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旧手机——破手机——”
一大早上,西阳村的大街小巷上回荡起了一道悠长的吆喝声。每当声音经过,都有人走出门、推开窗探头去看。
声源来自一辆小三轮,它晃晃悠悠地驶过每家每户,车匣里放着成堆的不锈钢脸盆,车匣挡板上别着一个电喇叭,里面有个中年秃顶大叔音不断循环着这声吆喝。
被这吆喝声吸引而来的街坊邻居再仔细一看,发现开车的竟然是一个与吆喝声完全不同的小女生,在她身后的车匣还坐着一个同样年轻的男生。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这捣乱呢?”
“哪是捣乱,是真能收手机。”
街边,一个卷发大妈和一个短发大妈坐在屋门口嗑瓜子,小三轮刚刚经过她俩,两人就闲聊了起来。
“骗子吧?他们收手机做什么?”卷发大妈打探着远去的三轮车。
“听我儿子说,好像是拿手机去拆,把里面的高科技芯片拆出来卖钱。”短发大妈凑近了说。
“哦呦,那不就是骗子吗!”卷发大妈立马提高了声调。
“唉,不能这么说。人家能拆手机卖钱是人家的本身,不像我们,什么都不懂,只会打打电话。”短发大妈摆摆手道。
“你这么说你怎么不去换?”卷发大妈吐了口瓜子不屑道。
“我换过了呀!刚好我有个坏掉的手机,开嘛开不了机,放着都要生锈了,我就直接拿去换了!”
“什么时候去换的呀你!”卷发大妈惊诧道。
“就昨天,昨天他们也来了,你应该是买菜去了。”
“哦呦,你换什么东西了呀?”
“脸盆,看到他们车上的东西了吗,不锈钢的,还挺好用的。你不是也有个坏掉的手机吗,拿去换掉好嘞。”短发大妈劝道。
卷发大妈眼睛往三轮车的方向瞟了瞟:“算了,一个脸盆值多少钱,手机我还是自己留着好了,这要是真的这么值钱肯定还会有其他人收的呀,他们抢着要肯定给的更多,你呀,真是笨嘞,一个脸盆就换走了一个手机。”
“那你聪明得很了。”短发大妈起身闷闷离开。
“诶,我是在教你嘞!怎么受气了?”卷发大妈朝她的背影吼了一句,不过短发大妈就像没听到一样径直走进了自家屋子里。
“真是......”卷发大妈嫌弃地摇了摇头,随后又将目光转向了三轮车的方向。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辆小三轮竟然停了下来,有个老大爷拄着拐杖正在车前立着。
他将手上了一个破旧手机递了过去,转手就从车上的年轻人手上拿到了崭新的不锈钢脸盆。
老大爷还拿盆往车上敲了敲,再拿起来举到头顶观察了一下,确定没有什么坑坑洼洼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做生意有的时候就是有一就有二,有人光顾就会吸引其他人来,更何况刚刚老大爷敲脸盆的举动落到大家眼里,大家心里都浮现出了“这个脸盆很实用”的念头。
慢慢地,靠近小三轮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连卷发大妈都在暗自嘀咕:“真有这么好用?我要不要去换一个?”
另一边。
程吏的身边已经挤满了人。
“小伙子,摔烂的你们收不收?”
“收,都收,叔叔,只要是手机我们都收。”
“诶!那我手机屏幕还是好的!你怎么都给一个盆啊!”
“我没仔细看阿姨,我多给你一把菜刀!”
“这还差不多,诶,你们车上放的那个电饭煲也是换的吗?”
“是换的!”程吏热情地说。
这一说让周围人都不由把注意力放到电饭煲上。
在菜刀和不锈钢脸盆的衬托下,这玩意的价值恰如稀世珍宝。
在江湖骗术中,都需要一个“稀世珍宝”来当做钩,眼下见有人咬钩,程吏自然热情。
“这也是拿手机换的吗?”
“这不是,我有一个大伯他喜欢收集伞,越是红色的他越喜欢,各位叔叔阿姨家里要是有红伞的话,可以拿来换这个电饭煲。”
此话一出,便激起了人群的叫喊。
“我有我有,我这就回去拿。”
“你这就一个电饭煲啊!”
程吏笑笑敷衍过去。
有腿快的甚至已经拿出了家里的旧伞。
“叔叔,折叠伞不行。”
“你也没说啊!”
“阿姨,你这伞太旧了。”
“人收藏就喜欢收藏旧的,新的自己直接买不就行了。你拿过去给你大伯看一眼就知道了!”
“不行叔叔,你这个还不够红......”
“不行......”
......
就这样忙活几个小时,程吏最终拿电饭煲换了一个接近他印象中的那把红伞。
虽然拿这把伞并没有任何作用,但至少能向街坊邻居们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对于这种小村子,你这种外来人做了什么新鲜事,第二天村口的大爷大妈们就知道个大半了。为保住口碑,程吏都会先用尽一切理由敷衍所有人,等到快走时再把饵给放出去。
毕竟,他们还有一整个村子要走,不能提前透支掉自己的信誉。
回到旅馆,两人提着满满一袋手机上楼。
乐钦钦帮忙提到了程吏的房间。
程吏看了看角落堆满的手机,无奈道:“这些到时候怎么办?”
丢掉有点不道德了。
乐钦钦毫不在乎地说道:“卖给林棠就好了。”
“他要这个干嘛?”程吏疑惑道。
乐钦钦奇怪地看着程吏:“你们不是好朋友吗,你不知道他家是做制造业的吗?”
制造业原来是指这个意思吗?
程吏当然知道林家是做制造业的,但他没有深问过,在他贫瘠的想象力里,一直以为林棠家是砍树做家具的那种。
原来是这种高新技术的制造业。
“林家是谜海最大的供应商,这些手机他们家肯定要。”乐钦钦说道。
“行吧。”程吏叹了口气。
解决了手机的问题,案子的问题却是一点进展没有。
这几周他和乐钦钦都在用这种收旧手机换不锈钢脸盆的方式侧面打听红伞的线索,可时至今日依然一无所获。
难道是计划本身有问题?
程吏觉得这个计划挺好的,是自己和钦钦一起头脑风暴一个下午想出来的。
以前的调查方法只适合于针对零散的个人,如果用在整个村子,毫无疑问秘密会不胫而走,且两人会被当成可疑人员被执行者察觉。
而现在的这种方法虽然形式上很显眼,但却是一个合乎情理的行为,执行者也不会专门来调查一个回收旧手机。
唯一尴尬的是第一个礼拜的时候遇到了冯警察,好在程吏提前准备过这种特殊情况的应对,用一边赚钱、一边找寻失物的理由解释了过去。
程吏甚至反客为主问过冯警察那个红伞女生的身份信息。
只可惜对方也说不出来,就仿佛那个女生就没在这个村子生活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