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熊熊烈火在逐渐地熄灭,火势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然而,整个文丑的大营之中,一股灼热之感却并未随之消散,反而愈发强烈。几名士卒骑着马匹,在大营之中缓缓巡视着。
大火虽然已经熄灭,但一些较大的木质建筑物仍在燃烧,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整个大营的地面都被烧得焦黑,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黑炭覆盖。
士卒们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可能隐藏物资的地方。然而,经过一番仔细的探寻,他们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大营之中早已人去楼空,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生命迹象。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应该存在的粮草和物资,也在这场大火中被焚烧殆尽,连一点残渣都没有留下。整个文丑大营显得异常荒凉,一片死寂。
几名士卒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调转马头,朝着还在等待的苦风等人的方向疾驰而去。苦风等人早已停下前进的脚步,静静地等待着这几名士卒的最终探寻结果。
如果大营之中还有人生还,那么他们就必须倾巢而出,毫不留情地将对方击杀。毕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决不能掉以轻心。
然而,当士卒们来到苦风等人面前,将一无所获的消息以及文丑大营中的境况告诉苦风等人时,苦风等人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望。这个结果意味着他们不仅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物资,甚至连文丑大营都失去了占领的价值。
没有丝毫的犹豫,苦风率领着他的人马,如疾风般疾驰而去,目标直指己方大营,去完成复命的使命。
与此同时,褚飞燕和子鸣二人,依然紧追不舍着文丑的大军。
文丑的撤退速度虽然极快,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大营被熊熊大火燃烧,滚滚黑烟腾空而起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在文丑看来,太平天国的队伍显然已经中计,陷入了水火无情的绝境。那一万名冲锋在前的士卒,想必早已在烈焰中丧生,命丧黄泉。如此惨重的损失,太平天国又怎能还有余力来追击他呢?此刻,他们最应该做的,应当是重整旗鼓,而非继续派人追击。毕竟,“穷寇莫追”这个道理,可谓是人尽皆知。
然而,让文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太平天国竟然毫发无损!不仅如此,就连他的爱将文盈,也在这场追击战中不幸陨落。正当文丑还在盘算着如何在袁绍面前夸大自己的功绩时,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如雷霆万钧般传入了他的耳中。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文丑对于马匹的声响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度。毕竟,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广袤无垠,这样的地形条件非常适合马匹奔腾驰骋。
就在文丑听到那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时,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这声音绝非普通的马蹄声,它急促而又沉重,显然是有大量的马匹在迅速靠近。
文丑显然也察觉到了这异常的声响,他当机立断,高声喊道:“撤!快撤!有追兵!”这声呼喊如同惊雷一般,在周围的士兵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文丑的命令下达,他麾下的士卒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以文丑为中心,迅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保护圈,紧紧地护卫着文丑,开始撤离。
这些士兵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他们骑术娴熟,驾驭着战马如疾风般疾驰而去。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与此同时,当子鸣和褚飞燕二人远远地望见前方文丑的大军时,文丑也同样发现了身后紧追不舍的敌军。然而,此时的文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逃离这里,远离追兵的威胁。
那些原本跟随文丑的步兵们,此时也已经化整为零,分散开来,朝着袁绍大军的方向狂奔而去。这样一来,文丑就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地带领自己的骑兵队伍迅速撤离。
他深知,此时回身与追兵交战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身陷囹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撤退,以保存自己和麾下士兵的性命。
文丑在前方狂奔,他的身后紧跟着子鸣和褚飞燕率领的追兵。双方的战马都在全力疾驰,速度不相上下,仿佛在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赛马比赛。
子鸣和褚飞燕心急如焚,他们迫切地想要拉近与文丑大军的距离,以便能够将其一举击溃。然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在如此高速的追逐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加速举动都可能导致战马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子鸣和褚飞燕最终还是放弃了用刀刺击马屁股来刺激马匹加速的念头。他们深知这样做虽然能够让马匹暂时加快速度,但对战马的伤害却是无法挽回的,很可能会让它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失去战斗力。
尽管形势严峻,子鸣和褚飞燕并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他们果断地下令士卒们进行骑射攻击。有了马鞍和马镫的辅助,骑射这一原本高难度的技艺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刹那间,漫天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铺天盖地地射向文丑的大军。然而,这看似凶猛的攻击却只是徒劳无功。由于距离过远,箭矢在尚未触及文丑大军时便已纷纷坠落到地面,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事已至此,子鸣和褚飞燕心中都明白,穷寇莫追这个道理。他们深知,如果继续穷追不舍,不仅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危险,还可能导致大军遭受重创。
于是,子鸣和褚飞燕无奈地对视一眼后,下达了命令,让大军逐渐削减前进的速度。随着速度的减慢,大军终于停了下来。
此时,子鸣和褚飞燕观察着四周,发现文丑的大军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显然已经无法追上了。而他们之前射出的箭矢,虽然如雨点般密集,但由于距离较远,对文丑的大军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更让他们担忧的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文丑的步兵队伍。这让他们不禁心生疑虑:文丑是否还有暗藏的埋伏呢?也许文丑故意引他们深入,就是为了将他们一举歼灭。
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以及大军的整体利益,子鸣和褚飞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调转马头,撤离回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