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兵王归回 > 第1674章 全球大会展风采,突发险情显担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4章 全球大会展风采,突发险情显担当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全球大会展风采,突发险情显担当

日内瓦的清晨带着微凉的风,李渊和苏瑶站在全球有机农业大会场馆外,整理着胸前的联盟徽章。场馆外悬挂着各国国旗,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可持续农业·共筑未来”的大会主题,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的农业专家、企业代表正陆续入场,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交流的热烈氛围。

“技术委员会的报告都准备好了吗?”李渊侧头问身边的老张,后者手里抱着厚厚的资料夹,点头道:“李总您放心,所有数据都反复核对过,还特意做了中英双语的可视化图表,等会儿展示的时候肯定清晰明了。”苏瑶补充道:“市场部也和几家意向合作企业约好了会谈时间,就在下午大会休会的间隙,争取这次能敲定两个合作意向。”

上午九点,大会正式开幕。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率先发言,强调全球粮食安全与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当提到“中非农业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轮到“金线计划合作联盟”发言时,李渊走上讲台,身后的大屏幕缓缓亮起——先是尼日利亚玉米地从干旱到复苏的对比图,再是非洲农户捧着丰收作物的笑脸,最后定格在李阳写的“抗旱小知识”和李悦画的彩色画作上。

“三年前,‘金线计划’还只是一张蓝图,如今它已覆盖非洲十二个国家,带动三十万农户增收,”李渊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场馆,“我们始终相信,有机农业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温暖的连接。就像这两个孩子的作品,它们或许简单,却承载着中非人民对丰收的共同期待。”

台下的闪光灯不停闪烁,国际有机农业协会主席在会后主动找到李渊,握着他的手说:“‘金线计划’的模式值得全球推广,协会愿意为你们提供更多国际资源,帮助更多非洲国家发展有机农业。”几家欧洲的大型超市连锁企业代表也围了上来,表达了采购非洲有机农产品的意向,其中一家企业的采购总监说:“我们关注到‘金线计划’的农产品质量管控非常严格,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合作伙伴。”

下午的会谈进展顺利,联盟与两家欧洲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对方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采购不少于五万吨的非洲有机玉米和小米。苏瑶在会谈结束后,立刻给国内的林薇发去消息,让她提前协调物流和仓储,确保后续供货顺利。

然而,就在大会即将进入闭幕环节时,李渊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屏幕上显示着“肯尼亚分部-阿莫斯”的名字,他心里一紧——阿莫斯是肯尼亚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这个时间点来电,大概率是出了紧急情况。

“李总!不好了!”阿莫斯的声音带着颤抖,背景里能听到风雨声,“基地遭遇了强对流天气,大风把二十多亩的蔬菜大棚吹塌了,还有几间员工宿舍的屋顶被掀翻了,幸好员工都及时撤离,没有人员伤亡,但蔬菜损失惨重!”

李渊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立刻走到场馆外的僻静处,沉声道:“阿莫斯,你先冷静,立刻组织人员排查所有设施的受损情况,统计蔬菜的损失量,同时把受伤员工送到附近医院检查,所有费用由联盟承担。另外,加固剩余的大棚,防止二次灾害。”

苏瑶察觉到异常,也跟着走了出来,看到李渊凝重的表情,轻声问:“是不是肯尼亚那边出问题了?”李渊点头,把强对流天气导致大棚坍塌的事告诉了她。苏瑶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国内农业科技企业的电话:“王总,肯尼亚基地遭遇大风灾害,二十多亩大棚坍塌,需要紧急调运一批大棚修复材料,你们仓库里有现货吗?能不能优先安排空运?”

电话那头的王总毫不犹豫地说:“苏总放心,仓库里有足够的修复材料,我现在就联系货运公司,争取明天一早把货发出去,最晚后天就能到肯尼亚。另外,我们派两个技术人员跟着过去,指导当地员工修复大棚,保证不耽误后续种植。”

挂了电话,苏瑶又联系了肯尼亚当地的保险公司——联盟在每个种植基地都投了农业保险,这次灾害属于理赔范围。保险公司承诺会在三天内派人到基地勘察定损,尽快赔付保险金,减轻基地的损失。

李渊看着苏瑶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心里的焦虑稍稍缓解。他知道,面对突发灾害,慌乱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快速反应、多方协调,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时,老张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上面是肯尼亚基地实时传来的照片——倒塌的大棚骨架散落一地,刚成熟的有机生菜被压在塑料膜下,员工们正冒雨清理现场,脸上满是焦急。

“李总,欧洲那两家企业刚才发来消息,询问肯尼亚基地的情况,担心后续供货会受影响,”老张语气担忧,“要不要先和他们解释一下,争取宽限些时间?”李渊沉吟片刻,说:“不用解释,咱们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放心。你立刻联系国内的其他种植基地,统计一下目前的蔬菜库存,看看能不能先调配一部分给欧洲企业,确保首批订单按时交付。另外,让技术部制定一个大棚快速修复方案,争取半个月内让肯尼亚基地恢复生产。”

苏瑶补充道:“我再和非洲的物流合作方沟通,让他们优先运输修复材料和调配的蔬菜,确保物流时效。还有,要安抚好肯尼亚基地员工的情绪,告诉他们联盟会全力支持,让他们有信心渡过难关。”

当天晚上,李渊和苏瑶在酒店房间里召开了紧急线上会议,联盟各企业的负责人都准时参会。李渊详细介绍了肯尼亚基地的受灾情况和目前的应对措施,然后说:“现在是考验咱们联盟凝聚力的时候,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帮助肯尼亚基地渡过难关。农业科技企业负责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持,物流企业负责运输保障,保险企业加快理赔流程,其他企业如果有多余的资源,也可以伸出援手。”

“我们公司愿意捐赠一批新的大棚骨架,明天就安排发货!”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率先表态。

“我们公司可以派农业专家去肯尼亚,指导员工进行灾后补种,尽量减少损失!”另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也积极响应。

“我们物流企业承诺,所有运往肯尼亚的救灾物资和调配蔬菜,都免收运输费!”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坚定地说。

看着屏幕里大家踊跃支持的样子,李渊心里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联盟不仅是一个合作组织,更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在遇到困难时,大家总能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会议结束后,已是深夜。苏瑶靠在沙发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李渊走过去,轻轻为她按摩,轻声说:“辛苦你了,今天忙了一天,都没好好休息。”苏瑶摇摇头,笑着说:“不辛苦,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再累也值得。你看,咱们联盟这么多伙伴支持,肯尼亚基地肯定能很快恢复的。”

这时,苏瑶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李阳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李阳和李悦坐在书桌前,面前放着一张画纸,李阳拿着笔说:“爸爸,妈妈,我们知道肯尼亚基地遇到大风了,我查了资料,知道怎么快速修复大棚,我把方法写下来了,你们发给非洲的叔叔阿姨吧!”李悦举着刚画好的画,画里有坚固的大棚,有绿油油的蔬菜,还有太阳公公在微笑:“妈妈,我画的是肯尼亚基地恢复后的样子,希望叔叔阿姨看到能开心一点!”

苏瑶看着视频里两个孩子认真的模样,眼眶有些湿润。她把视频转发给李渊,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孩子都这么懂事,咱们更要加油,不能让他们失望。”李渊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家人的支持,有联盟伙伴的帮助,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第二天一早,李渊和苏瑶就收到了好消息——国内的大棚修复材料已经装车,正运往机场;调配的蔬菜也从云南、山东的种植基地出发,通过冷链物流运往欧洲;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已经抵达机场,准备飞往肯尼亚。阿莫斯也发来消息,说保险公司的勘察人员已经到达基地,正在进行定损,员工们的情绪也稳定下来,正积极清理受损现场,等待修复材料到来。

上午的大会闭幕式上,李渊再次上台发言。这一次,他不仅分享了“金线计划”的成果,还坦诚地介绍了肯尼亚基地遭遇的灾害以及联盟的应对措施。“有机农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各种挑战,”李渊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金线计划’不仅是一条合作的线,更是一条坚韧的线,它能连接起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力量,共同抵御风险,共创未来。”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之前担心供货的欧洲企业代表,主动走到李渊面前,笑着说:“李总,你们的应对速度和担当让我们非常敬佩,我们相信,和‘金线计划’合作是正确的选择,后续的合作我们会全力支持。”

大会结束后,李渊和苏瑶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准备返回国内。在飞机上,苏瑶看着窗外的云层,轻声说:“等肯尼亚基地恢复后,咱们带阳阳和悦悦去看看吧,让他们亲眼看看,大家是怎么一起克服困难,让农田重新焕发生机的。”李渊握住她的手,点头道:“好,等这件事忙完,咱们就带孩子们去非洲,去看看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肯尼亚种植基地,员工们正冒雨清理倒塌的大棚。阿莫斯拿着李阳写的“大棚修复建议”和李悦画的画,向员工们展示:“大家看,中国的小朋友都在为我们加油,还有联盟的伙伴们也在全力支持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的基地就能恢复原样,甚至比以前更好!”

员工们看着画里充满生机的大棚,听着阿莫斯的话,脸上的焦虑渐渐被坚定取代。一位名叫娜奥米的女员工,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笑着说:“对!我们一定能尽快修复大棚,不能让中国的朋友们失望,也不能让孩子们的期待落空!”

接下来的几天里,联盟的支持源源不断地涌向肯尼亚基地——修复材料按时送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保险理赔款快速到账,调配的蔬菜顺利发往欧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损的大棚开始逐步修复,员工们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大棚结构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抗风能力。

一周后,肯尼亚基地的第一批修复大棚重新投入使用,员工们种下了新的蔬菜种子。站在新搭建的大棚前,阿莫斯给李渊发来视频,视频里,阳光洒在绿油油的菜苗上,员工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总,谢谢您,谢谢联盟的所有伙伴,”阿莫斯的声音充满感激,“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生产。”

李渊看着视频里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的灾害虽然带来了损失,但也让联盟更加团结,让“金线计划”的韧性更加凸显。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大家携手同心,就一定能在非洲的土地上,编织出更宽广、更坚韧的“金线”,让丰收的希望洒满每一寸田野。

而在国内,李阳和李悦收到了阿莫斯寄来的礼物——一串用非洲红豆串成的手链,还有一张肯尼亚小朋友画的画。画里,中国的小朋友和非洲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丰收的农田里,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金黄的作物。李阳拿着手链,兴奋地对苏瑶说:“妈妈,等咱们去非洲的时候,我要把这个手链送给肯尼亚的小朋友,还要和他们一起种蔬菜!”李悦则把画贴在客厅的墙上,笑着说:“这样每天都能看到非洲的小朋友,看到丰收的农田啦!”

苏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正在处理联盟事务的李渊,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金线计划”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在中非人民的心里生根发芽,未来,它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带来希望与丰收。而她和李渊,会一直守护着这颗种子,和所有联盟伙伴一起,让它在非洲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日子一天天过去,肯尼亚基地的蔬菜长势喜人,很快就迎来了新的丰收。当第一批灾后种植的有机蔬菜运往欧洲时,联盟特意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庆祝活动。活动上,李渊通过视频连线,和肯尼亚基地的员工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阿莫斯拿着刚采摘的有机生菜,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和联盟伙伴一起努力的成果,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让我们在灾害后重新收获了希望!”

欧洲的采购商收到蔬菜后,也发来反馈,称赞蔬菜的品质比之前更好。他们表示,愿意和“金线计划合作联盟”长期合作,扩大采购规模,让更多欧洲消费者吃到来自非洲的优质有机农产品。

全球有机农业大会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关注到“金线计划”,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联盟的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二十三家企业,发展到五十多家,涵盖了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领域。

李渊和苏瑶也更加忙碌,他们不仅要协调联盟的日常事务,还要接待来自各国的考察团,分享“金线计划”的经验。但无论多忙,他们都会抽出时间陪伴李阳和李悦,听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看他们画关于非洲的画作。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会一起去郊外的有机农场,体验种植的乐趣。李阳会把从联盟技术人员那里学到的种植知识,用到农场的作物上,李悦则会在农场的角落里,画下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和绿油油的作物。李渊和苏瑶看着孩子们的身影,脸上满是温柔的笑容。

他们知道,“金线计划”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有联盟伙伴的支持,有中非人民的信任,这条“金线”就会一直延伸下去,连接起更多的希望,编织出更多的美好未来。而他们,会一直走在这条路上,用汗水和努力,守护着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让丰收的歌声,在非洲的田野上,在中国的土地上,永远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