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映入眼帘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只见箭矢和标枪如雨点般密集地落下,仿佛一场恐怖的箭雨风暴。许多褚飞燕麾下的士卒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致命的武器无情地砸向自己。
毕竟,他们从未想过在大营之内竟然还会遭受如此猛烈的攻击。此时,双方已经开始近身肉搏,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短兵相接的时刻,而不是远距离的箭矢交锋。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对方竟然能够在这个时候发动如此规模的远程攻击,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撑住了一波攻势的褚飞燕麾下士卒们并没有坐以待毙。那些幸存下来的守军们迅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他们立刻有秩序地组织起了反击,而他们选择的反击方式就是抛射。
他们将箭矢瞄准了那些大戟士后方的河北精锐士卒们。这些河北精锐士卒们虽然同样勇猛,但他们的甲胄防御相对较弱。平州士卒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将箭矢如暴雨般倾泻在敌人的阵地上。
一时间,双方的箭矢攻势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箭矢的落下,都伴随着一声声惨叫和生命的消逝。整个战场被血腥和暴力所笼罩,仿佛变成了一个屠宰场。
在这里,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上一秒,你可能还在拼死舞动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下一秒,你就可能惨死当场,成为这场残酷战争的牺牲品。
“为了太平天国!尽忠!”这一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瞬间点燃了周围太平天国士卒们的斗志。他们像是被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一声声高呼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呐喊声不仅是一种宣泄,更像是一种力量的传递。原本有些疲惫不堪的士卒们,在听到这呐喊声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他们忘却了身体的疲劳,忘却了战争的残酷,义无反顾地再次投入到激烈的战场厮杀之中。
太平天国,这个在东汉末年横空出世的国度,宛如一朵奇葩绽放在乱世之中。它以百姓为主,实行封建君主制,与其他诸侯和世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国度里,苛捐杂税被彻底摒弃,百姓们只需缴纳规定的粮食,便可自由耕种自己的田地,无需担心官府的强征。这种优厚的政策,让太平天国的百姓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和自由。
对于这些士卒们来说,太平天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家园。在这里,他们不再是被剥削的对象,而是田地的主人。他们为了扞卫这个美好的国度,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生命去拼搏。因为他们深知,如果回到各个诸侯或者大汉的统治之下,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盘剥和压迫。
在这片充满血腥与硝烟的战场上,太平天国的士卒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呐喊声,如同战鼓一般激励着彼此,让他们在生死边缘奋勇前行。
仅仅只是如此的话,褚飞燕麾下的士卒和大戟士之间的战斗简直就是一场血腥的屠杀。每一次交锋,大戟士们都能轻易地刺穿褚飞燕士卒的盔甲,而褚飞燕的士卒们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给大戟士造成一点伤害。
在这场残酷的近战中,重甲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致。大戟士们身披厚重的铠甲,犹如移动的堡垒,刀枪不入。而褚飞燕的士卒们则只能依靠灵活的身手和勇气来与敌人周旋,但面对大戟士的强大力量,他们的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褚飞燕麾下的士卒和大戟士的战损比例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以十个士卒换取一个大戟士的生命。
然而,尽管战损比例如此惊人,褚飞燕麾下的士卒们却毫无退缩之意。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磨死眼前的敌人。他们知道,只要能够战胜大戟士,他们的牺牲就不会白费,他们的家人将会得到太平天国给予的高昂抚恤金,他们的名字也将被铭记在自己家中的族谱之中。
这些士卒们并非没有私心。他们之所以如此拼命,不仅仅是为了守护太平天国的这一片净土,更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在这个时代,土地是人们生活的根本,而高昂的抚恤金意味着家中的薄田能够增加几亩,生活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当许多太平天国麾下的士卒倒下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恐惧或绝望,而是一种释然。
他们终于可以结束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了,虽然不能再在父母面前尽孝,但希望多些土地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成为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动力。
吕旷有些难以置信,这些褚飞燕麾下的士卒居然如此的勇敢无畏,竟然一个趁乱逃跑的士卒都没有。
这要是换成别的诸侯麾下的部队,只要一支部队人数损失超过五成就开始溃败,但眼前的这一支军队彻底的改变了吕旷和吕翔二人的三观。
尽管大戟士还在稳步的推进,但面对这些悍不畏死的士卒们的进攻,人数也在极速的锐减着。
褚飞燕仍然奋斗在第一线,他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退却,只有满心的杀死眼前的所有敌人,但却依旧是被大戟士的推进所逼的开始缓缓的后退。
大戟士的人数算的上是众多的,与其说是人数众多还不如说是袁绍财大气粗。
褚飞燕看着那已经战死超过一半的大戟士,心中就是无比的畅快,只听那褚飞燕高声喊道:“众将士可与我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