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踩下油门的时候,后视镜里那盏红灯刚好熄灭。
整条路像被谁用黑布裹住,路灯一盏接一盏地灭,像是有人在远处一盏盏拧下灯泡。我没有看前方,因为前方早已不存在。路标倒了,沥青裂开,露出底下泛着青光的泥土,像某种活物的皮肉翻卷。我踩的是倒车档,车尾朝着来时的方向缓缓退去——不,不是退,是前进。在这条路上,倒着走才是正确的方向。
“你疯了吗!”副驾驶的陈露尖叫,指甲抠进皮座椅,发出刺耳的声响,“你在往回开?我们刚才是从那边来的!”
我没说话。方向盘在我手中微微震颤,像有东西在车底爬行,顶着轮胎。后视镜里,陈露的脸开始融化。不是夸张,是真的融化——她的左脸像蜡烛般塌陷,眼眶往下淌着暗红的液体,嘴唇拉成一条细线,却还在不断尖叫。声音却不像人声,倒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混着电流和哭腔。
“姐姐……”后座传来苏小月的声音,轻得像一片叶子落进水里。
我从后视镜看她。她坐在后排中央,穿着那条我最后一次见她时的白色连衣裙,裙角沾着泥。她的脸很干净,甚至带着笑意,眼睛亮得不像活人。可我知道,她已经死了三年了。
“姐姐,谢谢你送我回家。”她轻声说。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她坐在我这辆车上,说要回城郊的老宅。她说奶奶病了,想见她最后一面。我嫌路远,又下着大雨,劝她改天再去。她执意要走,最后拦了辆黑车。第二天,他们在山道拐弯处找到了那辆车,翻进了沟里。司机当场死亡,苏小月失踪。七天后,她的尸体在老宅的井里被捞出来,脸上还带着笑。
警方说,是司机临时起意谋财害命。可我总记得,那天她上车前,回头对我说:“姐,奶奶说,只有走反路,才能到家。”
我以为她是胡说。
现在我知道了。
这辆车,这路,这条从城西通往郊区的“阳寿道”,从来就不是给人走的。白天走的是活人,晚上走的,是回不去的魂。而唯一能送亡魂归家的方式,是反向行驶——倒着开,逆着阳气,顺着阴流。
陈露已经不成人形了。她的身体像被高温炙烤的塑料,扭曲、塌陷,皮肤一层层剥落,露出底下灰白色的筋肉。她还在尖叫,但声音越来越远,仿佛被风吹散。我瞥了一眼后视镜,她的座位已经空了,只留下一摊黏稠的、泛着腥臭的液体,正缓缓渗进座椅。
“别怕。”苏小月忽然开口,“她不该上车的。这条路上,只能有一个送行的人,一个回家的人。”
我握紧方向盘,手心全是冷汗。雨开始下了,不是从天上,而是从车顶内部渗出来。水滴带着铁锈味,一滴一滴砸在陈露刚才坐的位置。我听见车底传来抓挠声,像是无数只手在扒着底盘,试图爬上来。
“小月……”我嗓音发抖,“你真的……想回家?”
她点点头,笑容依旧:“奶奶在等我。她说,只要有人肯倒着开车送我回去,我就能进门,不再在井边徘徊。”
我闭了闭眼。
三年来,我每晚都梦见她坐在井沿,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上,脚悬在半空,轻轻晃着。她不哭,也不喊,只是看着我,眼神里全是委屈。我问她为什么不逃,她摇头,说:“门从里面锁了。”
现在我明白了。那扇门,只有在“反路”开启时,才能从外面打开。
雨越下越大,车窗上爬满水痕,像无数手指在划。我透过模糊的玻璃看后方——那条我们来时的路,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狭窄的土路,两旁立着低矮的石碑,碑上刻着模糊的姓氏,有些甚至没有名字,只有一道红痕。
这条路,我从未在白天见过。
“快到了。”苏小月轻声说,“再开两公里,就能看见老宅的门。”
我踩下油门,车子在泥泞中缓缓后退。轮胎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咀嚼骨头。路边的碑开始晃动,有影子从碑后站起,穿着老式的衣裳,远远地跟着车走。他们不靠近,只是跟着,像是送葬的队伍。
突然,车灯熄了。
黑暗瞬间吞没一切。我摸到中控台,想开大灯,却发现所有按钮都失灵了。只有仪表盘还亮着,指针逆时针飞速旋转,速度显示为“0”,可我能感觉到车在动。
“姐姐,别开灯。”苏小月说,“他们怕光。等我们到了,他们就不会跟着了。”
我松开手,任由车子在黑暗中滑行。风从缝隙钻进来,带着腐叶和香烛的味道。我听见车后传来低语,是很多人的声音叠在一起,念着同一个名字:“苏小月……苏小月……回来吧……”
“那是村里的老人。”她轻声解释,“他们记得我。他们说,那天晚上,有人看见我站在井边,往里头放纸钱。可我根本没烧过纸。”
我心头一紧。
如果她没烧纸,那井边的人是谁?
车猛地一震,像是压到了什么。我下意识回头,后窗玻璃上浮现出一张脸——惨白,眼眶漆黑,嘴角裂到耳根。它贴在玻璃上,盯着车内,然后缓缓抬起手,指向后方。
我顺着它的手指看去。
远处,一点昏黄的光亮在雨中摇曳。是一座老宅的轮廓,青砖灰瓦,门檐下挂着一盏纸灯笼,写着一个“苏”字。
到了。
车子缓缓停在门口,车头朝外,车尾正对着那扇斑驳的木门。我解开安全带,手抖得几乎拉不开扣。
“你要进来吗?”苏小月问我。
我摇头:“我送你到这里,就够了。”
她笑了,那笑容突然变得极温柔,像小时候她蹭在我怀里撒娇时的样子。“姐,谢谢你。这些年,你每个月都去井边放花,我知道的。”
我眼眶发热:“你……能看到?”
“能。只是不能靠近。活人的阳气太重,我一靠近,就会被弹开。只有今天,只有这条路,只有你肯倒着开……我才能回去。”
她推开车门,雨却没有落在她身上。她的脚踩在泥地里,却没有留下脚印。她走到门前,从怀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插进锁孔。
“吱呀——”
门开了。
里面漆黑一片,可我却感觉到一股暖意涌出,像是炉火正旺,像是有人在厨房煮着姜汤。门内传来苍老的声音:“小月?是小月回来了吗?”
“奶奶……”苏小月回头看了我一眼,眼里有泪光,“我回家了。”
门缓缓关上。
我坐在车里,久久没动。雨停了,天边泛起一丝灰白。车灯忽然亮起,仪表盘恢复正常,导航显示“已抵达目的地”。我输入回家的路线,车子向前驶去。
可就在我驶出百米时,后视镜里,那扇门又开了。
苏小月站在门口,还是那身白裙,脸上带着笑。她举起手,轻轻挥了挥。
我猛地踩刹车。
再看时,门已紧闭,老宅消失在晨雾中,仿佛从未存在。
我颤抖着摸出手机,想查这条路的历史。搜索“城西老苏宅”,跳出一条三年前的新闻:《雨夜车祸致一死一失踪,失踪女孩遗体于祖宅井中发现》。
我点开配图。
照片里,井边散落着几朵白菊——是我每年清明去放的。
可下一秒,我的血 froze。
照片的角落,井沿上,坐着一个穿白裙的女孩,湿发贴脸,正回头看向镜头。
而那张脸,是我自己。
我猛地抬头看后视镜。
驾驶座上,空无一人。
只有那朵白菊,静静躺在副驾驶,花瓣上还带着井水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