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林待投了3张月票。)
沿海的百姓们发现,原来那些凶神恶煞的倭寇不仅仅是可以战胜的!
更甚,他们还可以反过来“打劫”倭寇啊!
蛇盘岛外一战直接奠定了李十月在建安乃至整个儿东海的霸主地位!
李十月下令,将所有倭寇首级悬于海边高竿示众,并将俘虏中罪大恶极者公开处决,以壮声威。
然而,对敌倭寇的这场胜利并没有让李十月冲昏头脑。
她深知,这几场胜利打击的只是倭寇的皮毛,其背后的真正利益者可是分毫未损。
他们建安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倭寇吃了亏,必然会反应过来;
虽然这一次,李十月打了一场大胜仗,但三年的平安,并不是一辈子的平安。
下一次从东边来的倭寇,恐怕就不是这些不经打的倭寇了。
居安思危,是为将者该有的态度。
然而,在这股自发涌动的崇拜浪潮之下,一股精心引导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刺史府书房内,李十月听完孙小六关于民间舆论的汇报,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做得不错。”
她淡淡道,“‘青天娘娘’这个名号,比什么‘女罗刹’、‘女煞星’听起来,要亲切得多,也更有分量。”
孙小六恭敬道:“将军神机妙算。我们的人只是在几个关键地方稍稍引导,百姓们便自发的传扬开了。
如今在建安,您的话没有人敢不听。”
李十月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渐渐恢复生机的港口,听着刺史府外头那街面上的叫卖声,她的心里终是松了一口气来。
【终是为建安争取了这三年的时间!】
是的,“青天娘娘”这名号,是李十月安排孙小六找人向外传扬的。
操控舆论,巩固权力,这是必要的手段。
乱世之中,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在尚未启民智之前,一个被神化的领袖,更能凝聚力量,减少内耗。
现在,李十月她不需要百姓懂得多么复杂的军国大事,只需要他们知道:听从“青天娘娘”,就能活下去,就能过得更好;
反对她,就是与能给众人带来安宁的神只为敌,就是与自己的好日子过不去。
听过了这一茬子,李十月就又开了口。
“俘虏安置如何?矿场和河渠那边没出乱子吧?”
李十月问道,话题转向实务。
“回将军,一切顺利。
倭寇俘虏死了几十个病弱的,剩下的都很老实。
监工的士兵下手狠着呢,他们不敢反抗。
千山上的矿产出量增加了三成,新渠的开凿进度也快了不少。”
孙小六答道,“就是粮食的消耗巨大,缴获的那些加上严娘子那边换来的,怕是也支撑不了太久。”
李十月点了点头,这一点她早有预料。
养活军队、俘虏,还要部分补贴百姓,这开销如同无底洞。
“海盐不能停,哪怕冬季日光减少,也不能停下,让那些倭寇去盐田干活!
我们要卖出比别人更好的盐,才能换回更多的粮食。”
她指示道,“另外,镇军和玄甲军两处都不能松懈,扩编操练还要继续。
东海之大,岂止一个蛇盘岛?
倭寇主力虽丧,但零星残匪犹在,且难保没有新的势力冒头。
虽然马上就要到冬季了,但,谁知道这帮子操蛋玩意儿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李十月她的目光再次投向桌上摊开的巨大海图上。
蛇盘岛大捷只是一个开始,是她立足东海的奠基之战。
凭借此战,她赢得了时间和民心。
接下来,她要利用这一切,为她自己的未来打造一个更加坚固的根基——更多的粮草,更精的锐士,更强的船队。
冷风从窗口涌入,吹动了她额前的发丝,也吹动了桌案上那幅标注着更多未知岛屿和航线的海图。
荡平近海只是第一步,她的征途,是更深远的东方。
但在离着建安不近的金州,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金州,镇北王府。
相较于建安港口带着海腥气的热烈与蓬勃,此地的气氛则如同冬日阴霾的天空,沉郁而紧绷,处处透着算计与不安。
刘潭坐在书房上首,指尖轻轻敲打着那份来自建安,由李十月的金雕送来的密信。
而在这份密信之下,就还有刘潭放在建安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
这么两份密信对比着看,可是很有意思的。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书房下首站着的两个人,一个是面容略显憔悴却眼神锐利的赵大,另一个则是垂手恭立、大气不敢出的马三。
“呵,”良久,刘潭他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他将手中密信递向马三,“看看吧,李十月她在建安可是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青天娘娘’?
真是好威风,好煞气。”
马三小心的上前两步接过那两份密信,低头迅速浏览,越是往下看,马三的眼神就越是凝重;
到得最后,他的脸上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悸。
马三他并非震惊于李十月的战果,李十月在突厥的战绩,就已经说明她有领兵之力;
马三是震惊于她行事之酷烈、速度之迅猛,以及......那份几乎要透出纸外的、不受控制的强大力量。
“焚船数十,斩首过千,俘获近千......自组镇海军,纵横东海......”
马三放下密信,声音干涩,“李十月,真非常人也。”
李十月越是能干,越是强大,对金州而言,就越是如同一把双刃剑。
尤其是对刘潭来说,李十月她能御敌于外,自然也能......反噬于内。
虽然李十月她现如今手底下不过才四千兵而已;
但是,她做出的功绩,令本就对她有疑心的刘潭,那更是忌惮的......现在就恨不得杀了她!
“是啊,非常人。”
刘潭重复了一句,目光扫过马三,“当初将她送去建安,本是想要让她远离金州,远离王妃,远离这......权力的中心。
如今倒是让她她成了这搏杀四海的蛟龙了。”
马三的心中五味杂陈,十年了,谁能想到当初那个逃荒的小女娘,如今竟是会成为手下有四千兵的女将军?
李十月的功劳越大,就越发会让刘潭的心里觉得难受。
马三想要勉强对着刘潭笑一笑,可他着实是笑不出来。
刘潭“哼”了一声,“她是个厉害的,把建安经营得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那个孙小六送来的海盐此刻就还本将军的库房里头,东西不少,诚意也足。
这金雕送来的密信上头句句都称本王为‘王爷’,她是句句都知道我才是这安东之主;
我是让孙小六带了我的手令给了她‘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但她这直接把蔡华砍了......”
书房内一时寂静。
在场的三人都明白,李十月凭借赫赫军功,已然拥有了与金州,不,是与刘潭他讨价还价,甚至有几分能和刘潭分庭抗礼的资本了。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躲避王妃蒋慧君的锋芒,而灰溜溜的离开金州的人了。
现如今,李十月她已是建安一地的实权将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