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小巷人家:八岁学霸,全民爱戴 > 汪小姐是个好姑娘?不,她是好搭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汪小姐是个好姑娘?不,她是好搭档

林栋博和李彤彤的订婚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亲友圈里漾开层层涟漪。

爷叔特意在南京路的老字号菜馆订了包间,说是要正式认认这门亲。

阿宝提着两盒进口巧克力,进门就嚷嚷。

“彤彤姐,你可得管管栋博,他现在眼里只有电路图,上次我跟他说外贸单子,他盯着我领口说‘这电容容量不够’。”

李彤彤被逗得笑出梨涡,悄悄拽了拽林栋博的袖子。

他正拿着菜单研究,闻言抬头挠挠头。

“抱歉抱歉,昨天调试射频模块到半夜,看什么都像元件。”

爷叔敲了敲桌子。

“年轻人搞事业是好事,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彤彤啊,这小子一根筋,以后家里事还得你多担待。”

“爷叔放心,栋博做的是正经事,我支持他。再说,他看图纸的时候最帅了。”

林栋博耳根一热,伸手握住她放在桌下的手。

汪小姐坐在对面,低头抿了口茶,嘴角噙着得体的笑,手里的钢笔在记事本上写着什么,仔细看才发现是 “下周深圳元件到货,需核对频率参数”。

宴席过半,爷叔把林栋博拉到走廊。

“GSm 系统的测试资金,我托朋友找了家信托公司,他们愿意投三百万,但要求占技术分成。”

他从口袋里掏出份文件。

“你自己掂量,这钱要不要拿。”

林栋博快速扫过条款,眉头皱了起来。

“分成比例太高,而且他们要派技术顾问,这会干涉研发。”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中科院那边催得紧,说国外的系统已经在香港试商用了,咱们不能落后。”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林栋博把文件递回去。

“上周日本的电子展,有家企业想代理我们的手机技术,愿意预付五百万定金,我没答应 —— 核心技术得握在自己手里。”

爷叔眼睛一亮。

“你这小子,倒比我想得周全。”

回到包间时,正赶上阿宝给李彤彤看外贸样品。

“这是刚到的索尼随身听,彤彤姐你设计手机外观时,能不能参考这个弧度?握着舒服。”

李彤彤翻来覆去看着随身听,忽然眼睛一亮。

“我有个想法!手机背面做弧形,嵌一块防滑橡胶。”

林栋博凑过去。

“弧度会影响内部布局,电池容量可能要缩减。”

“那就在侧面加个凹槽,方便握持。”

她拿起笔在餐巾纸上画起来。

“按键做成凸面的,盲按也不容易错。”

汪小姐提出建议。

“林总之前说要做防尘设计,我查了资料,诺基亚的新机用了橡胶密封圈,咱们可以试试。”

林栋博看着纸上的草图,又看看李彤彤亮晶晶的眼睛,忽然觉得那些枯燥的参数都活了过来。

原来技术不只是冰冷的图纸,还能藏着这样细腻的心思。

初秋的上海已有凉意,中科院的实验室里却热得像蒸笼。

林栋博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眉头拧成了疙瘩 ——GSm 信号总在特定频段出现杂波,试了十几种滤波器都没用。

“会不会是基站选址的问题?”

汪小姐抱着一摞测试报告进来,额角还带着汗。

“我对比了三个月的数据,发现每次杂波增强,都跟附近无线电厂的信号发射时间重合。”

林栋博猛地拍了下桌子。

“我怎么没想到!那家厂用的还是老式模拟信号,频率正好跟我们的重叠了。”

他抓起大哥大就往外跑。

“彤彤在设计院,他们楼顶上有闲置的天线,去那儿测试!”

李彤彤正在画手机外壳的三维图,被突然闯进来的林栋博拽着就往外跑。

“慢点慢点,图纸还没保存!”

她笑着挣开手,把软盘塞进包里。

“到底什么事这么急?”

“测试信号,你的设计院能救大命!”

设计院楼顶的风很大,林栋博麻利地接好设备,汪小姐举着天线来回调整角度。

李彤彤抱着文件夹站在一旁,看着他蹲在地上调试仪器,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发梢沾着的焊锡灰都闪着金光。

“有了!”

林栋博突然喊起来,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得平稳流畅,像一条安静流淌的河。

“彤彤,你看!”

他把她拉到仪器前。

“这就是咱们自己的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清晰十倍!”

李彤彤不懂技术,却看懂了他眼里的光。

那光芒比楼外的晚霞更亮,比实验室的灯光更暖。

汪小姐悄悄按下相机快门,把这一幕定格在胶片上。

她想,或许这样就够了 —— 看着他为热爱的事业发光,看着他身边有合适的人,也是一种圆满。

深秋的深圳依旧闷热,华强北的电子市场里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

林栋博盯着生产线上的手机主板,眉头紧锁。

“焊点还是不达标,这样组装会短路。”

工厂老板擦着汗。

“林总,这已经是珠三角最好的焊工了,你的设计太精密,手工焊确实难。”

“必须用波峰焊。”

林栋博指着图纸。

“我联系了香港的设备商,明天机器就能到,让工人连夜培训。”

深夜的车间里,机器的嗡鸣此起彼伏。

汪小姐拿着质检报告,忽然轻轻咳嗽起来。

林栋博抬头看见她脸色发白,从包里翻出感冒药。

“你先回去休息,这里有我。”

“没事,样品明天就要送回上海测试,我得盯着。对了,彤彤姐设计的外壳样品到了,我放在你包里了。”

林栋博摸出那个白色塑料外壳,弧度圆润,侧面果然有个浅浅的凹槽。他想象着李彤彤趴在桌上画图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汪小姐,谢谢你。”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林总说笑了,这是我的工作。”

“不只是工作。”

林栋博看着生产线尽头堆起的主板。

“从广州跑货源到现在,没有你,很多事做不成。”

汪小姐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

“能跟着林总做事,我很荣幸。”

她合上笔记本。

“我去看看波峰焊设备,您也早点休息。”

看着她消失在车间拐角的背影,林栋博握紧了手里的手机外壳。

有些感激说不出口,有些情意只能藏心底,就像这主板上的线路,各自分明,却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

1988 年初春,上海的街头飘着细雨。

林栋博站在东方明珠的施工工地上,手里攥着测试成功的报告 ——GSm 系统在市区三个基站实现无缝漫游,通话质量远超模拟信号。

李彤彤撑着伞跑过来,手里捧着个丝绒盒子。

“你看!”

打开的瞬间,银色的手机在雨雾里闪着光,背面的弧形外壳贴合手掌,按键上的凸起像颗颗小珍珠。

“样品机!”

林栋博接过手机,指尖抚过 “上海制造” 的刻字,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爷叔说,这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手机。”

李彤彤踮起脚,替他擦去脸上的雨珠。

他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绿色的信号条。“这是咱们自己的标准,以后不用看别人脸色。”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阿宝探出头喊。

“栋博!爷叔在厂里等着呢,第一批量产机下线了!”

林栋博拉着李彤彤往车边跑,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却挡不住眼里的光。

他忽然停下脚步,拿起大哥大拨通了汪小姐的电话。

“样品测试通过了,你设计的防尘圈很管用,淋雨都没进水。”

“恭喜林总。”

汪小姐的声音带着笑意。

“我这边在整理专利文件,下周就能提交。”

“等忙完这阵,给你放个长假。”

林栋博看着身边蹦蹦跳跳的李彤彤。

“带你去杭州玩,就当是…… 谢谢你。”

听筒里沉默了几秒,传来轻轻的笑。

“好啊,到时候我可要尝尝西湖醋鱼。”

挂了电话,李彤彤挽住他的胳膊。

“汪小姐是个好姑娘。”

“嗯,是个好搭档。”

林栋博握紧她的手。

“咱们也该筹备婚礼了,我想在厂里办,让所有工人都来喝喜酒。”

汽车驶出厂区时,林栋博回头望了一眼。

车间的灯还亮着,汪小姐的身影映在玻璃窗上,正低头写着什么。

他知道,那里藏着许多没说出口的话,就像这手机里的信号,看不见,却真实存在过。

但此刻,他更想握紧身边的手,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