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324章 当老师 我去海阳上班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4章 当老师 我去海阳上班去

天亮了,俺娘起来了,我还睡着呢,听到外屋锅铲子的声音,我知道俺娘起来做饭了。我赶紧翻身坐起来,看看窗户上蒙的塑料布上微微的阳光,知道该起来了。我起来了,就赶紧到外屋地洗脸,俺娘问我,说,家军,今天是星期天,你起来这么早干啥?“星期天?今年的9月1号啊?我得上班去啊。”

“上班?你不是去海阳公社学校吗?你今天去了,到那了,最快也得晌午了,那海阳的老师要是休息不上班,你咋办呀?你上哪吃住呀?那地方,不像县城里,好赖还有那么一个旅店和饭店。你到那海阳,就是拿着粮票和钱也没地方吃饭去啊。”“啊,是啊?我挠挠头,觉得俺娘说得对。

“星期天,今天是1号,我五哥等着3号,星期一才上班呢?”小老弟说道。

“星期一上班,星期几上班,我这上班和家军哥上班不一样,我这上班不挣钱,家军哥上班,学校就给开工资。”“哎,家良,五兄弟,你别那么说,我这挣工资,都奋斗好几年了。你这是民办老师,才当一年,你这就不错了,教育局不是说了吗?你们到今年年底,就考试,考试完要转正一批吗?你要是你考上,转正了,也挣工资了。”

“转正,我这五儿子能转正。家军,你没看你这五兄弟,这一天天都紧的复习的吗?”

“复习好啊,家良,复习要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家军哥,我能抓住,别的公社民办和代课的老师水平我不知道,就咱这曙光公社,七个村子,再加上公社中心校,这二十多个民办的,代课的老师,我谁都不怕他们,县教育局,都来多少次测试了,他们都考不过我。”

“哦,好啊。”

“好,家军哥,现在,我就是腰疼。不知道会不会影不影响我转正啊?”

“啊,腰疼?那还是那几个坏小子,打了你之后留下的根呀?”“哦,打的那么严重吗?”

那么严重,当时可严重了,家军,你在佳木斯上学的时候,你五弟弟家良,叫人家打了,打了之后,你爹和你大哥,找公社派出所,派出所老郝推着不管,我不叫老六家海给你写信了吗?问你咋办吗?是你回信告诉找公安局吗?””

“嗨,告诉你,我写信告诉你,咱有什么办法呀?这公社派出所老郝,是派出所所长,他就是这起事故的制造者,他用他掌管的权利,到处给他的破烂亲戚落户,他要不给这老孙家落户,那能引来这些好吃懒做的无赖。要不,我这次回来,老想着上公社上班呢,不想上学校教学呢?教学,老师,保护不了自己,我要上公社上班,就没有谁欺负我。”

“哎呀,大娘,吃饭了吗?家军今天上班走吗?”外面李月来了。我听到李月的喊声,我赶紧出去迎接,“家军,今天是9月1号,你教学,不得上班走吗?”

“走,走走走。刚才还在说这个事呢?”“走,我得送你啊。”“送我?呵呵呵,还用这么隆重啊?一个去教学,也不是去当大官?”

“当大官不当大官,我得送。今天一早上,我妈老早的就喊我,告诉我来送你。”

“好,好好,谢谢老母亲了,我吃饭,吃完咱就走。”

我匆匆吃完早饭,和李月一起出了门。路上,李月一直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我心不在焉地应和着,脑海里全是到了海阳公社学校后的情景。

走,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公路腰九七南侧大桥的路口处,我把行李往地上一放,我对李月说,等着吧。“等车是这吗?”“是这,从建点,出门,都是在这等着车。咱出门都多少次了。”

“哦,这也没个牌子,也没啥标记,这客车站的司机开车到这还能记住,还能占,可真挺好的。”

“挺好,抚远客运站的司机,叶友开的客车、老杨开的客车的,我都坐过。第一次我坐叶友的车,我是硬堵的。他站了,说你怎么硬堵车呀。我说我在这树林子里面建点了。他说是吗?站里没告诉啊。我说,这不我告诉你吗?我们这个点,是县政府才批的。你回去给你们领导说一声。”

“就那就行了?”“对呀。从那天起 ,在二抚路上,这个站点就有了。咱们村的人,是出去坐车,还是回来从哪回来,只要坐客车,到这下车就行了。”

等车,等了好大一会儿,客车还没来。眼看就要晌午了。天还下雨了,我就拎着行李,领着李月,赶紧背雨。背雨,没地方去。我们就钻进这个木头小桥下面。小桥下面很脏,人大小便都有,那我也捞着行李钻进去,蹲在上面;李月看了,直捂着鼻子,不肯钻。宁肯在外面,叫大雨浇着。

还好,一阵雨过去了。我一看,客车不能来了。我们又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了,我还是早早地吃饭,吃完饭我想李月不能来了,我给俺娘说,李月不来不来吧,昨天送我都挨大雨浇了。俺娘说,李月不来,咱也没法找人家,你看那姑娘长的细皮嫩肉的,昨天叫大雨给浇那样。今天,家军,你自己扛着行李等车去吧。一会,李月不来正好,要是来了,我告诉她,说你着急走了。

我扛着麻袋行李走了,一会,六七里地树林子路走出来了,我到公路上等车的地方了,我等好大一会了,客车还没来。我正着急的往北看呢,“家军哥。”有人喊上了。我听到喊声,回头看没有,我四处张望,不看人影。我正想,这是耳朵听错了。我不下意识到的拎拎麻袋。“在这呢,找什么?”我顺着声音向树林子看去,一个戴着草帽的人从那树林子的道走了出来,我在看,还没辨别出是谁,这李月摘掉草帽,挥舞着,看啥,家军哥,我在这呢?李月说着笑着就跑了上来。我看到李月,又惊又喜,我说你怎么又来了?今天还是这个打扮了。

“我怎么又来了?昨天我送你没成功,那我今天还得来送你啊。”李月说着就走上来,扯着我的手说,家军哥,你今天咋走这么早啊?”“这么早,我昨天回家想,每天早上五点半,六点有没有抚远发往富锦,佳木斯的长途啊?要是有,那客车到这不是七点来钟吗?要是有,我就准备从这上长途车,坐到前哨,等坐到前哨了,再看看,有没有前哨发往向阳公社和发往海阳的客车。”

“哦,那家军哥,来长途了吗?”

“哪来了,要是来了,我不早就走了吗?”“就是呢,要是来长途了,你走了,那我今个这个时候来,就看不到你了,那我就白来了。”

“哦,白来,看来你是不希望我走啊。”“希望啊,希望你去上班,但你放了学,你下了班,得回家呀?”“是,是是是,放学下班回家。”“好,家军哥,你猫点腰,叫我亲一下。”李月一说,脸红了,我心里也紧张起来,我往四周瞅瞅,说在这亲好吗?“”

“那有什么不好的,你这回走,还不得叫我等一学期啊?”她说着,我就猫下 腰。她搂着我的脖子,稳稳的亲了几口,我忍耐不住也亲吻了她,顿时,觉得好幸福啊。

一会,一辆大客从北边驶来,我一挥手,司机,到跟前嘎嘎刹住了车,司机喊着,“你们要上哪去?”“师傅,我上海阳。”

“去海阳“,快上车。” 我和李月上了车,车上人不多,找了两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开动了,窗外的景色快速地向后退去。

“师傅,从这到海阳公社有多远?”

“多远?我算算啊,从县到海阳是二百八十里多一点,现在我从县里开到这,又经过了两个公社了,这有又七十多里了吧?这么说吧,从这到海阳还能有二百多里吧。”

客车晃晃悠悠的行驶着,颠簸着。车上的旅客少啊,一共八个旅客,一个人坐两个人的座位还剩呢。旅客有坐着斜躺着的,有爬着的。唯独我和李月挨着坐了两个座位。车颠簸呀,一会,给李月颠簸的困意来了。李月说困了。我说困就睡吧。李月说着,头就贴着我的肩膀,眯着眼睛睡了。睡,没睡实,说“家军,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有啥难处就给家里写信。你看这来回一趟,多不容易啊。光等客车,就等了两天。”

我笑着点点头,说:“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个人了,能照顾好自己。你回去也跟咱妈说一声,让她别担心。”

司机开着,听着我们说,回头瞅瞅,问道:“‘你们这坐车,上海阳干什么去啊,串门呀?”

我去上班,教学,她来送我。”

“”上班,去俺上班,怎么刚才我看到你们是从那个新村道口上的客车呀?你是民办老师转正了,教育局叫你去海阳来上班的呀?”

“不是。我是佳木斯师专刚毕业。”

“啊,你是佳木斯师专毕业,那你还上还去那上班?白瞎你这文凭了。师专毕业还跑乡下这么远来教学。你没托托人吗?”

“托人?当老师上班还托人?”

“上班托人?在这干啥不托人呀?看起来你这老哥呀,也太实在了呀?我是没文化不会说呀,我这回听说,从佳木斯学教学的,不知道是什么学校,八成就是你刚才说的学校,回来好几个,有I两个教物理的,一个教化学,还有从富锦来一个,说是教语文的,还是教文学的,都托人找你们那个教育局了,人家都安排县里一中了,有的还直接改行了。”我听了,明白了,我说这县里分配工作还这样呀。

“这样?,你去海阳,八成就是盯海阳学校的老”尹,我看这两天,老尹往县里搬家的吗?

海阳要到了。客车里的人议论着。

“大客来了,大客车来了。”路旁的小孩子喊道。路旁,大人看到大客车来了,说这大客车可算来了。这有多少天没通车了。

车开了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海阳公社。大家都下车了,我要下车了,李月说晕车,想吐,不下车了,一会坐车返回去。我说,不行,坐几个小时车了,得下车,得运动运动。司机喊着,要坐车的,别走太远了啊,我上公社食堂吃口饭就开车往回返了啊。

我提着行李下车了,我把行李放地上。我又上车,扶着李月下了客车。我说,咱往那边去,找个地方歇歇,一会儿,我去学校报到,你跟着我上学校,看看学校啥样?也见见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今天报到,就是报到, 啥也不说,校长见了,我说这是我对象,来送我来了。过几天,我就问校长,教育局说,新来的老师,家属房啥都有,看她咋说呗。

休息了一会,李月不太晕了,我扛着行李,我说走吧,我先报到去吧。我走着,李月跟着,我们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远远地,我就看到了学校的大门,我说可算到了。李月说,看学校的操场还挺大呀,不知道里边啥样啊?

我们到了学校门大门口,我深吸一口气,迈进了学校大门。先看到的是操场,就是一个土院子,没有篮球架子,也没有任何健身器材。操场上长满了青草。

我们走进了学校院子,都来到了学校的房子跟前了,还没看到一个人影。学校的外门倒是敞开着。我和李月走进了屋,顺着走廊往里走,还好,有一个屋里有人。我从走廊墙窗户的玻璃往里看,那人坐那抽烟呢。我轻轻地敲一下窗户。那人走过来,推开门问我找谁。我说我是来上班的。那人说,啊,你是县教育局新派来的老师吧,这人说话还一口山东腔。说,那你进屋吧,你进屋,在这等着,我去给你喊校长去。今天是星期天,我们老师都没来,校长觉得没啥事,也就没来。这个人说着就跑去找校长。这时走廊里没人了,李月哈哈笑。说,家里军哥,你看看这学校,怎么这个样啊,这个人是教学的,还是打更的呀,怎么还满口山东口音啊?

“别说。叫人家听见了,就不好了。”

嗨,一会,校长来了,校长是个女的,个子不高,看上去,四十多岁。校长老远几打招呼,说不好意思了,不好意思了,说着就走上来握手。说这是来两位老师。我说不是,她是我对象,来送我。校长说好,好好好。这是家属支持教育事业。说着,校长就叫我们进办公室。一会,刚才走的那个人也回来了,回来还领来一个人。校长给我介绍来的这人是教导主任,介绍刚才那个是体育老师。

校长,教导主任带我去了宿舍,屋子很矮,走进 宿舍,宿舍很小,就一间房子,一进屋,就是一个锅台,一口锅,还敞开着,锅台上就是一个镶着窗户的小墙。墙里里面就是一个小炕了,校长说,这个炕住一个郭老师,家是河北的,放暑假,回河北了,估计也快回来了。这屋里,假期也没人住,炕也就没烧火。说完又把我领到了我要授课的班级。走进教室,看看,还可以。教导主任说,

这初一班,学生的四十二个,昨天已经报到了。今天休息。明天学生来了,我再来给你介绍一下,就可以讲课了。

校长说,老师,家不 在这的,上公社食堂就餐。粮票,从公社粮站领。我笑一笑,我说行,校长,教导主任,我对象,你们也看到了,有些事,等着学生开学了,按部就班了,咱在谈。

校长笑了,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