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时空的超级旅行 > 第317章 迁都(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赵昺终于抵达良田镇时,他那颗一直慌乱的心,终于稍稍平息了下来。经过一天的奔波,他感到十分疲惫,于是用过晚膳之后,便早早地歇息了。

然而,尽管身体已经休息,赵昺的内心却并未完全平静。

夜里,他两次从噩梦中惊醒,梦中的场景让他感到恐惧和不安。

无法再次入睡的他,只得叫人去喊来文富清,让他守在自己的床边。有了文富清的陪伴,赵昺的心情才逐渐安定下来,最终安心地睡去。

第二天清晨,赵昺醒来时。众人发现,他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活蹦乱跳,而是变得沉默寡言、安静异常。

尤其是对文富清的依赖,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要文富清离开他一会儿,他就会感到心神不宁,仿佛失去了依靠一般。

而当文富清回到他身旁时,他又会立刻恢复平静,气闲神定。

面对赵昺的这种变化,文天祥也感到十分无奈。他明白赵昺经历了太多的惊吓和变故,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为了确保赵昺的安全和情绪稳定,文天祥决定安排文富清贴身保护幼帝。

好在到达桂阳郡之后,赵昺便登上了船,开始走水路前往新都。

在船上,赵昺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他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不安。

面对即将到来新的环境和新生活,他似乎有了一丝新的期待。

他端坐船上,看山看水看风景,时间一晃而过。

……

经过十一天的航程,赵昺等人的船队,终于进入了洞庭湖水域。

此时的雾还未散尽,湘江下游的水面上便浮着一层薄纱。浩浩荡荡的官船连成的船队正缓缓东行,船尾的橹声搅碎晨雾,在水面漾开一圈圈淡白的涟漪。

最前的主船船头,老舵手张翁正眯眼望向前方。

而身后的第九艘官船的甲板上,站立着一位身姿卓然的少年,眺望着远方。

船身忽然轻轻一震,不是触礁的沉滞,而是水流骤然变得开阔后的轻晃。张翁猛地直起身,扯着嗓子朝后舱喊:\"收半帆!洞庭水急,莫让风掀了篷!\"

话音未落,一阵风从东南面扑来,瞬间吹散了残余的雾。

少年这才看清眼前的景象:原本身侧可见的两岸早已退成模糊的青影,远处水天相接处,灰蓝的云絮低低压在水面上,分不清哪是云哪是水。

江面上的浪头也变了性子,不再是湘江里温顺的小丘,而是化作连绵的浅坡,推着船身轻轻起伏,船板与水相接的地方,泛起细碎的白浪,像撒了一把碎银。

而后的船队,水手们在船上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操作着船帆,纷纷降下了半帆。

一时间,船上充满了各种声音。水手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的在呼喊着同伴,有的在指挥着降下帆的动作,还有的在提醒其他人注意安全。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

与此同时,湖面拍打船舱的水声也不绝于耳。湖水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在为水手们的忙碌伴奏。

湖面上空,飞鸟的鸣叫声也不时传来。它们在空中盘旋,时而高飞,时而俯冲,似乎在为这热闹的场景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少年站在船头,凝视着眼前的一切。他被这壮观的景象所吸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原本的忧虑和烦恼似乎都被这热闹的场景所驱散。

少年转头看向身旁的文富清,问道:“文爱卿,我们还有几日,可到新都武汉?”

文富清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还需三日,便可抵达新都!”

少年听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兴奋地说道:“很好,朕很期待,新都一定很美!”

这位少年正是幼帝赵昺,他对新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说完之后,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新都的美丽景色。

……

三日后,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新都武汉的临江码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宽阔的江面上,一艘艘迁都官船如长龙般缓缓驶来,船头的旗帜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这些官船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它们先后抵达码头,停靠在岸边,浩浩荡荡地在江面上铺开,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

与此同时,陆地上的码头附近也呈现出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队列整齐,如钢铁长城般屹立在码头周围。这些士兵们神情严肃,戒备森严,确保着码头的安全。

新都的大小官员和各级将领们也纷纷齐聚码头,他们身着官服,仪表堂堂,阵容庞大。

这些官员们有的站在岸边,有的在码头附近的道路上等待,每个人都显得庄重而肃穆,为迎接陛下和皇亲国戚及朝廷重臣们的到来,准备了最为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众多官船中,最先靠岸的是陛下的亲卫部队——“五洋军”。这支军队是皇帝的直属卫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五洋军”的士兵们迅速上岸,动作利落,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上岸后,立即接手了靠近码头最里面的防卫工作,将码头的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固。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待陛下莅临。新都军方的代表刘子元和黄有为等人,率领着一群官员和将领,身着整齐的军装,神情肃穆而庄重,面带微笑地站在码头前,排列成一个庞大而壮观的阵仗。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广阔的广场,广场上彩旗飘扬,鲜花簇拥,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热烈的氛围。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挺拔的身姿和坚毅的面容,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新都军方的威武和雄壮。

突然间,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响彻云霄,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这是欢迎陛下到来的信号,也是新都军方对陛下的最高敬意。

随着军号声的响起,赵昺在一众朝廷重臣和皇亲贵族们的簇拥下,缓缓地从船舷旁的梯子上走了下来。

他的步伐稳健而庄重,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大宋的未来和希望。

当赵昺的双脚踏上码头的土地时,军号声骤然停止,整个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在这短暂的静谧中,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昺身上,他的出现仿佛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无尽的荣耀和光辉。

紧接着,在黄有为的引领下,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广场:“新都武汉,全体军民恭迎皇帝陛下迁居风水宝地,佑我大宋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永享太平!”

这呼喊声如同一股洪流,汹涌澎湃,震撼人心。它不仅表达了新都军民对赵昺的热烈欢迎,更传递出他们对大宋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