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搞不清圣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干脆不想了……是死是活,打着再说吧。
书剑奋起全部法力,对圣鹰孤注一掷。
这时的圣鹰一脸静水流深,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旁边,离墨剑在他副魂空间的驱使下,像个幽灵一样悬浮在空中,剑身闪着冷冽的光,仿佛下一秒就要给对手致命一击。
书剑知道这是个自己不可战胜的强敌,但也没退路了,没办法,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吧。
他使出了书剑九式的第一式“火炮撼世”。
他把全身的法力都灌到宝剑里,宝剑一下子变得光芒万丈,就像一门大炮,一道滚烫的能量“轰”地一下朝着圣鹰射过去,那股热浪,就像能把周围的空气都点着了。
只见圣鹰不慌不忙,轻轻操控离墨剑划了一下,一道黑色的剑气飞出去,和那道能量撞到一起。“轰”的一声巨响,就像天崩地裂一样,强光和硝烟一下子就把书剑的全部法力笼罩。
书剑心里“咯噔”一下,暗暗想:“这家伙真的不好对付啊!”
接着,书剑又施展出第四式“灵梭穿空”。
只见他整个人突然变得像一道光,围着圣鹰 十米开外飞速地转起来,宝剑也跟着不停地刺出,一道道剑气像梭子一样又快又狠地射向圣鹰。
圣鹰依旧面无表情,离墨剑瞬间变成了一团黑影,把他自己护得严严实实。剑气射到黑影上,发出一连串“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打铁一样,可就是没办法突破圣鹰的防御。
书剑咬了咬牙,心一横,使出了第八式“龙辇裂地”。
他猛地一跺脚,法力像洪水一样涌进地里,大地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一辆由法力凝聚成的大龙辇从地下冲了出来,龙辇上好像还有隐隐的龙威,气势汹汹地朝着圣鹰冲过去。
龙辇经过的地方,地面都像被撕开了一样,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尘土扬得遮天蔽日。
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击,圣鹰总算有动作了——手摆了一下。
离墨剑高速旋转起来,在空中画出一个黑洞,把周围的空气疯狂地吸进去,然后喷出一道又粗又黑的能量柱,一下子就击中了龙辇。“轰隆”一声,龙辇被炸得粉碎,变成了一片粉末飘散在空中。
这一来一往,很快就过了五十回合。书剑开始有点撑不住了。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全是豆大的汗珠,身子也开始摇摇晃晃的,怎么看都像是要败了。
这时候书剑却又更深一层的想法,圣鹰厉害的不单单是那把副魂武器和高强的法力,更要命的是他背后一整套先进的思想体系。
就拿治国来说,圣鹰的国家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部件都配合得严丝合缝。
他把全国的资源都整合得特别好,不管是修炼资源还是生活物资,都能合理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士兵,接受的是系统的训练,从基础的修炼方法到实战技巧,再到团队配合,都有一套科学的流程。
圣鹰军队的阵法、战术,都是经过无数次演练和优化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战斗中的职责,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反观书剑所在的逍遥国,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逍遥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除了太子逍遥飞扬的队伍还能称得上训练有素,其他部队都主打一个自由自在,俗称摆烂。
大家各自修炼,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资源分配也很随意,有时候有的人能得到很多,有的人却连基本的修炼资源都没有。这样一来,大家的修炼水平就参差不齐。
上行下效,逍遥国的士兵也大多是靠自己的经验和天赋在打仗,没有系统的战术指导,打起仗来就像一盘散沙。比如说这次书剑带着自己的卫队和圣鹰的部队对抗,虽然书剑想出了模仿风林火山的阵法,但由于平时缺乏系统训练,士兵们在配合上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没办法把阵法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圣鹰的用兵之道也极高明。他能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对手特点,制定出最合适的战略。他的军队和他的离墨剑一个道理,都是他手里的棋子,在战场上意随心走,灵活调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圣鹰的思想体系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厦,从治国到用兵,从战略到战术,每个部分都构建得非常完美。而书剑和逍遥国,就像还在摸索着盖房子的人,材料东一块西一块,没有一个完整的蓝图,怎么能和圣鹰相比呢?
书剑反思,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斗,而是两个不同体系之间的较量,书剑心里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他知道,自己和逍遥国面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最可笑的是,逍遥国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这时,离墨剑的攻击反而更加凶猛了。
书剑咬着牙,拼了命地抵挡,但在圣鹰强大的攻击下,他感觉自己就像狂风中的一片树叶,摇摇欲坠。
这时风林四将也围上来了,这次冲在最前面的是烈火。烈火的法力不如徐林,更是远不如书剑,最高只能用到六级火法术——烈火重炮。
要放平时,这种攻击书剑压根不放在眼里,但经过和圣鹰的剧斗,他现在是强弩之末,所以每接一下烈火炮都让他有点喘不上来气。
就在书剑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一道黑色的影子像闪电一样冲了过来。
只见一名黑袍女将,手里拿着长刀,刀身上闪着寒光,一下子就冲进了战场。
她目标十分明确,对着烈火就是一刀。
一道冰冷的刀气朝着烈火飞去。烈火最近挨揍挨的多,眼力奇佳,瞬间判断出这是高达八级的法力,自己绝不是对手。他大叫一声妈呀,一个后空翻接狗啃泥,后跳出十米远,总算躲过了这一击。
疾风、徐林同时赞叹:老三能在前进中后退十米,这逃命的本事主要是天分,非人力可及!
连一向沉默寡言的老四重山都忍不住来了句:牛叉!
黑袍女将趁着这个机会,一把抓住书剑,几个跳跃,消失在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