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虚在时空长河中急速穿梭,仿佛穿越了无尽的岁月和空间,最终降落在一片广袤无垠、充满神秘气息的洪荒世界之中。

这里的时空质量异常厚重,浓郁的灵气如浓雾般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呼吸都能感受到那强大的能量波动。

与外面的世界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不同,仿佛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

在遮天世界时,太虚抬手之间便可轻易碎裂星辰,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

然而,当他来到这个洪荒世界后,却惊讶地发现,同样的实力在这里却无法发挥出如此巨大的威力。

这并不是因为他自身变弱了,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时空质量太过强大,使得他的力量在其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不过,太虚早有准备。他身上有道种的掩护,就算是道祖级别的强者,也难以察觉到他的到来。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隐匿自身气息,如同幽灵一般在这片洪荒世界中穿梭。

经过长达百年的飞跃,太虚终于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城池下方。

这座城池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墙上刻满了古老而神秘的符文,透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太虚凝视着城门上方的匾额,上面赫然写着“朝歌城”三个大字。他心中一动,这座城池的名字太熟悉不过了。

走进朝歌城后,太虚一身洁白的道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气质超凡脱俗,让人一看便是一位来自世外桃源的高人。

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对太虚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些人甚至远远地就开始绕着他走,似乎对他充满了敬畏。

太虚站在繁华的街道旁,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脚步匆忙,仿佛都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赶着。他心生好奇,决定拦住一位路过的老者询问原因。

“这位老先生,请留步!”太虚高声喊道,声音在喧闹的街道上显得有些突兀。

老者闻声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太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打量了一下太虚,见他身着一袭白衣,气质高雅,周身似有一层淡淡的灵气环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上仙有何事要问老朽?”老者恭敬地问道。

太虚微笑着问道:“老先生,我见这街上众人行色匆匆,似乎都很慌忙,不知是为何缘故?这城中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老者连忙解释道:“上仙有所不知,今日大王要去女娲宫上香,所以这街道上的百姓们都纷纷回家避让,以免不懂规矩,冲撞了大王。”

太虚心中一动,他暗自思忖:“看来我所想的没错,这里正是封神时期的洪荒世界。”

他继续问道:“老先生,您为何称呼我为上仙呢?”

老者赶忙拱手作揖,说道:“上仙气质超凡,周身隐隐有灵气环绕,自是与我等凡人不同。老朽虽愚钝,但也能看出上仙您绝非等闲之辈,故而斗胆称您为上仙。”

太虚微微一笑,点头表示谢意,然后让老者离去。

待老者走远后,太虚心中暗自思忖:“这封神大劫即将开启,而女娲宫上香一事,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我得去看看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机缘。”

太虚决定前往女娲宫附近一探究竟,毕竟这里是封神世界中最容易接触到圣人的地方。

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至少也达到了众生境界,体内还有道种存在,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当太虚抵达女娲宫时,发现这里早已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

太虚施展隐匿之术,将身形隐匿起来,然后悄悄地混入人群之中,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果然不出所料,在众人上完香之后,太虚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股气息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让他不禁心头一紧。

与此同时,商纣王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呆滞,仿佛中邪一般。

就在这时,女娲殿中突然掀起一股阴风,将女娲像上的面纱吹落,露出了女娲像的真容。

当太虚看到女娲像的那一刻,他的心神猛地一颤。这女娲像竟然与李莫愁长得一模一样!

在这一瞬间,商纣王的目光完全被女娲神像所吸引,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神像,仿佛看到了一个绝世美人正站在他面前。

那神像的面容端庄秀丽,肌肤如羊脂白玉般温润,眉如远黛,眼若秋水,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商纣王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他一步步地走向女娲神像,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迟疑,仿佛在与内心的某种力量做着抗争。

但最终,他还是无法抵挡那股强大的吸引力,缓缓地走到了神像前。

商纣王凝视着神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突然转身,对着身后的侍从喊道:“拿笔墨来!”侍从们虽然对他的举动感到有些诧异,但还是迅速地取来了笔墨。

商纣王接过笔墨,毫不犹豫地在女娲神像的旁边写下了,那首导致殷商覆灭的那首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女娲神像远远望去,不过是一尊平凡无奇的雕像罢了,没有丝毫特别之处。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看似普通的雕像,却让纣王鬼迷心窍,这实在让人费解。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实在想不通,纣王为何会对这尊雕像有如此迷恋,以至于要留下这样的诗句。

商容、比干等朝歌的大臣们见到纣王的举动,都吓得不敢言语。

他们深知女娲圣人的厉害,生怕纣王的行为会触怒她,给国家带来灾难。

于是,他们纷纷上前劝解纣王,请求他赶快擦去那两句诗,以免惹怒女娲圣人,降下责罚。

然而,纣王却对大臣们的劝告置若罔闻,他执意要保留自己写下的诗句,甚至还对大臣们的劝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耐烦。

最后,纣王直接负气离去,留下了一群忧心忡忡的大臣们。

就在纣王转身离开的瞬间,躲在暗处的太虚突然注意到女娲神像上闪过了一抹奇异的光华。

那光华虽然转瞬即逝,但太虚却看得真切。更让他惊讶的是,他似乎感觉到那神像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下,仿佛是在特意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