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学院,《伊比利亚生态地理学》的讲师——佩姆教授,是一位以学术严谨、要求苛刻、且对混日子的学生极其不耐烦而闻名的老派学者。
他戴着厚厚的眼镜,眉头似乎总是习惯性地紧锁着,仿佛对世间大多数学识浅薄之辈都感到不满。
对于那位名叫徐钰的华国转校生,佩姆教授早已在心里给她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可以说是偏见的烙印。
毫无征兆的请假、缺课,加上她那看似对课程并不上心的态度,让佩姆教授几乎认定,这又是一个仗着家里有点背景、跑来伊比利亚这座最着名的紫葡学院镀金混学历的典型留学生。
他甚至在私下里早已打定主意,等到期末评分时,一定要狠狠卡住她的平时分,用一个毫不留情的“不合格”来给她、也给所有抱有类似想法的学生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学术殿堂不是游乐场。
因此,当他在电脑邮箱里看到那份署名“徐钰”的《伊比利亚地区特定山谷环境异常初步调查报告》时,几乎是带着一种嗤之以鼻、准备挑刺找茬的心态点击打开的。
他几乎能想象出里面会是怎样一篇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的垃圾。
然而,当他扶了扶眼镜,开始真正阅读报告的内容时,他脸上那惯常的轻蔑和不耐烦,如同遇到阳光的冰雪般,迅速消融、凝固,最终转变为一种越来越浓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报告的行文确实能看出刻意修饰和删改的痕迹,许多关键的具体坐标、能量读数峰值、以及某些异常现象的细节描述都被刻意模糊或简化了,仿佛在规避什么禁忌。
这一点甚至让佩姆教授最初更加不悦,认为这是学术不端的表现。
但是,越过这些表面上的“瑕疵”,报告内核所描述的那种诡异的环境畸变———不自然的光线扭曲、违反常理的植被异化、具有侵蚀性的未知结晶物质、以及那种仿佛能扭曲空间本身的异常能量场———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一个沉寂已久、却始终令他隐隐不安的猜想。
作为一位长期致力于地质研究和环境保护的专家,佩姆教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直觉,早已察觉到伊比利亚地区,尤其是南部一带,近年来的一些环境监测数据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微小异常。
这些异常很微弱,分散,无法构成有效证据,更像是一种“直觉上的违和感”。他也曾向学院高层委婉地提出过疑虑,但得到的回应总是含糊其辞,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而眼前这份来自一个他眼中的“问题学生”的报告,虽然写得遮遮掩掩,但其描绘的核心现象,却与他内心深处那个关于“某种未知力量正在悄然侵蚀伊比利亚环境”的可怕猜想不谋而合。
报告中那些被模糊处理的数据,反而更像是因为触碰到了某种真实存在的禁忌而不得不为之。
这不再是学生作业…这简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田野调查证据。虽然不够完善,但其指向性无比明确,价值可能远超一篇优秀的学期论文。
佩姆教授握着鼠标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反复阅读着报告中的关键段落,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狂热光芒。
他之前的所有偏见在这一刻被彻底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迫切的心情——
他必须立刻找到这个叫徐钰的学生!
他需要知道更多细节!
那些被模糊的坐标到底在哪里?
那些异常能量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她是怎么发现那里的?
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观测的?
这一刻,什么挂科、什么教训,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学术探究的热情完全占据了他的大脑。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办公室,也顾不上什么教授仪态,抓住几个路过的学生就开始急切地打听徐钰的下落。
..
“徐钰?哦,教授您是说那个‘蜜叶醇香’的……”
“对对对!就是她!她在哪?”佩姆教授急不可耐地打断。
“这个时间点……她应该还在‘蜜叶醇香’咖啡店打工吧?听说今天特别热闹,连奇树馆主都去了……”
“咖啡店?打工?”
佩姆教授愣住了,完全无法将这两个词与他刚刚在报告中读到的那种充满危险和未知的异常环境调查联系起来。但他顾不了那么多,问清了方向后,便迈开步子,朝着学院商业区的方向快步走去。
越是靠近“蜜叶醇香”,他就发现人流越是拥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和喧嚣的气氛,这与他一贯熟悉的安静学术环境格格不入。他皱着眉头,费力地挤过人群。
终于,他看到了那家招牌精致的咖啡店。然而,店外的景象却让他再次愣在原地,厚厚的眼镜片后面充满了巨大的困惑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感。
只见咖啡店外的露天座椅区人头攒动,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一点上。
而在那视线的中心,他千辛万苦要找的那个学生——徐钰——正穿着一身与她平时清冷气质截然不同的、缀着蕾丝花边的黑白女仆装。
这已经足够让老派的佩姆教授大脑宕机一秒了。但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徐钰此刻的处境:
她怀里抱着一只看起来疲惫不堪的新叶喵,脸上带着刚经历恶战的疲惫,却又混合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窘迫。而她身边,正围着三个风格迥异却同样引人注目的女孩:
一位是学院的风云人物、冠军级的训练家妮莫,正笑着拍着徐钰的肩膀,似乎在说着什么;
另一位则是打扮夸张、活力四射的酿光市道馆馆主奇树,正手舞足蹈、喋喋不休地对着徐钰说着什么,甚至试图去拉她的手腕,引得徐钰下意识地躲闪;
最后一位看起来像是徐钰的朋友,正试图护着徐钰,隔开过于热情的奇树,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
三个女孩几乎是把徐钰“拽来拽去”,而周围还有大量围观的学生,举着手机拍照录像,发出阵阵笑声和议论,俨然将徐钰当成了某种人气焦点和……围观对象?
佩姆教授:“???”
他站在原地,花了整整十秒钟来消化眼前的景象。
那个在他报告中描绘了诡异能量、危险环境、提出了惊人猜想的“学者”?
那个他以为深藏不露、可能掌握着关键环境证据的“调查员”?
就是眼前这个……穿着滑稽女仆装、被一群女孩围着、被众多学生当热闹看、一脸“社死”表情的……咖啡店女仆?!
巨大的反差让佩姆教授的思维彻底陷入了混乱。他张了张嘴,想喊徐钰的名字,却发现声音卡在喉咙里。他原本准备的一肚子关于学术探讨的急切问题,此刻一个字也问不出口。
学术的严谨与现实荒诞的碰撞,让这位老教授一时间僵在原地,只是呆呆地看着那被围在中心、与他想象中截然不同的“问题学生”,大脑仿佛被无数的问号和惊叹号刷屏,彻底宕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