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仓的羁绊 一
要说不说张燕这个人虽然有些膨胀了,但并不是无脑之人,黑山军这一路的攻掠更是别有深意,去年张角的黄巾起义,就是兴起于巨鹿郡,壮大于邺城。
张燕把最后的一战放在邺城,就是想进一步彰显黑山军黄巾一脉的属性,并且邺城虽然去年也被黄巾占领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张角当时并没有为难邺城里的世家大族,张角带大军离开后不久,邺城很快就被当时魏郡太守厉温带兵收复了。
张燕这次也没有想要占领邺城,还是和瘿陶一样,打下来后,收刮一波,然后就撤退跑路了,不过魏郡这里要比巨鹿郡难度大不少,厉温虽然因为去年的平叛有功,已经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其还兼任着魏郡太守一职,黑山军已经在巨鹿郡闹腾了几个月了,魏郡这边怎么可能没有所防备。
戏志才这个给张燕出的第一条计策是分兵之策,分出几路兵马去攻击? 馆陶、内黄、清渊、武安、繁阳等城县,毕竟整个魏郡的守军主要集中在邺城,结果和戏志才想的一样,魏郡这边真如所想的一样分兵到了各城县,帮忙防御,不过邺城依然留有七八千守军,算上城中众多世家的私兵,邺城仍然还有将近一万五千多兵马。
紧接着戏志才就又用了一招引蛇出洞,戏志才和张燕两人不约而同的把目标都放在了邺城甄家的身上,抢掠甄家的商队,来勾引出邺城的守军。张燕看上甄家,那时因为甄家是冀州有名商贾,还是皇商,那是有钱的狠,戏志才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冀州甄家可以算是曹刘的敌人。
为什么攻击甄家的商队,邺城的官军会被钓出来?那是因为如今的甄家可是很有背景的,有着袁家和蹇家撑腰,相当于半官商,今年不但依然做着粮食的生意,还负责起了官府所征收粮食的运送工作,至于里面的猫腻,就不得而知了。
原本甄家在冀州的口碑非常不错,哪怕去年黄巾乱起,也几乎没有人伤害甄家的商队,毕竟张氏主持甄家的时候,不但会让利于民,每逢灾祸还施粥救人,要是劫掠这样的商家,会被百姓戳脊梁骨的,在这个时代,哪怕是盗匪,也都还遵循着一些道义。
不过自从甄坚继承家主之位以后,这一切都改变了,甄家如今赚到的钱,可是要分成三份的,甄坚拿到的还是最少的那份,于是之前的张氏的那些善行义举,全都被甄坚废弃了,直接开启了奸商模式,什么大斗进小斗出,这都是最常规的操作,手下的佃农和雇工更是压榨到极点。
从来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甄坚这一番操作,致使甄家之前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付诸东流,所以劫掠甄家商队,在张燕看来那是伸张正义,才对得起黑山军义军的名头。
这一日在探查到了甄家商队的行踪后,派孙经带领了两千人马前去的劫掠,周仓带领五千人马跟在后面埋伏,甄家的这支商队人数很多,不但有千余人私兵护卫,还有近百人的官军随行。
戏志才特意叮嘱了孙经,不要一下子就把甄家商队拿下,要装作双方势均力敌的样子,这样就能引出邺城的部分守军来救援,到时候周仓再杀出来,两人合并一处将官军消灭后,再伪装成甄家商队逃回邺城,到时候诱开城门,张燕再带领大军一举拿下邺城。
邺城东北方向二十多里处的官道上,一支前后三十多辆马车组成的队伍正行驶在其间,车队的最前方有着一小队官兵开道,每辆马车上都堆满了麻袋,马车上插着甄家商队的旗帜。
马车的两旁都跟随着私兵打扮的护卫,为首马车后面的麻袋堆上还有一人翘着二郎腿倚靠着麻袋半躺在那里,此人身穿青绿色衣袍,下摆随意的掖在腰间,嘴上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手里还捧着一本纸质的书卷,书的封面上写着“麟经”二字。
马车虽然要比骑马来得平稳一些,但这时候的马车可是没有减震的,所谓的官道也不过是稍微平坦一些的土路,车上之人半躺着的身形,以及手中书卷,都随着马车晃动着,不知道是不是看累了的缘故,男子手上的书卷慢慢的盖到了脸上,人也完全放松的躺倒在了麻袋堆上。
这秋日里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确实比较适合睡觉,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两边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男子拿下了盖在脸上的书卷,懒洋洋的坐起了身子,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气后,微眯着眼睛,扭头看向了车队的前方。
此时的车队前出现了一大队人马,所有人都头戴黄巾,正是孙经所率领的黑山军,车队前方的那队官兵如临大敌,纷纷抽出了随身刀剑,孙经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向前摆了摆手,身旁的兵士直接向官兵冲了过去,后面的兵士更是分开两队从左右向整个车队围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