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熹还当场作诗:“葱汤麦饭正合适,葱能补身麦充饥。

别说这饭菜淡而无味,前方村子里还有没开火做饭的人家呢。” 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对这份简朴菜肴的喜爱。

其实,葱最早是从龙国传出去的,16世纪才漂洋过海到了欧洲。

在此之前,欧洲人只能吃洋葱,不像我们有这些细香葱。

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龙国已经有了各种类型的葱,比如羊角葱、改良葱、水沟葱、青葱、小葱、老葱等等。

北方人最爱种普通的大葱,例如章丘大葱,它的高度可以达到1.3米左右,葱白就有大概1米,最重能达到1.5公斤,因此被誉为“葱中之王”。

南方则以分葱、楼葱等着称。

对于葱的不同种类和用途,《本草图经》里面也有记录:“葱有很多种,入药通常用山葱、杨葱,烹饪食物多使用冻葱、汉葱。

还有一种楼葱,是属于冬葱的一种,江南人管它叫龙角葱,因为它的叶子有八个角。”

《本草纲目》也说到了这点:“冬葱又叫慈葱或者太官葱,这种葱茎很柔软细腻而且香味浓郁,即便在冬季也能生长得很好。

汉葱还有一个名字叫木葱,因为它的茎比较粗硬。”

着名作家老舍在《到了泉城》里这么赞美:“不关注花花草草,单是看着那白嫩嫩的葱白,就能感受到葱的独特魅力……据说,这里的葱白长度至少有一米。”

“最美妙的就是那种晶莹剔透、含着水分、纯净细腻的白色了,这样的颜色仿佛只有看过古代希腊女神雕像才能体会到它的美,既鲜亮又带着生命之感。”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尝一颗看看吧。”

……

关于大葱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也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江木看了些相关资料。

第二天来到办公室后,让秘书去仓库取一些大葱种子过来。

“这是您要的大葱种子,董事长。” 秘书拿来了一袋种子说道。

“嗯,你先下去吧。” 江木对秘书说完,便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他开始给大葱设定属性。

第一个属性是加速生长。

作为一种全年都能种植的蔬菜,大葱可以在春夏秋不同季节栽植,通常需要四个月的成长时间,快一点也需要三个月。

但江木不想等那么久,于是给了大葱快速生长的能力,让它七天内就能从种子长成完全成熟的植株。

接着选择了抗病性这个属性。

农作物经常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即使生长迅速,一场疾病或虫害也可能让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于是江木毫不犹豫地加了个超强免疫属性,这样任何常见的害虫或者病菌都奈何不了这些特别的大葱。

第三个属性有关味道。

作为常用的调味料,大葱的味道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评价。

江木仔细挑选了很多选项,最终决定赋予它们更加浓郁鲜美的风味,既有辛辣刺激又能带出丝丝甜意,无论是用来炒菜、炖汤还是做凉拌菜都非常合适。

第四个属性是加强药效。

传统上认为大葱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比如发汗散寒等功效。

江木希望这次创造的大葱不仅好吃还能治病,经过考虑,他为大葱增加了提高免疫力以及消炎解毒的效果。

食用这种新型大葱能够增强人们的抵抗力,同时减少身体里的炎症。

最后一个属性涉及环境适应能力。

虽然目前条件很好,但是大规模推广种植时必须要考虑到自然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

为了确保无论是在干旱的沙漠边缘、寒冷的高原还是潮湿的热带雨林都能良好生长,江木选定了广泛适应力这一特性。

选定这五个属性之后,江木满心期待地拨通了集团试验田负责人林奇的电话。

“林奇,请马上到我办公室来。”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稳重有力。

没过多久,林奇匆匆赶到,“有什么事吗?董事长。”

指着桌子上的袋子,江木吩咐道:“这里有些特殊的大葱种子,拿去试验田按照‘七一三’标准流程严格培育吧,细节上一定要注意,不能马虎。”

接过那袋不起眼的种子,尽管心中疑惑重重,林奇还是点头答应了:“好的,我知道了,这就去安排。”

随后林奇带领着一队工人来到试验田开始了忙碌。

工人们看到手里这袋普通的种子,不禁议论纷纷。

“就这么点东西,董事长居然这么在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没错,说不定只是普通的种子,还搞得神秘兮兮的。”

面对这些疑问,林奇皱起眉头,“都别再说了,按照指示去做就好,先把土地整理干净。”

于是工人们操作起大型机械翻土工具,将原本埋藏在底下的土壤充分暴晒于阳光下,进行消毒处理。

接下来,他们手执锄具认真细致地敲碎结块泥土,再反复耙平,确保地面平整无杂草。

施肥料的时候,则选用了企业自研的优质有机材料,其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有益微生物群落,不仅能为作物供给充足的养料,还可以改善耕作层结构,促进根系发育与水分保持功能。

工人们按照精确比例均匀撒下了肥料,并再次翻松土地使其混合得更加彻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是播种阶段了。

每个人手里拿着专门的工具,轻轻地把大葱种子撒进土里,彼此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好让这些种子能茁壮成长。

种完之后,又小心翼翼地在上面铺了一层细土来保护种子。

头一天,只见地被整理得整整齐齐,而那些种子却安静得很,工人们对这种植方式还是有些质疑,觉得这和以前种大葱没啥两样。

第二天,种子开始有点儿膨胀了,显露出想要冲破泥土的征兆,工人们虽然看到了变化,但依旧不太相信它们会有什么特殊之处。

第三天,绿油油的小尖儿争先恐后地从土里钻了出来,露在外面,这让工人们有些惊讶,毕竟平时的大葱发芽可没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