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快说说,其他师弟如今怎么样了?”
三年时间,慕容霄完全顾不上分散在外的师兄弟们,饶是他半步至尊,也被无数琐事缠得耗尽了心力。
正所谓破坏容易重建难,这破灭星海在被夺取资源的时候,本就付出了无数生灵的性命。
如今重建,这个代价只会更高千倍万倍。三年时间只是一个起步,后面或许还要三万年,三十万年,一代代的重建下去,才有机会让这片星海恢复如初。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慕容霄作为开头掌权者,他注定会成为最辛苦的那个人。
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也为了弥补师兄弟们犯下的过错,他根本顾不上个人的感情。
如今听到周海提及李长青等人,他也只是想知道他们目前的近况。
周海没有多说什么,没见一道烙印飞出,融入慕容霄的识海。
瞬间,一段段画面出现,慕容霄顿时了然。
在这些画面中,他看到了一蹶不振,宛若乞丐一般的陈创。
三年来,陈创一开始就如同一滩烂泥一样,所过之处,没认出他的人看不起他,践踏他。认出他的人,暗中对他出手,恨不得直接打死他。
好多次,若非周海暗中出手相助,他早就被打死了。
如此经历,换做任何人都会痛苦。
可对陈创而言,他的每一次受伤,每一次痛苦,都会让他清醒几分。
他沉沦在痛苦的海洋中,唯有这种伤痛,报复,才能让他从苦海中一步步靠岸。
因为他的苦海皆来自愧疚,只有受尽别人的报复,才能让他的愧疚减轻一点。而这种减轻,正是让他走出来的关键。
三年过去,陈创日复一日地发生变化。
被无数人轻贱,伤害后,陈创也逐渐恢复了几分骨气。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审时度势,帮助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这让沉沦在痛苦中的他,仿佛找到了一叶扁舟,变得轻松了许多。
虽然他知道,他给人的这点帮助,对于他曾经遭下的孽债不值一提。
可经过三年的沉沦,他已经完全接受过去的事实。即便小善再小,他也有了去做的勇气。
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逐渐在陈创的身上体现出来。
他的道,似乎又要回来了。
当然,这注定是一个难以看见未来的道,究竟要多久才能彻底回归,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这一切都是陈创自己的造化。
同时,慕容霄也看到了李长青。
李长青,不再是曾经高谈阔论,坐镇书院学宫的大儒。
在恢复当日,他虽难以接受,因此离开了书院。
但不久后,行走于世间的他,便已经接受了一切。
他并没有回避一切,反而积极地应对。甚至借着此时,他还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道。
才发现多年来,自己一直稳坐学宫,看似为儒道发展做贡献,实际上,却失去了真正的道心。
所谓人之所需即为儒,多年来,他虽然尽我所能,做儒者之事,但对人间疾苦的观察,却缺少了亲身的体验。
于是,恢复过来的他并没有回到书院,而是行走于世间,成为了传道者,也成为了行道则。
他如苦行僧一般,行走于山川大河,星海各界。
所过之处,儒者之光遍布世间。
在他的传道下,仅三年时间,就有无数人获得了儒者真传。
他救人不再表面,没有太多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救助。
他给所有帮助过的人,都种下了成为儒者的种子。
而也正是这颗种子,令无数人觉醒,成为一方大善。
将来,等这些种子彻底成长起来,注定会为诛天带来不一样的繁荣。
儒者传道,在李长青的面前,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魅力。
丹尘子,曾经书院丹宫的掌座,如今化作一名悬壶济世的医者。
他不再为人炼药,而是四处行医。
有修行者认出她,求他照拂,炼制丹药一颗,或者拜师学艺。
对此,丹尘子一概不收,却是给了这些人同一副丹方,名为儒丹。
原来,恢复后的丹尘子,经过初期的迷茫与难以接受后,走出来的她,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道。
才发现,自己多年来,沉浸更多的都是丹道,相反,儒道反而成了其次,以至于他始终悟不透儒道精髓。
终于,这一次他以丹入道,彻底明悟了儒者真谛,所以创出了独门修行之法,儒丹圣经!
何为儒丹圣经?
儒者,人之所需是为儒,丹者,顺应自然,却又夺天地之造化,炼无上之神妙。
儒丹,行儒之事,炼人体大丹。
简单点来说,在丹尘子看来,人就是行走于世间的丹炉。
在一些邪修手中,用人作为炉鼎修炼,这是常有的事。所以提起人体炉鼎,人们大多都会想到邪修。
可事实上,某些东西存在就有其道理。人体炉鼎,固然能成为他人的药炉,当然也能为己所用。
对一个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丹药?
当然是一个人最需要的丹药,才是最好的。
或许有人觉得,品阶越高的丹药越好。
可在丹尘子看来,是药三分毒,给一个凡人高阶的丹药,只会让其爆体而亡,得不偿失。相反,或许一碗大米饭,才是一个凡人最好的丹药。
所以,在丹尘子的儒丹圣经中,每个人都不同,人最需要的丹药,就是最好的丹药,这一点正好符合儒道真谛。
而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心丹……又称儒丹。
丹尘子说,人之所在,心之所往。
无论是修行者也好,凡俗生灵也罢,都难逃人间桎梏。
凡俗生灵要面对生老病死,而修行者同样也要面对生老伤死。
世间有因果,万物有造化。每个生灵诞生之初,都会深陷因果造化,万物轮回,无法自拔。
儒丹或许无法解救他们,却能最大程度减少痛苦,也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到每一个人!
而修炼儒丹的过程,讲求的就是修心。
对凡人而言,心无所愧,光明正大,即便有事烦忧,但无论成败,依旧不会被俗事所扰,真正做到丹成入道,凭一颗心丹,向天多夺命几年。
而对修行者来说,避免因果很难,但善因善果却很容易。修善因,避恶果,不受造化所伤,必能极大概率避免走火入魔的结局。
心有光明的修行者,修行路上,也注定畅通无阻。
由此可见,丹尘子的儒丹丹方,事实上也是一种儒者传道。
不同的是,他将人体当作丹炉,将人心当作丹药。这颗丹药能给人带来多大的益处,就看这个人能做到什么程度。
而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有勇者修炼此丹,可行侠仗义,练就侠骨丹心。
有懦弱者修行此丹,可明悟真理,避开因果,自我逍遥。
这也应了那句话,能者家国天下,弱者独善其身。
此外,许振阳、武阳、还有王黎、曾经的燕帝、玉女宫的瑶池仙子、云宫的虚云道人等人,也都各有觊觎。
他们有的人还沉溺在愧疚中无法自拔,有的人已经颓废,而有的人却奋发图强,另行其道。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造化,都在颠覆自己以往的路。
在接受完周海给出的这团记忆烙印后,慕容霄伫立当场,许久不语。
好长时间后,他这才睁开双眼,深深地叹息一声。
“好啊……诸位如此,我慕容霄也算对得起书院的列祖列宗了!”
“他们各行其道,各有选择,但终是没有负了书院啊!”
又过了许久,慕容霄脸上带着一抹笑,一抹欣慰的笑,看着周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