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良听到李婉君说得话之后,摆了摆手。
接着,李有良便笑着说道:“孩子,我年纪大了,对这些东西已经没什么兴趣,你大哥他,心思也不在种地上,整天就想着做个小买卖挣点钱,这样吧,等会儿我去村里问问其他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接手。”
李婉君听后连忙说道:“行,堂伯,那就麻烦您了。”
只见李有良说道:“那我现在去村子里问问。”说完就起身离开了屋子。
何家四口则是留在家里跟着李有良的老伴聊天。
就这样,过了没多大会儿,李有良便带着几个农家汉子回到了家里。
李婉君便说道:“堂伯,您回来了。”
李有良对着李婉君开口说道:“嗯,对了孩子,这几位有买地和房子的想法,要不让他们跟你谈谈。”
李婉君听后说道:“堂伯,这地和房子的价钱我都不了解,都是族人,您看着帮我商量一下吧。”
李有良听到李婉君说得之后,心里暗自盘算对李婉君说道:“行啊,孩子,既然大家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那咱们就按照市场价格来计算吧。”
李婉君连忙回应道:“好的,堂伯,一切都听您的安排。”
接着,李有良转身面向他带来的那几个人,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你们也都听到我侄女说的话了吧,咱们可不能让我侄女吃亏啊!我侄女手里地契上的那三十亩地,可都是上等的好地呢!所以,就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来算吧,每亩地三十个大洋,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几个村里人相互看了看,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并没有觉得要价过高,于是纷纷点头应道:“可以,可以,这个价格挺合适的,一点都不高。”
这时,李婉君突然开口对李有良说道:“堂伯,我爹娘墓地所在的那亩地,我就不卖了,直接送给您吧,这样一来,您也能帮忙照看一下我爹娘的墓地。”
李有良听了之后,稍微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回答道:“行啊,孩子,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接着李有良面带微笑,看着眼前的几个村里人,缓声道:“你们几个先别急,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看看你们到底能要多少亩地。”
众人听到李有良说得纷纷点头,然后围坐在一起,交头接耳地商议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几个村里人似乎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齐声说道:“这二十九亩地,我们几个都要了。”
李有良嘴角微扬,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接着问道:“好,既然你们都要了这些地,那你们还要房子不?”
话音刚落,只见其中一人站起身来,急切地说道:“我要,我儿子快娶媳妇了,正需要一套宅子呢。”
李有良看着他,微笑着解释道:“这房子一直有人维护着,虽然占地不到一亩,但市价至少也得一百大洋,不过看在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份上,我就给你们算一百三十块大洋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人听后,心中暗自盘算着,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于是爽快地回答道:“行。”
李有良见状,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就赶紧回去筹钱吧。等你们把钱准备好了,我马上就去请中人过来,给你们把地契和房契分好。”
几个村里人听到李有良说的话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紧接着异口同声地说道:“好的,我们这就回去筹备钱款。”
说罢,众人便各自散去,忙碌着筹集所需的资金。
时间过得很快,没过多久,村里的这几个人就再次聚集到了李有良的家中。
一进门,李有良便迎了上去,对着坐在堂屋中的长者说道:“小叔公,他们都已经到齐了,麻烦您帮忙给婉君这丫头写一下分契文书吧。”
长者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站在一旁的几人,缓声说道:“好的,有良。不过,在写分契文书之前,还是先让他们几个说一下各自想要哪块地吧。”
就这样,在众人纷纷报出自己所挑选的土地之后,长者就不紧不慢地接过李婉君手中的地契,开始认真地书写起分契文书来。
老者的笔触稳健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显得格外清晰和工整,应该是经常办这种事。
当长者完成所有分契文书的书写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个村里人,然后缓缓说道:“好了,你们几个把钱交给婉君丫头吧,一手交钱,一手找我拿分契文书画押。”
听到长者的话,那几个村里人纷纷应道:“好的,谢谢小叔公。”
接着,几个村里人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了相应的钱款,交到了李婉君的手中。
李婉君笑着接过钱,然后将分契文书依次递给那几个村里人,让他们在上面画押,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混乱。
就在这时,李有良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个包裹,里面似乎装着一些东西。
只见李有良走到李婉君面前,打开包裹,露出了里面的三百大洋。
李有良看着李婉君,微笑着说道:“丫头,这是我这些年做主把地租出去后,扣除了修房子的费用剩下的,你收着吧。”
李婉君见状,连忙摆手道:“堂伯,这我不能要啊。”
李有良笑了笑,说道:“行了,孩子,你就收下吧。你在外也不容易,这些钱就当是我这个做堂伯的一点心意,以后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就行了,大家也都挺想你的。”
李婉君见实在推脱不掉,只好把李有良递过来的钱接了过来。
只见李婉君嘴里说道:“那行吧,堂伯,那我就不客气了,先收下了。”
李有良见李婉君同意收下,脸上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只见李有良连忙说道:“这就对了嘛,都是自家人,别那么见外。”
待将房子和地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李婉君转身面向那位长者,笑着说道:“小太叔公,今天真是太谢谢您啦!还让您跑一趟,这样吧,我让孩子去买点东西,您中午就留在我有良堂伯家吃个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