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 > 第48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教育小学一开班,来报名的人数众多,绝大多数是孩童——大人自己不觉得,认为认得几个字就好了。

至于孩子,他们中间有点钱的,本来就会送孩子去学堂开蒙,不求多大的本事,但求认得几个字,将来寻个不错的活计。

比如司家商行里的工人,就喜欢用认识字的男娃女娃。

如今有了更划算的去处,他们当然乐意。

学堂的束修与送给夫子的礼品,一年下来怎么着也得三五两银子,教育小学两年只用一两。而且管事说了,拒绝任何夫子收受礼品,是为了防止夫子们对学生区别对待。

领头报名的,是司家商行的工人,以及与司家商行有关联的商户,他们都对司家非常信任。

还有许多民间百姓,之前参与过二妹与宁王的卫生科普与律法宣教。觉得商行东家与欣彤郡主是同胞姐妹,肯定差不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其他人也起了心思,第一批的一百二十个名额,很快就满了。

女童三十,男童九十,分为四个班。

另有夜校的成年男人报名者十五。

学校里的氛围非常好,不少百姓因为犹豫没有报上名,都是捶足顿胸的后悔。

管事又出来安抚大家:“不必担心,这第一批也是一个尝试。等一年过去,若是开办得好,我们教育小学会继续开班,而且要分年级来开,到时候肯定要扩招,名额定然管够!”

听到这里,大家心中才定下来:“那我们明年,一定要送孩子进来,可不能反口啊。”

管事拍着胸脯:“绝对不会,咱们东家是谁啊?是当今陛下的亲姐姐,她说要让所有人都能认字读书,就一定会做到的。”

因为这么多人选择来教育小学,本地的学堂因此凋零许多。虽然目前只有学堂受到影响,县学与私人开办的私塾暂且没有受影响。

但那些学堂,多数是本地勋贵开办,一则为了选出不错的孩子,这些孩子将来若考出来了,那就属于他们的人。二则一年的束修等加起来,也是一笔收入——哪怕这个收入并不高。

如今大周百姓生活富庶,温饱之余也有了别的想法,故而送孩子去学堂读书的人,比比皆是。

可司家商行搞这么一出,等于是横插一脚,抢他们的人才,断他们的财路。

他们哪里肯依?

没几日,就有百姓来找管事退学,而且不是一两个孩童,而是十数个。

管事十分惊讶,拉着相熟的老乡问:“你很早就说,要把家中两个小的供养出来。刚好小老三五岁要开蒙了,送到咱们这儿来,怎么又要退学?”

老乡支支吾吾:“我……我打算把他送到龚家学堂去。”

管事疑惑:“你是担心,咱们教育小学的夫子不够好,没有龚家学堂的夫子有本事?可是你都说了,他们要是有能力,你就继续供,没有能力认得几个字就好。龚家学堂里一年要六七两的银子,若是买的笔墨太差还不行。在咱们教育小学,可没有这么贵,也没有这么麻烦。”

老乡犹豫着没有说话。

管事说道:“咱们一个村里的,你还与我计较这些?你放心,真有什么难处,我会尽量帮你的!”

老乡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实在没有办法,龚家放了话,咱们可以不去龚家学堂,但决不许来教育小学。不然今年庄子上的那些田地,就不给咱们了。”

这些村里人靠土地养活一家子老小,如今因为司家大小姐对作物的改良,侍弄田地比从前轻松许多,种出来的粮食收成也好了很多。

有余力的村里人,都去附近庄子上做佃农。

甚至从前很多没有田地的百姓,直接就是富户庄子上的佃农,靠着富户们的那点田地过活。

田地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吃饭的家伙。要是不让他们做佃农,他们的温饱要如何解决?

既然开口说了,老乡也不瞒着了,说道:“不止龚家是这样,那几个乡绅都是这么对庄子上做活的人。而且他们的商铺,也不肯赁给有子女入学的商人……所以……唉,今儿退学的不多,估计明儿就多起来了。”

管事听了这话,哪里能不着急?立刻就去找司沐颜,将这件事情告知她。

因是第一个试点,司沐颜与二妹一起,将教育小学开办起来,并没有立刻离去,打算留一阵子,等安稳之后再去下一个地方。

听到管事这么说,司沐颜倒是不意外,反倒是说:“没想到才几日的功夫,就让他们想到方法了。”

二妹问:“你有应对的法子?”

司沐颜说:“只能徐徐图之,本来教育小学就是个新事物,大家未必能一次接受。我是打算,让自己的商行与教育小学挂钩。”

“如何挂钩?”

司沐颜解释:“就直接将教育小学,开办成工坊的学校。咱们商行作坊里的工人,家眷可以优先入学。另外,家眷在教育小学上学的,若是行商之人,优先与咱们商行合作。”

二妹点点头,又道:“但是比起普通百姓,行商之人相对要少一些。乡绅这样的做法,等于把那些种地的百姓,都隔绝出去了。”

司沐颜说:“这就难办,我们没办法插手那些乡绅贵族,对自己田地的处理方式。百姓那么多,商行的岗位也不够吸纳他们做工。再说了,咱们大周以农业为主,绝不能本末倒置,让百姓们只顾着挣钱,不顾农业之根本。”

所以这些年,司沐颜一直都在与小妹说,商税可以增加,还可以出台对于贵族的税收,但土地的税收一定要减少再减少。

二妹踌躇片刻,眼睛一亮:“也不是不能解决。咱们大周各地农村,都是地广人稀,很多的土地因为质量不好,荒废在哪儿。如果推行土地改革,鼓励农户开垦荒地呢?”

司沐颜一听,也高兴了:“是啊,勤劳肯干的人,可以适当减免买地的钱。种自己的田地,总比给贵族们做佃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