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一听名单上的人都不行,急得直冒火,陆云棠婚事一再耽搁,其实是因为陆家的名声,陆家这一两年风评太差,不再高门氏族的婚配名单里。陆璟当上了摄政王,情况稍微好了一些,她也没想到想要来和陆云棠定亲的男子中,人品竟这么差。
张氏急得上火,嗓子都疼了,苏轻宛宽慰说,“母亲,这些氏族也并非有意诓骗,他们打心眼觉得男子有妾室通房,不算大事。流连烟花之地,也就落一个风流的名声,成婚后能浪子回头。又或是他们觉得自家子弟都是好的,您别为了这事着急,三妹妹性子好,端庄娴静,并不愁嫁。”
“小五,你和年轻贵女们玩得好,消息也灵通些,棠儿的婚事,你帮她留意一下。”
苏轻宛想要婉拒,又说不出口,她嫁到陆家来,说实话只带来了风波和流言蜚语,也坏了陆家人的名声,这事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可从她复仇,这事就不受控制,陆云棠也算是因这事受牵连,她也有些愧疚。
她不想管,是因为婚事是一辈子的事,当时出手帮陆云姝,是因为陆云姝想要退婚,那是一个火坑,所以她帮陆云姝,结局也是好的。
谁都知道,媒人难当,若婚事选的好,自然是皆大欢喜,若选错了,将来过的不好,姑娘遭了罪,难免会有怨怼,是否会怪到她的头上来。
所以才有一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婚事多是父母做主,外人不能插手,好坏都是父母来承担和兜底。
她觉得对方人品贵重,那也是一时的,没有人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的真心和品行,因此,这事对她而言,也是比较棘手的。
苏轻宛不会揽这样的事,又不好直接拒绝。
“母亲,三妹妹的婚事,我会放在心上,可我不能为她挑选,我帮忙打听谁家适龄的儿郎,是否与三妹妹相配,还是要母亲来做主。”
张氏点点头,“这是自然!”
张氏随行的嬷嬷陪着她回院子,忍不住说,“王妃对三姑娘的婚事,并不是很上心,三姑娘是王爷的嫡亲妹妹,她为了二姑娘都能那么奔走,怎么到三姑娘这儿态度就很冷淡。”
“住口!”张氏训斥,“小五只是棠儿的嫂嫂,又不是母亲,婚事自然是我做主。”
嬷嬷不敢说话,她只是觉得不公平,觉得王妃对大房的两位姑娘更好,对他们嫡亲的三姑娘却没那么亲近。
苏轻宛说是要帮忙物色,也没有敷衍张氏的,找了陆云烟和陈兰珠帮忙,她们消息本来就是灵通,也愿意帮忙物色。
其实要说人品好的,并不是没有,只是家世可能没那么好,挑亲事,挑不到十全十美的,只要合适就行,且要陆云棠满意。
苏轻宛这边如火如荼地帮忙物色,还没选定人呢,谁知道陆云棠就哭着和张氏说,她有了心上人。
张氏气得差点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