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第730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三十,寅时正刻。

紫禁城还笼罩在除夕的夜色中,但承天门外已是火把通明。

八百锦衣卫持绣春刀列队,从承天门一直排到奉天殿。金吾卫的鎏金铠甲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冷光。

乾清宫内,烛火通明。

皇后亲手为庆帝整理十二章纹衮服,指尖抚过日月星辰的绣纹。

\"陛下今日气色极好。\"皇后为他系好玉带,\"这身朝服衬得陛下越发威严了。\"

庆帝张开双臂,任由内侍为他戴上十二旒冕冠。珠玉轻响间,他转向铜镜:\"皇后看朕今日这身打扮,可还镇得住那些藩王?\"

皇后含笑为他抚平衣袖:\"陛下是万乘之尊,天下共主。那些藩王见了陛下,自然都要屏息凝神。\"她稍稍停顿,\"只是今日大朝会要见数十国使臣,陛下还需保重龙体。\"

庆帝轻笑:\"有太子在一旁辅佐,朕倒是省心不少。\"

说到这,他语气忽然一转,带着几分玩笑却又透出十分的笃定,

\"再说了,若那帮藩王真有什么不安分,太子若镇不住,朕还有天戈在嘛。有朕的辽王执戟立于阶下,何惧之有?哈哈哈。\"

皇后闻言,忍不住笑着轻捶了一下他的手臂,眼波流转间尽是了然与亲昵:

\"陛下又来了!天戈那孩子自然是好的,忠心耿耿,武略超群,您就恨不得天天把他挂在嘴边夸!知道的说是君臣相得,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您亲生的手足兄弟呢!有他在,臣妾看您这底气是足得很!\"

庆帝被皇后这番笑骂说得龙颜大悦,抚须大笑:

\"知朕者,皇后也!\"笑罢,才转向门口侍立的内侍,\"太子呢?可已在候着了?\"

内侍连忙躬身,脸上也带着笑意:\"回陛下,太子殿下已在门外候旨,朝服冠冕均已齐整,只待陛下宣召。\"

\"传太子进来。\"

片刻后,太子身着九章衮服进殿,恭谨行礼:\"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庆帝打量太子片刻,而后满意颔首:\"今日大朝会,你随朕一同接受万国朝拜。记住,无论见到什么,都要保持天家威仪。\"

\"儿臣谨记。\"

此时司礼监太监在殿外唱喏:\"吉时已到——请陛下升殿——\"

庆帝最后整了整冠冕,对皇后微微一笑:\"待朕回来用团圆饭。\"

帝辇起驾,太子紧随其后。

......

承天门外,各国使臣依序列队等候。寅时的寒风卷着细雪,吹得火把忽明忽暗,映照着一张张神色各异的面孔。

朝鲜国王李怿站在队列最前方,身着绛纱袍,双手拢在袖中。

他望着巍峨的城门,而后感慨的轻声对身旁的世子说道:

\"记住,待会儿献贡时,务必将《朝鲜贡赋册》举过头顶。大庆皇帝最重礼数。\"

稍后处,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披着白狼大氅,手指不耐烦地敲着镶宝石的腰带。

他的目光扫过前后队列,而后对随从低语:\"蒙古人献的是什么贡品?吐鲁番那边呢?\"

\"回大汗,蒙古献九十九匹白马,号称'九白之贡'。吐鲁番......\"随从压低声音,\"究竟送了什么......根本查不到一点头绪。\"

阿剌木沙汗嗤笑一声:\"乌力罕倒是会巴结。至于吐鲁番......\"他瞥了眼队列末尾那个孤零零的身影,语气轻蔑,\"连个正经册封都没有,也敢来凑热闹。真是不知所谓。\"

这时蒙古大汗乌力罕正好走过,闻言脚步微顿。

他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淡淡扫了阿剌木沙汗一眼:\"西辽国主倒是关心得很。\"

阿剌木沙汗扬起下巴,故意提高声量:\"本汗只是好奇,某些人明明将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后被打断了爪子,怎么还笑得出来?\"

乌力罕眼神一沉,但很快恢复如常:

\"西辽国主说笑了。大庆陛下诏书一到,本王自然遵旨。\"他语气平淡,却暗藏锋芒,\"总比某些人,被打得抱头鼠窜才来求援强些。\"

两人目光交锋片刻,各自冷哼一声别开脸。

阿剌木沙汗整理着狼裘领口,对随从低语:

\"让他们得意去。待会儿献礼时,叫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礼。\"他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朝鲜国主与本汗联手准备的这份大礼,足以让他们的白马和活物都成了笑话。\"

随从会意点头:\"大汗英明。只是吐鲁番那边......\"

\"跳梁小丑罢了。\"阿剌木沙汗不屑地摆手,\"连朝贡资格都没有的蛮夷,也配与本汗相提并论?\"

随从见状有些语塞......不知何时,他感觉自己的王变了......竟然会因为吐鲁番不是大庆的附属国而对此鄙夷起来!!!

而吐鲁番使者哈里克独自站在队列末尾,深目高鼻的面容隐在阴影中。

不远处,安南使臣阮文绍正与暹罗使者低声交谈。\"听说大庆水师新造的战舰,比我们最大的船还要大三倍。\"阮文绍忧心忡忡地说。

暹罗使者点头:\"待会朝会,务必请求陛下准许我们购买造船图纸。否则...\"他话未说完,就被占城使臣打断。

\"你们安南人倒是会盘算。\"占城使臣冷笑,\"别忘了三年前你们还与大庆水师在南海交锋。\"

阮文绍面色一僵:\"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们安南可是真心归顺。\"

占城使臣面露不屑,“你们当然真心归顺了,要知道如今的大庆天朝,可是用了几个月不到就灭了倭寇......你要是在放肆,小心灭的就是你们安南了!!!”

更远处,吕宋、苏禄等南洋小国的使臣聚在一处,既羡慕又不安地看着那些大国的君主。

\"听说今日朝会要重定朝贡规矩,\"吕宋使臣低声说,\"但愿别增加我们的贡赋。\"

苏禄使者塔吉克闻言挑眉,略带诧异地看向他:

\"巴朗圭大人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大庆皇帝陛下向来以仁德治天下,体恤我等远藩,怎会无缘无故增加贡赋?\"他说着向皇宫方向拱了拱手,\"去岁南洋风灾,陛下还特旨减免了暹罗一年贡赋,这事你我都知道的。\"

渤泥使臣阿卜杜拉点头附和:

\"塔吉克大人说得在理。我在鸿胪寺打听过,这次重定规矩,似乎是要明确各邦贸易口岸,让往来更加便利。\"他眼中露出期待之色,\"若是真能多开放几个口岸,对我们这些小邦反倒是好事。\"

巴朗圭仍有些疑虑:\"可是如今大庆水师如此强盛,新造的宝船据说能载数百人。若是他们要划定海疆,控制贸易...\"

\"你这是多虑了!\"塔吉克笑着打断,\"海疆越大,商路才越通畅。去年我们苏禄的商船在泉州港获得优待,关税减了三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阿卜杜拉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可听说倭国的事了?\"

众人脸色一白。巴朗圭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听说...听说辽王东征,倭国三岛已经...已经没了。\"

\"何止是没了。\"塔吉克声音压得极低,\"我在鸿胪寺听人说,倭国的金银矿现在全归了大庆。男丁为奴,女子...唉。\"他摇了摇头,\"所以今日咱们还是乖乖的,千万别触怒天威。\"

这时,一队锦衣卫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他们面前经过,冰冷的眼神扫过这群南洋使臣。

几人立即噤声,低下头做恭顺状。

午门那边,百官队列中,一位老臣捋须对着使臣方向微微摇头,对身旁的同僚低语:“蛮夷终究是蛮夷,聚于宫阙之下,仍不免喧嚣之气。”

同僚则颔首回应:“幸赖陛下圣明,辽王威德,方能令其慑服,来朝拜谒。”

忽然,钟鼓齐鸣,庄严的乐声响起。

承天门、午门次第洞开。

礼炮九鸣,声震九城。

司礼监太监高亢的唱喏声从层层宫门内传来:“陛下升殿——百官、诸使——入朝觐见——!”

文武百官立即整肃衣冠,手持笏板,开始按严格的品级次序,迈着庄重的步伐,缓缓通过午门。

各国使臣则在鸿胪寺官员的高声指引下,依其国王、汗王、使臣的不同等级,排成班次,跟随在百官队伍之后,向着最终的朝会大殿——奉天殿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