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吕旷站在原地,心中纠结万分。他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与身边的亲卫们一同奋起反抗。然而,面对眼前强大的敌人,这个选择的胜算微乎其微。他不禁想起了曾经的种种战斗,每一次都充满了生死考验,但这一次,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第二个选择是让亲卫们在这里拼死坚守,而自己则继续逃跑。只要能逃到马场,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即使成功逃脱,回到袁绍大营又能怎样呢?原本他是奉命接管张合的大军,本应一骑当千、威风凛凛,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吕旷不禁懊悔起自己和弟弟的大意。如果在围堵褚飞燕大营时,他们能当机立断,快马加鞭向后方汇报情况,等待袁绍大军的到来或者接受下一步指示,那么即使最终失败,他也可以辩称是奉主公之命行事,再加上周围同僚的劝解,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他就算独自逃回去,恐怕也难逃一死。吕旷在这两个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就在吕旷还沉浸在迷茫和恐惧之中时,柏燕却毫不留情地率领着他的亲卫们如狂风骤雨般冲杀过来。
那骑兵的冲锋在吕旷和他的部下们的眼中不断放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吞噬。马蹄声如雷,震耳欲聋,那战马的臭味与沙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令人窒息的气息。而在这股气息中,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眨眼间,骑兵们已经冲到了吕旷等人的面前。他们手中的长枪如同闪电一般刺出,瞬间刺穿了前方那些还在双腿颤抖的士卒们的身体。鲜血如喷泉般四溅,染红了冰冷的泥土地,形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泊。
那些惨死的士卒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他们的鲜血在泥土中流淌,将这片土地染成了一片殷红。这惨烈的场景,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与无情。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士卒都坐以待毙。有一些反应迅速的士卒们,在生死关头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用手中紧握着的武器,拼命地抵挡着骑兵的攻击。
可是,骑兵的攻势如潮水一般汹涌,一轮接一轮,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即使第一个骑兵未能得手,后续的骑兵也会立刻补上,继续发动猛烈的攻击。
在这短短的一轮攻势中,许多士卒都惨死当场,他们的生命在瞬间被剥夺。而吕旷由于身处后方,无法在前方参与战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战斗的激烈程度丝毫没有因为吕旷的发愣而有所减缓,那支来袭的骑兵队伍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在吕旷的视野中不断地向他逼近。每一次的冲锋都伴随着吕旷麾下士卒们的惨叫和倒地,鲜血染红了大地,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战场。
吕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逐渐被击溃,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当他意识到已经没有任何胜算的时候,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投降。
吕旷深知自己作为将领的身份以及世家子弟的背景,这两个身份都可以成为他在林北麾下谋取一份好差事的资本。他心想,既然还有其他选择,何必非要选择赴死呢?毕竟,出来打仗无非就是为了谋个生计,又何必如此拼命呢?
此时此刻,吕旷的弟弟已经身负重伤,生死未卜。他想,如果自己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家族的性命。而且,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投降,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降。他打算在关键时刻,等待一个绝佳的契机,然后突然反戈一击,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这就是吕旷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决定放下尊严和荣誉,选择一条看似屈辱但实则充满变数的道路。
吕旷的突然投降让周围的士卒们都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但面对这一局面,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放下手中的兵器,乖乖地投降了。
柏燕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按照常理,杀俘是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而且这么多的俘虏对于太平天国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柏燕之所以如此恼火,是因为他无法通过杀死这些人来为褚飞燕报仇雪恨。
在内心激烈地权衡利弊之后,柏燕最终还是决定收起自己的怒火,选择接纳这些投降的士兵。他深知,这些降兵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还能为太平天国带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于是,柏燕下令将这些降兵收拢起来,并接管了吕旷的临时大营。在这里,他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马匹、辎重以及大戟士所使用的重甲。这些重甲原本是为了方便大戟士在甲胄损毁后能够及时更换而准备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为了柏燕等人的意外收获。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柏燕便押解着这些战利品和俘虏,浩浩荡荡地朝着子鸣所在的地方进发。
就在这一刹那间,子鸣果断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分兵。他亲自率领着己方的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清理着褚飞燕的大营。
熊熊烈火在燃烧完最后一丝易燃物后,渐渐熄灭,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然而,此时的褚飞燕大营已经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风采。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残垣断壁,一片狼藉不堪的景象。
不仅如此,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股令人作呕的烤肉恶臭味,那是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卒们的尸体在大火中被烧焦所散发出来的。
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都已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焦黑的大营,只剩下些许余温,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和惨烈厮杀。
就在子鸣凝视着这片废墟时,他的目光突然被远处的一队人马吸引住了。
原来,是柏燕押解着一群俘虏正朝这边走来。
子鸣的眼睛顿时一亮,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在他脑海中闪过:让这些俘虏来清理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