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面对着大清王朝的内外交困,太皇太后叶赫那拉.兰儿则是派出了恭亲王奕昕前往各驻外使节处共同与之谈判。
在经过那场巨大的黄河水灾后,太平天国和捻军各自忙着救灾,没有在主动出击清王朝,然而叶赫那拉.兰儿却认为这是个歼灭捻军的好机会,因为除了太平天国强大之外,就数捻军比较弱小,同时捻军跟太平天国之间也有小磨摖,双方在相互配合作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同时捻军虽然较为弱小,但同时也是太平天国的左膀右臂,只要歼灭了捻军就相当于斩断了太平天国的左膀右臂,于是叶赫那拉.兰儿就钦点浩顺郡王僧格林沁带着大清王朝的十万八旗精锐,绕过太平天国直击捻军心脏,僧格林沁领命后,带着十万八旗精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清军纪律涣散,烧杀抢掠之事时有发生,百姓苦不堪言。而捻军这边,早已得到清军来袭的消息,他们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巧妙地布置了陷阱。当僧格林沁的军队深入捻军腹地时,突然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八旗精锐在狭窄的山道中难以展开阵型,被捻军打得节节败退。僧格林沁心慌意乱,试图组织反击,却始终无法突破捻军的包围。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得知捻军被清军攻击,虽与捻军有矛盾,但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派出了一支奇兵,从清军后方发起攻击。清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于是僧格林沁不顾叁将钮钴禄氏.彰泰的劝阻,带着几乎所有八旗精锐,直捣捻军的另一根据地山东曹县高楼寨,然而此时捻军名将张宗禹、陈大喜等人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一战,清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僧格林沁本人的身受重伤,狼狈逃窜于高楼寨的一处隐秘田埂,身受重伤的僧格林沁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被埋藏在此的捻军十六岁青年张皮梗斩杀,就连其头颅也挂在了城墙上示众,从而导致叶赫那氏.兰儿歼灭捻军的计划彻底失败。同时这几乎是大清王朝八旗军队的最后精锐,僧格林沁的死亡,直接宣布大清王朝的八旗军队彻底覆灭,使得大清王朝从此只能依靠四大名臣的湘军和淮军叶赫那拉·兰儿得知僧格林沁战死、八旗精锐覆灭的消息后,气得差点昏死过去。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继续与捻军和太平天国死战,有人则建议求和。叶赫那拉·兰儿强撑着威严,心中却已乱成一团。
此时,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站了出来,他上奏道:“太后,如今八旗已衰,我湘军和淮军虽能暂撑局面,但长久之计还需改革兵制,编练新军。且不可再轻易与捻军、太平天国硬拼,可先安抚各方,再徐图发展。”叶赫那拉·兰儿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曾国藩的建议。
与此同时,捻军和太平天国因这次胜利士气大振,但内部矛盾也逐渐凸显。太平天国高层认为此次救援捻军出力甚大,要求捻军给予更多支持;而捻军则觉得太平天国之前并未全力合作,双方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大清王朝则在这间隙中,开始秘密筹备新军,试图重新夺回主动权——
湘军在曾国藩、左季高和副将曾国荃、曾国祥等人的日夜严格训练之下越来越强大,同时还购置了各种先进的武器和远程火炮,与此同时,淮军在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的严格训练之下也逐渐变强,湘军和淮军加上水师总兵力达到了五十多万。
此时的太平天国和捻军也没有闲着,在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等人的带领下变得军力增强,军威严谨,士气高涨,突然有一天,不知死活的法军前来进犯 ,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带领下将其彻底击败,就连法军总督戈登也被斩首。
十年后,曾国藩带领十五万湘军突袭徽州的太平军大本营,双方在定远古城进行了激烈拼杀,此时太平军在李秀成、石达开带领下,士气高涨,全体将士奋勇争先,直杀的湘军伤亡过半,人人胆战心惊,此时曾国藩才认识到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厉害,湘军的失败传到了大清朝廷,太皇太后勃然大怒:“着曾国藩将失败原因上奏,否则就严加查办”焦头烂额的曾国藩无法,只得如实写道:“臣初讨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皆臣之过也,臣甘愿受罚!”
此时一旁的左季高看着曾国藩说道:“曾大人,这样写不妥,否则朝廷知道,你我罪责难逃!”你应该这样写:“臣征讨太平天国,不幸遭此惨败,然臣并不气馁,紧接着重整湘军,屡败屡战!”曾国藩听后眼前一亮,觉得左季高所言极是,便依言修改了奏折呈递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看到“屡败屡战”四字,心中怒气稍减,觉得曾国藩尚有斗志,便未过多责罚,只是严令他尽快重整旗鼓。与此同时,捻军与太平天国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在一次资源分配问题上爆发了激烈冲突,双方甚至兵戎相见。大清王朝得知此消息后,认为有机可乘,叶赫那拉·兰儿命曾国藩、李鸿章带领湘军和淮军联合出击,打算各个击破。湘军和淮军养精蓄锐已久,加上装备先进,一鼓作气冲入捻军和太平军阵营。捻军和太平军因内耗严重,战斗力大减,面对清军的攻势节节败退。石达开和李秀成虽奋力抵抗,但也难以挽回颓势。一场大战过后,捻军和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大清王朝似乎又看到了一丝中兴的曙光。
此时,左季高向大清王朝建议:“由于李鸿章擅长于外交,况且洋务运动也需要人才,建议将李鸿章调回洋务运动处担任洋务运动全权处理代表,将淮军交由张之洞统领,太皇太后权衡利弊后,便同意了左季高的建议。
淮军换将后,迎来了全面发展,在一次激战后,将孤立的捻军彻底剿灭,剩下的太平天国就如丧家之犬,在湘军和淮军的全面进攻之下,一路败逃,在撤退到贵州赤水河边安顺场时,早已被数十万的湘军和淮军团团包围,面对着滚滚金沙江天堑,石达开和李秀成无计可施,只得派出谋士前往对岸的四川西昌.泸定求助当地的彝族,然而由于语言不通,当地的数十万彝族拒绝了石达开和李秀成的请求,石达开和李秀成心急如焚,而此时湘军和淮军开始发动总攻,喊杀声震得地动山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竟凭空出现一支神秘军队。这支军队身着奇异服饰,手持先进武器,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向湘军和淮军发起攻击。清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石达开和李秀成见状,赶紧重整旗鼓,与神秘军队里应外合,竟然逐渐扭转了局势。原来,这支神秘军队是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他们感知到这里的危机,出手相助。在神秘军队的帮助下,太平天国暂时摆脱了困境,石达开和李秀成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开始谋划如何借助这股力量重振太平天国,而大清王朝则又陷入了新的危机之中。
然而一切皆有天定!非人力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