很,见她盯着自己,脸一下子全红了,下意识后退几步,匆忙摇头:“没……没有了……”
学子们几乎是落荒而逃,而百姓们则哈哈大笑。
二妹又道:“我在民间,听到太多关于我们的流言。但不论如何,请大家放心,我们既然决定深入百姓当中,切实了解百姓们的困境,替百姓们解忧,就一定不会忘记初心。”
也不知哪里来一声拥护:“好!郡主说得好,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百姓的郡主!”
有人开头,就有人跟随。
还有一名妇人抹着眼泪跪下来,诉说自己的苦楚,说是多亏了二妹出台的那些律法政策,才让她脱离苦海,也才让她的女儿不必继续受苦。
二妹走过去,亲自扶起她说:“你放心,以后咱们大周只会越来越好。而且,当今陛下一贯体谅百姓,等误会解除,我们会回到百姓当中。”
她回头上了马车,马车走远,可那些站着跪着的百姓,还不肯走。竟然有人哭了出来,哭泣的人也越来越多。
宁王看着这一幕,说道:“百姓们赤诚,只可惜这样的赤诚,最容易被人利用。”
二妹揉揉眉心:“大姐姐曾说,舆论是十分可怕的,如今我也算是见到了。”
宁王握住她的手:“所以,你是故意下车的?”
“只是下车片刻,说两句话,就能得民心,这样的好处,我怎会不做?”
宁王哈哈一笑:“我的沐彤竟然也开始用心机了?”
二妹长叹一声,并没有继续说话。
长街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宫内。
小妹坐在上首,听着几位官员说话。
“陛下,沐彤郡主已经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仿佛普天之下,她才是那个引领者。”
“不错,陛下不曾瞧见,沐彤郡主竟然还以美色惑人。那些学子见到郡主,无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
“百姓被郡主蛊惑,纷纷下跪痛哭,说要拥护郡主。”
小妹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她忍不住将桌前的镇纸扔出去:“此事当真?”
见她发怒,几名官员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激动与开心。
事成了。
“陛下,微臣等绝不敢欺瞒陛下,若有半句作假,微臣等甘愿受死。”
“大胆!”
小妹一声怒喝,将几人惊得不敢出声。
等了等,却听她继续说。
“朕是皇帝,司沐彤此举是想要做什么?她是朕的姐姐,朕对她诸多容忍,没想到她竟然如此!”
“来人,宣萧佑川与司沐彤,立刻入宫见朕!”
宁王与二妹刚到了宁王府,准备收整休息,却听得宫内传话,说是让他们立刻入宫。
宁王对内侍说:“一路风尘仆仆,有碍观瞻,唯恐冲撞陛下,且请大人等我们片刻,更换衣衫便入宫。”
内侍不悦道:“陛下说了,让你们立刻入宫,不必收拾了。”
宁王只好作罢,手在衣袖内摆弄,将一把短刃放在贴身的腰部。
从前二妹私下入宫,小妹都是在紫宸殿见她。但今日却是大殿内见他们,而且目光十分不虞。
二妹拜见过陛下,脸色也有些不悦,说道:“陛下,臣等连夜赶路归京,尚未曾休息片刻,不知陛下宣召臣等过来,所为何事?”
大殿内只有他们三人,并伺候的乌公公,以及隐在屏风后面的侍卫。
二妹便松懈许多,像是从前姐妹二人相处一般,走上前意欲仔细打量小妹。
小妹却喝道:“大胆,你们简直,以下犯上!”
二妹一顿,皱眉问:“陛下今日是怎么了?”
小妹冷笑连连:“你们在长街上的所作所为,朕都一清二楚。司沐彤啊司沐彤,你是想做什么?是想告诉天下所有人,是朕小心眼吗?”
二妹更不悦了:“陛下何出此言?最近的风言风语,难道不是陛下闹出来的?今日我不过是当面与百姓们解释,免得流言太过,我的做法,有何不妥?”
“司沐彤,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别以为朕不知道!”
二妹说:“陛下,你刚愎自用,如今是连亲姐姐都不信任了吗?”
“信任?真是可笑!”小妹的怀疑的目光,从二妹脸上,转到宁王面上,冷笑说,“司沐彤,你如实说,你与萧佑川在民间做的那些事情,到底是不是觊觎朕底下的龙椅?”
这话就严重了,不止二妹生气,宁王也生气了。
他上前一步,将二妹护在身后,说道:“陛下,臣等一向尊重您,但是您怎能如此不讲道理?臣等对大周百姓一心一意,绝无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