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王子嘴上附和,心里的疑虑却没有打消。
他也许看不出来真假宁王,也看不出来宁王是真病还是假病,但是他阅女无数,很肯定沈清棠是被男人滋养过的女人。
并且就在不久前。
要么沈清棠给宁王戴了绿帽子,要么宁王另有其人。
方才那道杀气让他觉得后者可能性更大。
虽然病秧子一副矜贵之气,可旁边那个年轻人也不差,同样气度不凡。
大卫官不知道蒙德王子还在耿耿于怀真假宁王的事,还以为他在愁和亲公主的事,问道:“殿下,你说他们为什么要见和亲公主?
据我所知,那和亲公主并非大乾皇帝的亲生骨肉,只是一个臣子的女儿而已。
和亲时,也没见大乾多重视,此刻谈判了却非要见和亲公主?”
蒙德王子摇头,“谁知道呢?许是听到了些什么吧?毕竟那位和亲公主如今的处境你是知道的。”
他对这位和亲公主可是印象很深。
毕竟,他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见父王的后妃们如此团结。
就为了针对那个和亲公主。
其实他至今都不知道那位和亲公主长什么样。
因为他见到那位和亲公主时,她几乎都没有人模样。
去给往后请安时,恰好听见往后让人把和亲公主扔进圈里。
至于是马圈还是羊圈亦或是猪圈就不清楚了。
只知道因为这个和亲公主,他熟识了一句大乾话。
最毒妇人心。
大卫官是北蛮王身边的官员,对和亲公主的处境也知晓一二,闻言皱眉,“那倒是真得给大王去书信一封说明情况了。”
至于大王会如何处理,那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了。
***
翌日。
谈判专用官署。
大乾和北蛮的官员分坐长桌两侧,开始就和谈条款开始商讨。
季宴时占据最大的一间屋子休息。
蒙德王子长年生活在苦寒之地,格外喜欢晒太阳,便在院子里的桌前坐着。
一开始两国官员尚且能心平气和。
大乾官员要说要在原来和谈的基础上再加五成。
因为禹城为北蛮边关,比一般的城池重要,得五座城才能换。
北蛮官员说大乾如果有和谈的诚意应当按照之前的协商,并且无条件退还禹城。
结果就是从和谈变成了吵架最后差点变成互殴。
最后不欢而散,一条协议也没达成。
众所周知,这就像做生意谈条件,总要有来有往。
最重要的是,生意怎么谈,谁进谁退取决于己方和对方的实力以及决策人。
若论实力,大乾居上,并且占据北蛮一城,明显位于上方。
可大乾君主不争气,十分不喜打仗,美其名曰“打仗伤害的是老百姓”,宁王割地赔款吃亏也不愿意打仗。
对此沈清棠嗤之以鼻,若没本事,主动挑衅他国,结果被打回来,是伤害老百姓。
他国仗势欺人,来犯我边境是伤害老百姓。
没听说把城池送给敌国,把老百姓送给敌国是保护老百姓的,相反这才是真正的伤害老百姓。
荒谬!
房间分为内室和外室。
外室里季宴时和他的部下在开会。
沈清棠在内室处理商务。
古代通讯和交通都不便,想要遥控全国的商务十分繁琐。
有时候各地的账本一同送过来,就算是沈清棠也有些焦头烂额。
何况现在还多了一个希望书院需要操心。
眼下正值关键时刻,沈清棠最怕的是工地上的工人不安分。
一再嘱咐沈家人对工人好点儿,各项福利都尽量保证中等水平。
虽然会多花一点儿小钱,可是工地上的壮劳力们安稳了,西蒙五城才能安稳。
西蒙安稳了,季宴时才能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对付北蛮。
古代房子隔音不算好,外室里的议论声能清晰的传进内室。
以至于沈清棠怀疑季宴时故意如此安排,好让她“垂帘听政”。
沈清棠不懂政事,不懂军事,可是懂民生。
眼下于她而言,除了保证沈记正常运转,希望书院正常建设之外,最大的事就是确保解甲归田的三万西蒙士兵安顿下来不闹事。
三角山附近也有几座山。
这些山跟三角山相比算是小山,但是三角山倒塌后,它们也算是大山了。
大山之中自然有山谷,有些山谷适合人居住。
想要居住得先要开垦荒地。
开荒阶段没有收入不说,干的活还又苦又累。
纵使有家人相伴,这些人也难免生出逆反心理。
沈清棠一边听着外头的议论声,一边在纸上用线条勾勒出这万人所在的位置和地形。
外头在商讨和谈的事。
沈清棠在想如何让这三万人安稳的度过开荒期。
其实对大部分老百姓说,能吃饱喝足最重要。
那么如何能让这些人在开荒期间还能吃饱喝足呢?
沈清棠在一旁写下“吃饱”两个字并且画了个圈圈起来,下头又画了一个小的三角形,示意这是重中之重。
其实现在的沈清棠或者季宴时都能养活这三万人。
只是不劳而获容易让人滋生懒惰和贪念。
尤其是壮劳力也属于精力旺盛的一挂,让他们闲着危害过大。
从现在起开荒,到能用粮食换钱最快也是明年春天的事。
还得想办法让他们在这期间也能有收入。
而山区老百姓的收入来源除了种地之外就只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沈清棠提笔在一旁写了一个山又在山字一侧画了一个大大的{,在{里写一二三。
一:山货。
二:打猎。
三:养殖。
山货顾名思义,山上产的野货。
沈清棠穿来之初,就是靠野货发家。
沈清棠想可以让这些人上山采些山上特有的山货,比如各种菌菇。
他们采,她负责回收。
这样在开垦荒地时就能有一笔经济收入。
打猎,农闲时还可以上山打猎。
在古代可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什么狐狸、熊、山鸡野兔全部都狩猎。
同样,他们打回来的猎物,沈清棠可以负责回收。
打猎也能增加额外收入。
第三样是养殖。
比古人多活了几千年的沈清棠深知不能打破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