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黄巾霸业 > 第666章 吕翔抵达袁绍大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一时间,大帐之内变得喧闹异常,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各种策略和建议如潮水般涌来。然而,尽管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思考,却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能够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击溃袁绍大营的方法。

在这嘈杂的讨论中,有一条提案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并最终通过了大家的决策。这条提案便是再次派遣人手镇守界桥。

实际上,之所以还在这个地方与袁绍僵持不下,无非是在等待波才那一路进攻并州的结果。只要张绣和张济能够成功攻下并州,那么就可以与袁绍展开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如今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要想直接拿下冀州或者青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要攻打青州,就必须先攻下冀州的一部分城池,然后才能继续向青州进军。然而,冀州可是袁绍的大本营,其防守必然异常严密,想要攻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除非拥有绝对的优势。

此次袁绍北上进攻太平天国,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却被林北所打乱,林北成功地将袁绍的军队阻击在了界桥周边,让袁绍的军队无法再向前推进半步。

面对这样的局面,袁绍心中不禁产生了撤军的念头。毕竟,继续僵持下去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袁绍心中的傲气以及他所代表的世家的荣耀,却让他无法轻易地做出撤军的决定。他觉得,如果就这样灰溜溜地撤军,不仅会让他自己颜面扫地,也会让他背后的世家蒙羞。

于是,袁绍决定在原地拖延时间。他心想,冀州的底蕴如此雄厚,他完全有信心和林北打一场持久战。他相信,只要时间足够长,林北所在的太平天国的财政必然会被拖垮,到那时,林北自然就会不战而败。

然而,袁绍的想法却完全过时了。如今的幽州和平州,简直就是百姓们的天堂。在林北的治理下,这里没有了世家子弟和那些豪绅官吏的压榨,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如此,林北还减免了苛捐杂税,使得百姓们的负担大大减轻。

这样一来,林北麾下的财政和粮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良。与袁绍想象中的情况完全相反,林北的太平天国不仅没有被财政问题所困扰,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越发地繁荣昌盛。

可惜的是,袁绍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他仍然坚信自己的判断,继续和林北打着这场看似无休止的持久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最终的商议结果终于浮出水面——派遣将领前去镇守界桥。不仅如此,这一次还决定将连环马一同携带前往,因为界桥地势狭窄,连环马的优势在这种地形下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而这一次主动请命前往界桥镇守的,正是张牛角本人。其中缘由,说来话长。张牛角与褚飞燕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深厚至极。不仅如此,张白骑对张牛角的感情也同样深厚无比。张牛角一直将褚飞燕和张白骑视为自己的后继者,悉心培养。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张牛角自己的子嗣们在黄巾之乱爆发前,由于家中粮食短缺,全部饿死,这才投身于黄巾之中,为的就是推翻大汉朝廷为自己的子嗣报仇。如今的张牛角,已将所有的亲情都寄托在了褚飞燕和张白骑身上。可惜的是,这二人都已在战场上英勇战死。

正因如此,张牛角毫不犹豫地主动挂帅,前往界桥镇守。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褚飞燕和张白骑报仇雪恨!

张牛角领命离去,带走的将领有张闿,还有一些二代们。

褚方,褚飞燕之子。

张风火,张白骑之子。

随着张牛角的身影渐行渐远,会议室内的气氛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原本热烈的讨论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会议已经结束众人开始有序退场。

张牛角一路疾驰,他的马蹄声响彻在空旷的道路上,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急迫。他身后紧跟着一支庞大的军队,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显示出这支军队的威武和雄壮。

终于,张牛角带领着大军抵达了褚飞燕大营旧址。这里曾经是一片热闹的营地,但现在却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土地,一场大火肆虐而过使得此地只剩下残垣断壁。张牛角勒住缰绳,凝视着这片废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

他仿佛能看到张白骑和褚飞燕二人的身影在这片土地上穿梭,他们的笑声和呼喊声在耳边回荡。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回忆,他们二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触景生情罢了。

张牛角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的眼角似乎有泪水在闪动。他缓缓地抬起手,向着身后的士卒们轻轻一挥。士卒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驱使着一群阉奴,开始在褚飞燕的旧址上动工。

有人对张牛角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动工是不吉利的。但张牛角却义正言辞地反驳道:“这片土地上死去的都是我们的兄弟,他们为了我们的事业付出了生命。他们会在地下保佑着我们,怎么能说是不吉利呢?”

张牛角的这番话让那些原本想要出言反驳的人全都哑口无言。他们看着张牛角坚定的眼神,感受到了他对逝去战友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于是,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大家都默默地看着阉奴们在废墟上忙碌着,心中充满了对那些牺牲者的敬意。

就在此时,袁绍的大营内一片忙碌。士兵们来来往往,传递着各种消息和命令。而在营帐的中央,袁绍正端坐在一张巨大的虎皮椅子上,他的脸色阴沉,眉头紧皱。

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向袁绍报告道:“主公,吕翔将军回来了,他身负重伤!”袁绍心中一紧,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向营帐门口。

只见吕翔被几名士兵搀扶着,艰难地走进营帐。他的身上沾满了鲜血,伤口狰狞可怖,显然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袁绍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尽管如此,袁绍深知自己身为一军之主,在众目睽睽之下,必须表现出对吕翔的关切和重视。他快步走到吕翔面前,关切地问道:“吕翔将军,你伤势如何?快快坐下,让我看看。”

说罢,袁绍亲自扶着吕翔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并吩咐身边的士兵去请最好的郎中前来为吕翔治疗。接着,他又对吕翔说:“吕翔将军,你此次出征,虽然身负重伤,但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我定会重重赏赐于你,以表你对我军的贡献。”

吕翔听了袁绍的话,心中稍感安慰。他强忍着伤痛,向袁绍道谢道:“多谢主公关心,末将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袁绍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营帐内的众人说道:“吕翔将军此次受伤,是我军的一大损失。但他的英勇和忠诚,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大家都要好好照顾吕翔将军,让他早日康复。”

众人纷纷应是,对吕翔投去敬佩的目光。而袁绍则继续安排着各种事宜,确保吕翔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