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主府,魏叔玉寝宫。

得知自家哥哥要建学堂,魏小婉也吵着要读书。

她搂住魏叔玉的脖颈,“锅锅…婉婉也想读书,好不好嘛!!”

魏小婉声音嗲嗲的,格外的娇里娇气。

魏叔玉一阵无语,他搞不懂自家妹妹凑什么热闹。

“娘娘的《女则》你都不愿意学,怎么吵着要进学??”

魏小婉翘起嘴巴,“婉婉才不要学,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城阳真造业,听说她最近在学《女则》呐。”

看着妹妹期盼的眼神,魏叔玉最终点头答应下来。

“你要去进学也不是不行,必须答应哥哥几个要求。”

魏小婉在他脸上吧唧一口,“锅锅说吧,婉婉保证做得到。”

“进学后不许调皮,布置的课业要完成。”

“啊?还有课业啊,能不能不写?”

魏叔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妹妹魏小婉有点坐不住,进学后布置些课业,正好安定下她的性子。

“不行,课业必须要完成,否则进学的意义在哪里。”

“额…”

魏小婉眼珠子提溜一转,拍着小胸脯答应下来。

她心里有着小算盘,到时候课业就让武媚娘完成。

嘻嘻嘻…

她自己真是个机灵鬼!!

长乐脸色有些古怪,“夫君,女孩子要进学,往往都是请私塾。让婉婉与他们一同进学,不…不好吧。”

魏叔玉霸气的挥下手,“我魏叔玉的妹妹,不必受条条框框的束缚。”

……

当晚,皇宫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召来李靖、李绩、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

“众卿皆知,如今疆域辽阔,急需人才治理。”

他开门见山继续道,“玉儿建学堂育才,朕以为将领子弟也应入学,将来为大唐开疆拓土。”

老将们纷纷点头称是,心里琢磨着适龄的孙儿。

就在此时。

程咬金突然嚷道:“陛下,臣那不成器的儿子处默,虽然二十有五了,但也想去学堂深造深造!”

尉迟恭也赶忙跟上:“微臣家宝琳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求知的心还年轻啊!”

“啊??”

众人一阵愕然,嘴角抽搐个不停。

不愧是大唐的混不吝,实在是太不要脸皮了吧。

二十多岁的成年男子,与孩童一起进学,那…那画面简直没法看。

李世民哭笑不得:“你们两个老货,要不要脸,那是培养孩童的学堂!”

程咬金扑通一声跪下:

“陛下!老臣为大唐征战半生,就这点心愿啊!让处默去学学怎么治理地方,将来老臣闭眼也安心了!”

尉迟恭也跪下来:“是啊陛下!宝琳虽然莽撞,但心是好的,就让魏驸马打磨打磨他吧!”

李靖和李绩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

“知节,你儿子众多,为何让处默去公主府学堂?朕记得你小儿子叫…叫啥来着,要不让他去吧。”

李世民停顿下,然后看向尉迟恭,“敬德呐,你后院的胡姬不是生了好几个儿子,让他们去进学吧。”

“啊这…”

两人都有些不大乐意。古人可没有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的说法,相反他们格外偏爱嫡长子。

李世民无奈地摇头:“罢了罢了,朕准了,不过得看魏叔玉收不收。”

侯君集这时候站起来,朝李世民行了一礼。

“陛下,微臣觉得魏驸马办的学堂,可以分50个名额给边疆将领的子嗣。”

“咦??”

李世民的眼神顿时就亮了。他正愁没借口让边疆将领,将子嗣送到长安当‘人质’。

混小子办学堂,刚好让他有了借口。

“侯爱卿真出了个好主意呐,你的提议朕采纳了。”

翌日。

看着程处默和尉迟宝琳,魏叔玉哭笑不得。两个家伙比他还要大七八岁,真亏两个混不吝想得出来。

“两位伯伯没搞错吧,处默哥与宝琳哥,他们两个都有官身呐,还用得着去进学??”

程咬金忙不迭开口,“用得着,用得着!贤侄能让房家那小子成虎将,足以见得调教人的手段非凡。”

魏叔玉嘴角抽搐不停。

神尼玛的调教手段,真以为他是脚盆鸡啊。

尉迟恭来了一句,“魏贤侄,陛下已经答应了,你不会想抗旨吧??”

“额…”

见程处默与尉迟宝琳满脸的不情愿,魏叔玉还是想替他俩争取一下。

“还是换人吧,我给两位叔伯每人5个名额。”

“不换不换,就他们俩。”

魏叔玉还能说什么,只得答应下来。

程咬金乐得直拍他的肩膀:“好贤侄,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处默要是不听话,你往死里打,千万别客气。”

尉迟恭也塞给他一根马鞭:“这是老夫特制的,抽人特别疼。宝琳要是不学好,就用这个抽。”

尉迟宝琳满脸幽怨。还是他亲爹嘛,居然连抽人的鞭子都准备好了。

看着两位老将军殷切的目光,魏叔玉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征战沙场的老将,最希望的不是儿子继续厮杀,而是学会如何建设与治理。

好让大唐江山永固!!

......

新年一过,时间便来到贞观十四年。

春风吹过长安,四个坊的搬迁工作迅速开展。

由于魏叔玉钱撒得多,四坊里的百姓们,一个个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驸马爷也太有钱了吧,同意搬迁后不仅分发房子,还按人头每人补偿一贯贞观通宝。”

“谁说不是呐,不过听说奴仆们只补偿五十文。”

“能补偿五十文也不错,毕竟他们的身份是奴仆。”

“快去挑房子吧,听说早点搬还有钱拿。”

“啧啧啧…魏驸马简直是散财童子呐。”

搬迁工作完成后,魏叔玉亲自设计监工,学堂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开学那日,李世民亲自题写匾额——“长安学堂”。

魏叔玉站在大门前,望着下面黑压压的学生:有皇孙李象,有勋贵子弟,有将领之后,还有少数通过比试脱颖而出的寒门学子。

“诸位。”魏叔玉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

“你们在这里所学,将来要用于治理万里疆土,造福千万百姓。

记住:学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品格之地。

我希望你们将来不仅是能臣干吏,更是心怀天下之人。”

人群最后方,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个大龄学生挤在一起。

“处默,你说咱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和这些小娃娃一起读书,丢人不?”尉迟宝琳嘀咕道。

程处默看着讲台上神采飞扬的魏叔玉,轻声道:

“爹说了,魏驸马是妖孽般的人物,能跟他学点是点的。

再说将来治理地方,总不能全靠拳头吧?”

尉迟宝琳点点头,忽然又问:

“你说,魏驸马比咱们还小七八岁,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程处默望着魏叔玉的身影,若有所思:“有些人啊,天生就是来做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