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管事笑道:“我们小学这么多孩子,他们的家长很多都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丰,愿意去庄子上做工的。你们若是愿意,与我们签订合约,只要在我们小学就读孩子的家长,优先去你们的庄子上,可好?”

这些乡绅田地很多,奈何最近闹出来的事情太大,田地都无人侍弄了,当然是巴不得的。

但这么一口答应,不就是明晃晃打其他贵族的脸面吗?毕竟,他们才是一体的。

管事见状,又道:“当然,你们不愿意就算了。只是你们的田地可等不得,唉,咱们大小姐这个人吧,最看不得田地荒芜,早就想寻其他家族,聊一聊这个事情。原是看着你们先寻过来,想把机会让给你们……”

这话一出,立刻就变了样了。乡绅们心中盘算,工人就那么多,要是自家的土地都荒着,以后少了个大进项可不好。

不能叫别人占了便宜。

立刻就有人说道:“我愿意,现在就可以签订这个协议。”

有一就有二,他们都签订了合约。管事又找来许多村户,哪怕那些村户的孩子,今年并没有排上上学。

但皇帝开垦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现成的田地,他们当然乐意。

而其他贵族乡绅,瞧见同伙抢先一步,觉得受到了背刺,心中特别不愉快。偏偏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也赶紧去往教育小学,与司家管事签订合约。

这么折腾下来,贵族乡绅们似乎还与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但教育小学的名声,反而比从前更大了。而他们的学堂,人数竟少了将近一半。

这还是第一年,到了第二年,人数只有从前的十中之三,到了第三年,已经有好几家的贵族的学堂关闭了。

几家贵族聚在一起说话,都有些叹气:“咱们三年前那么一闹,似乎把教育小学的名气给闹起来了,真是得不偿失。那么多孩子,一年加起来总有数百银钱,就这么没了。”

“就算不闹,人家教育小学不要银钱,我们怎么比得过,是吧?”

“我们如何比得过?我龚家学堂里有两个孩子,进来要参加县试了,等县试通过,就是童生。咱们的孩子,可都是家世好,家中长辈才华不错,差不了。那教育小学的孩子,都是平头百姓,或者商户家中的孩子,能成什么气候?”

这话倒是让大家舒了口气,觉得说的很对。他们开办的是正经的学堂,将来科考,要成为国之栋梁的。

可不像是素质小学所说,做什么农业啊,工业啊,科技人才。说得好听,不也是务农行商吗?

没什么用处。

转眼到了县试那日,教育小学的夫子牵着几个不足十岁的孩童,送他们去考试。

倒是引得不少人围观驻足。

“这两个孩子瞧着这么小,就送过来考试?”

夫子笑道:“不求他们考上,主要是让他们有个准备,知晓考试是个什么样子的。”

旁人撇撇嘴:“你们小学的孩子,听说天天不是玩就是闹,都不正经的学习,能考得上才奇怪。倒是人家几家学堂的学生,今年定能考上。”

学堂里参考的孩子,最小的也十三岁了,看着就比小学的孩子沉稳许多。

夫子并不争辩,只是对带过来的孩子们说:“你们是咱们小学第一批参考的孩子。一定要记住,这次主要是锻炼,让你们心中有数,切莫急功近利。你们几个都非常优秀,只学了三年,就算考不上也很正常,咱们来年再报。”

听了这话,那几个学堂的夫子,更是不屑的撇撇嘴,觉得教育小学这是提前给大家通气,表明他们的孩子,的确不优秀。

除了这个县城,其他开办了教育小学的县城,也纷纷有孩子应试。

司云霞已经十五岁,是大姑娘了,她很有些紧张,问司沐颜。

“大姨母,咱们这一次,孩子们能有多少成为童生的啊?”

司沐颜笑道:“我早就说了,不求他们一次就中,只是让他们去应试,了解一下情况。也是为了了解咱们得学生基础的能力。”

“可是,我们的学生要是考上了,就能一雪前耻了呀!”

司沐颜哈哈大笑:“童生而已,怎会一雪前耻?你信不信,即便咱们好些孩子考上了,人家也会说,只是个童生,有本事考上秀才呀。”

司云霞不高兴的噘嘴。

司沐颜说道:“你别想那么多,你在女院学了一年,有什么感觉?”

这一年来,二妹也在司沐颜的支持下,在各地都开办了女院。女院与小学不一样,对应的是各地的县学,属于官学。

女院里的学生都是女子,且都能与男人一样,参加科考。

当然,目前第一批的女院,也还没有到考试的时候,暂且不知道具体的水平。

司云霞说:“我自然学得极好。若是今年下场,说不定能考个秀才。但是娘说,目前男女同考的事情,还没有商议下来,京都那些大儒都反对,真是麻烦。”

司沐颜说:“万事开头难,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就是。”

县试放榜的那日,今年参考孩子的家长,倒没有格外兴奋,都挤过去看榜。

尤其是教育小学的孩子们,那几个孩子,是夫子们举荐去考试的,其长辈全都是普通农户。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他们送孩子入学的初衷,只是想让孩子们认得字,将来能在司家商行做工。

可没有想过,自家孩子能成为童生。

毕竟在他们之前,一个县城的村庄里面,能有一两个成为童生的,都十分了不得。而且大部分能成为童生的,他们的祖辈也一定是有做秀才的老爷。

所以他们压根没打算去看榜。

却等好事之人闲来无事,看了榜之后,却是瞪大眼睛,回来奔走相告。

“老李,老李,你家那小子考上了,考上了!”

老李在菜园子里给菜蔬驱虫,听到这话,还不敢相信:“什么?我家中了?你莫不是看错了吧!”

“不止你家小子中了,村头海家胖丫也中了!”

“什么,胖丫一个丫头片子,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