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369章 大哥秋收死人债台高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9章 大哥秋收死人债台高筑

秋天了,大哥家的地紧着收割呢。收割,这可是分田到户 的第一年啊。第一年,收割都是自己收自己的。村里人积极性可高了,大多数人家都是起早贪晚的,有的家里没个钟表,听到公鸡打头一遍鸣就出去上地收割去了,再不像以前在生产队那样干点啥活还得叫队长组长喊着走了,这都觉得这收到的都是自己的了。

收割,还没到八月十五呢,人们就开始收割了,先起土豆,再收白菜,萝卜,紧接着就收割大田了。收割大田,县里和寒葱沟镇政府帮扶的工作队都来了,来了,就住在大哥家,今天在大哥家开会,明天去地里开会,开会的就是讲收割进度,讲了很多地方收割的进度,讲谁收割的快,号召大家抢前抓早,颗粒归仓。

收割,各家的地不一样啊。不一样,在春天分的时候,地都是一样的,都是按着人口分的。可是,在分后就不一样,有的分后,地就不种了,你国家不是允许土地转让吗?我就转让出去了,我上城里打工去了。像孙老大,老韩家,人家就是这样。还有的,保持现状,你村里分多少,我就种多少,春天,雪大,低洼,水多,我能种多少我就种多少,低洼地里我种不上,我就撂下,不种了。像我大哥,家昌哥,大谢子,老史大哥,老陈三叔,还有十几家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那是村里分的是分的,你张三分的地不种了,我买过来,李四的低洼地,不要了,我捡过来。这还不算,你县政府不是号召再开发吗?我再开发一些。这样一折腾,我大哥家的地就多了。这一年我大哥家就种了五十多垧地。地种了,春天大哥地多,没钱种,就找人贷款,贷款,贷的少,就找人抬款。那可是忙活坏了,这地种完了,一夏天,又雇人铲,又雇车蹚的。就盼望着这秋天丰收了。

丰收,虽然说,今年秋季涨大水了,但对大哥这一带的庄稼影响不大。影响不大,大哥看到地里成熟的庄稼那是喜出望外呀。秋收,就收吧,收,那个时候,抚远村村主要种的都是大豆,那个时候叫黄豆。当然了,新村也不例外了。这一年,大哥家就种了五十来垧。

收,大哥领着几个孩子都来割,那个时候都是用人割呀。刚分田到户吗?国家还没有生产队出机器来。割地就是靠人,割地靠人,收割后,往回拉还没有畜力,也只能靠人。就这样,大哥家几个人割一会,在用人把割下来的,抱着攒成堆。

割,攒成堆,人少不见成效。你想啊,四五十垧的黄豆,一天就三四个人来割,你割多块呀,再说了,地是生荒地,是平播地还没起垄,割还不好割,可是工作队的人就嫌慢呀。l

嫌恶慢,工作队的老鲁就找我大哥呀,说,老马呀,你这样不行啊,你是村长啊,你得想法子啊,你得起个带头作用啊,你富锦那边有没有亲戚朋友啊,富锦那边农村地少啊,他们收割完就没事了,你给那些人联系,看看怎么样啊?求助他们来帮忙啊?今年可是咱黑龙江省农村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啊?

大哥一听,说,老鲁,我也一直在想,咱割地,人少,运输,从地里往回拉,牛没有I牛,马没有马,想整个牛马车,都整不上,机车更没有。唯一的方法,也只能像你说的这样了。

大哥说着,觉得这主意不错。大哥说那么的,明天,就明天,我明天就叫我孩子去浓阳镇学校,找他家军叔,叫他叔往富锦,给我二兄弟拍个电报,叫我二兄弟,在富锦富民富楼那边给我联系,找亲戚,找朋友,找身边闲着的人,他们收割完庄稼了,国家的公粮任务也交完了,叫他们来帮忙呗,他们来了,给咱干活,咱们管吃管住。等着他们走的时候,咱再给他拿几个钱。

老鲁一听,笑了,说对呀,这不思路来了。用领导的话说,这就叫解放思想。大哥说,老鲁,你是工作队的队长,你来就说解放思想,我上寒葱沟开会,镇政府开会,也说解放思想,这个解放思想怎么理解呀?现在,我地里的活自己家这几个人干不过来,我上富锦雇人,行不行啊,国家允许不允许啊,算不算解放思想?不能算是剥削吧?可别以后叫人家说成是走资本主义啊,老鲁一听,有点回答不上,但又不敢说行和不行,就说道:你是村长,你就试着来吧。

大哥说,试着来,就试着来。有你这句话,我就试着来。大哥第二天,就打发他儿子小亮子来找我。亮子说,家里割地没人,在新村周边找人帮忙割地是找不到人,要想找人,就得从上边富锦还是哪里找。找人,现在工作队的说可以找。家军叔,我爹叫你给我二叔到这邮电所,拍个电报,叫我二叔在咱住的那个屯子,找几个能干活的。

我听了说,行,行,干脆,我就叫你二叔来,叫他来,领几个人来,他们来了,就是雇他,给咱割地,咱给钱呗。“啊,我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我爹没你说的这么明白。另外,家军叔,我爹还叫你给张罗着从哪,是从银行信用社,还是从哪弄一万块钱,要不,我二叔领着人家来了,叫人家给俺家割地,没钱给人家付人工费。”

“好,你说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拍电报,叫你二叔领人来,一个是叫我弄钱给干活的人,付人工费。明天我就想法子给你们办。不过,我得告诉你我给你二叔拍电报,叫他领人来,这个事难度不大。可是弄钱,可不容易,银行贷款别指望了,我在银行给你爷贷过款了。要是找个人抬点钱,这儿个我能给你们抬到。但利息得高点。”

小亮子说,这个你放心,只要你给弄到就行。

第二天了,我去邮电所,给二哥拍了个加急电报。随后,我又找人把钱给抬着了,我把钱给了小亮子,叫他把一万元钱拿着,给他爹送去了。

还真别说,我把电报打过去,二哥就赶快张罗了,二哥给几家亲戚谁,谁去抚远啊,老大那有割地的活,来电报求援,愿意去帮忙,电报上说了,求援是求援,给钱。没几天,二哥就领着三个人来了。二哥到了,大哥非常高兴,说,二兄弟,你可来了,这回割地能好一些了,你来再多给我领几个人来就好了。

二哥说,我给你联系了,我找人家的时候,人家都没有准备。等着过一天半天的,人还能来几个。二哥说的事是 真的,又过了两天 ,后面的富锦的亲戚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

他们带来了都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工具,一到就投入到了收割工作中。大哥家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分工明确,有人割豆,有人捆扎,有人搬运。原本进度缓慢的收割工作,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效率大大提高。工作队的人看到这场景,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还在村里宣传大哥家这种互助收割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家的地很快就收割完了一大半。堆积如山的大豆,让大哥心里乐开了花。他想着等全部收割完,打了场,卖了豆子,就能把贷款和抬款都还上,还能有一笔不小的盈余,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雪,说雪还不是纯下雪呢,这雪还夹杂着雨。这场雨雪来势汹汹,地,还有一少半没割完呢。因而,大家就得在地里,顶着雨雪割地。但是尽管天气 恶劣,大家还是坚持着割。雨雪越来越大,冰冷的雨水和雪花打在身上,冻得人手脚麻木。大哥看着还没收割完的地,心急如焚,可大家的体力也在一点点消耗。这时,工作队的老鲁站了出来,“大家别慌,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联系一下镇上,看看能不能调些雨具和保暖物资过来。” 大家听了,又燃起了希望。

镇上的物资很快就送到了,大家穿上雨衣,裹紧棉衣,继续投入到战斗中。大哥家的亲戚们也互相鼓励,没有人喊累。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把剩下的地收割完了。

雨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大哥望着堆积如山的大豆,眼中满是感激。他把亲戚们都召集起来,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多亏了大家,要不是你们,这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完。”大哥满含热泪地说。亲戚们纷纷表示,这都是应该的,大家本就是一家人,就该互相帮忙。之后,大哥按照约定给大家结算了工钱,还额外多给了一些,以表谢意。大家欢笑着说我大哥真讲究。

讲究,大家喝完酒,喝水,坐着唠嗑,大家都说,第二天就回家了。说着天就黑了。大家就各自的屋睡去。第二天了,大哥家就早早的准备了饭菜,大哥喊着,起来吃饭,起来吃饭,一会,你们吃完饭了,长途大客过来了,你们好上客车。

大哥一喊,工作队老鲁也跟着喊,这一喊大家都起来,起来了,大家就吃饭。吃饭人多,分两桌。吃着饭,大哥发现少一个人,大哥说,看看少谁,是走了怎么的?在大哥家割地的有富锦的,宾县的,巴彦的,呼兰的,领队干活的周老大查人数,富锦的不少。呼兰的两个,昨晚上领完工资,喝完庆功酒就上老李家找活干去了。巴彦的老张说我们就俩人,都在这吃饭呢。大家查查,宾县的小刘说缺我们宾县的老柴。工作队的老鲁说,不能啊,昨天割完地,分钱的时候,我看到数他分的多,他得分四百多块,等着喝酒的时候,老柴喝的比我喝的还多呢,老柴昨晚睡觉还挨着我,我去看看去。大哥说,鲁大哥,你找到他 ,你告诉他快来吃饭啊?老鲁说,好的,他是怎么的了,是高兴地搂着钱不舍得起来了咋的呀?

老鲁说着,还唱着小曲,去东屋睡觉屋找他去了。老鲁走到东屋里,看到老柴在那栽楞个愣子躺着呢,说老柴呀,你怎么还搂着钱睡呀,太阳都出啦了,屁股都照红了?快起来吃饭吧,你老婆还在家等着你拿钱回去呢,东家饭做好了,大家都吃饭呢。老鲁喊老柴,连喊几声,不见老柴吱声,就走近扒拉他,这一扒拉坏了,死沉死沉的,老鲁一看死了,吓得老鲁妈呀一声就往回跑,跑,拼命的跑,边跑边喊,老柴死了,老柴死了。

大哥一听, 吓得喊道,真的假的?老鲁说,真的,我说这事还敢开玩笑啊?大家都喊着快快看看去。都往东屋跑。大家跑到东屋,看着老柴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都惊呆了。大哥脸色煞白,这可咋整啊,人在自己家没了。工作队的老鲁也慌了神,刚才还好好的,咋突然就没了呢。

这时,人群中有人提议赶紧报警,还有人说要联系老柴在宾县的家人。大哥急忙让儿子去给派出所打电话。不一会儿,派出所的民警就来了,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初步判断老柴是突发疾病去世的,但具体原因还得进一步调查。

大哥心里十分愧疚,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大家。他和二哥商量,不管怎样,都要把老柴的后事处理好。他们决定先联系老柴的家人,让他们过来。同时,安排人把老柴的遗体妥善安置。

亲戚们原本打算回家的计划也被打乱了,大家都留下来帮忙处理后续的事情。大哥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这件事能顺利解决,也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平平安安。

派出所报告 了公安局,公安局来了,带着法医来的,经过现场再一次勘察查,没有任何迹象,能使老柴死亡。最后定论是心脏突发疾病死亡。公安局的人给老鲁说,你是工作队队长,你是挨着老柴睡觉的人,你不能走,你得在这等着老柴的家人来,在这协助老马处理好这件不幸之事。

两天后,老柴家人及亲属,来十个人,来了大哥和老鲁热情接待,特别是老鲁,十分细致地介绍情况,证明老柴的死亡,是疾病所致。但家属,上下找公安局,找法院,找寒葱沟政府,就是找种种理由多要钱。就是要五万块钱。经过大家的说服,最后老柴的老伴说,我们是大老远来的,人来割地,人死你家了,你还是村长,不管是啥原因吧,我们也不计较了,最低给我们两万吧。大哥说行,大哥说行,可大哥没钱啊,有老鲁帮忙,又花高利息,五分的利息,抬了两万,大哥给了老柴家属。给了钱,老柴家属才不闹了,把老柴的遗体拉走办后事去了。这一场风波算是暂时平息,可大哥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原本丰收的喜悦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冲得七零八落。

亲戚们也没了刚来时的轻松,虽然大哥还是按约定给大家结算工钱,但大家都有些沉默。大哥觉得对不住大家,说等以后日子好了,再好好感谢大家。

工作队的老鲁也因为这事忙前忙后,心里满是愧疚,觉得自己没照顾好老柴。他决定多在村里待一段时间,帮大哥把后续的事处理好,也给村民们鼓鼓劲。

随后,大哥把剩余的大豆拉去卖了,还了一小部分抬款,最终还欠外债七万多。大嫂哭嚎,说这一年算白干了,大哥说哭什么哭,咱有外债,咱还有地啊?地就是资本,大哥吧嗒吧嗒眼泪,没有气馁,大哥说 ,只要国家政策好,土地,各家联产责任制不变,咱能干上几年,能赶上一个好年景,咱们就能翻身,就能把饥荒都能堵上。

大哥重振精神,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耕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