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中,太阳已经西斜,夜幕逐渐降临。
参与夜袭的队员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精神抖擞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任务。
后勤人员早已将丰盛的饭菜准备好,热气腾腾地摆在桌上。
队员们洗漱完毕后,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边吃边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快。
用过晚餐,队员们统一领取了各自的装备,这些装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准备的,确保在夜袭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踏上了征途。
黄伦来到了距离元军营地大约 5 公里的地方,这里是一个相对隐蔽的位置。
他运用空间法术,将队员们从空间中释放出来。
按照预先的分工,袭营的队员们迅速分成了 5 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
他们彼此默契配合,互相掩护着向元军大营摸去。夜色如墨,队员们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后面,负责接应的20名队员,也跟了上去。按照先前孞的计划,在外围布防,负责接应。
黄伦也施展隐身术,悄悄地跟随着袭营的队伍。
这样,他不仅可以确保队员们的安全,还能观察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的表现,看看他们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
袭营的 5 组人马,像训练有素的猎手一样,灵活地穿梭在草丛和树林之间。
他们交替掩护,行动敏捷而迅速,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
途中,他们发现了3处暗哨,不动声色的给解决了。
当行至元军军营一公里处左右时,出现了不少明哨,大约200米左右,就有一处。
伴随着明哨的出现,暗哨也随之增多。
袭营的5组人员,配合默契,先解决了2处暗哨,几乎同时,又解决了3处明哨,打开了一个缺口。
前锋和后卫两组人员,分别左右两边,负责警戒。
负责偷袭的3组主攻人员,悄悄的向营房摸去。他们越过壕沟,避开陷阱,进了营房区域。
按照计划,他们先放火,制造混乱,趁混乱之际,引导并制造误会,让元军互相残杀。
再寻找机会,趁乱消灭一部分敌人,并安全撤退。
他们有黄伦提供的上好引火材料和助燃材料,想要放火,还是比较容易的。
3组人员,不出一分钟,便点燃了十几处营房,并迅速找到撤退处的附近,隐藏起来。
这时,负责接应的左边位置,是刘子俊的堂弟刘子云和另一个叫肖明的人。
他们发现,约五十米处,突然有一队巡夜的元军土兵,一共十人,正向他们的方向走来。
此时,点火的3组人员,还没撤出元军的营房,一旦被巡逻的元军发现并堵住,就会遭到前后夹击,情况不容乐观。
刘子云和肖明,比划了一下手势,做出了前后包抄元军巡逻队的决定。
由肖明在前方,弄出一点声响,吸引巡逻队的注意力。而刘子云,绕到后方,趁机用手掩住最后一名元军的嘴,将其脖子一扭,就解决了一个。
接着,又如法炮制,解决了第二个。此时,前方的土兵,感觉有些不对劲,扭头看了一眼,就被刘子云的手弩,一箭毙命,倒地不起。
就在巡逻队伍察觉到身后传来异常声响,并急忙转身查看之际,前方的肖明毫不犹豫地举起手弩,迅速连射两箭。
只听“嗖、嗖”两声,箭矢如闪电般疾驰而出,准确无误地命中了两名敌人,瞬间将他们放倒在地。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支原本警觉的巡逻队伍顿时陷入恐慌,他们惊慌失措地环顾四周,试图找出袭击者的踪迹,但却一无所获。
就在此时,其中一名队员突然从怀中摸出一支信号箭,显然是打算发出警报。
然而,他的动作却被一旁的刘子云敏锐地捕捉到。
只见他眼疾手快,如鬼魅般迅速出手,手弩再次发出致命一击,准确地射中了那名队员,信号箭还未射出便已命赴黄泉了。
而剩下的四名队员眼见同伴接连倒下,惊恐万分,正欲高声呼救。
然而,他们的声音尚未出口,刘子云和肖明两人便如同鬼魅一般突然现身,手弩齐发,瞬间将这四人也射杀当场。
与此同时,元军军营中的火势已经熊熊燃起,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空。
而放火的三组袭营人员则趁着混乱,迅速用手弩射杀了十几名从着火的营帐中惊慌失措地逃窜出来的元军。
完成任务后,这三组人员毫不恋战,迅速撤离军营。
在两组接应人员的紧密配合下,他们交替掩护,有条不紊地向后方撤退,很快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而后方,负责警戒的二十名队员,负责殿后,交替掩护着,也开始撤退!
当他们撤退约500步时,一名走在最后面,叫文富海的队员,发现了不远处的后面,有一队尾巴,跟了上来,相距在1500步远的距离,约有三四十人。
他马上把这一消息,传给了队友们。
负责掩护这支小队伍的,是一个名叫刘东汉的彪形大汉。
他身材高大威猛,犹如一座铁塔一般矗立在那里。原本,他是宋军的一名校尉,跟随文天祥一同对抗元军。
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捕。被关进监狱后,刘东汉遭受了元军惨无人道的折磨。
那些元军对他百般虐待,用尽各种残忍手段,试图从他口中套取宋军的情报。
但刘东汉始终坚贞不屈,宁死也不肯透露半句。在那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中,他饱尝了痛苦和折磨,对元军的仇恨也与日俱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
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刘东汉又怎能轻易放过呢?他双眼闪烁着复仇的火焰,毫不犹豫地发出了命令。
只见他迅速而果断地指挥着队伍,巧妙地布置好了一个小型的埋伏阵。
这个埋伏阵虽然规模不大,但却隐藏得极为精妙,宛如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等待着元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