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破案现场,她是万人迷 > 第233章 两名嫌疑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将垃圾场染成灰蓝色,电子监控屏上时间来到28号凌晨3点18分,一个裹着厚外套的男人进入监控视野。

男人头戴一顶黑色鸭舌帽,帽檐压得极低,完全遮住了眉眼。

普通的医用蓝口罩裹住他的下半张脸,整张脸被遮得严严实实。

男人右手拽着只深褐色行李箱,滚轮碾过碎石时突然卡滞,男人也被绊地踉跄了一下,行李箱直接摔落到地上。

就在这时,男人周边原本昏暗的画面瞬间被一道强烈的闪光照亮,地面的坑洼被照的一清二楚。

男人面对这预料之外的情况显然有些慌乱。

地上的行李箱摔在地上时不慎开了个口子,男人连忙蹲下身子对箱子拉链捣鼓半天,但最终口子还是没有拉上。

男人左右看了几眼,确定没有人后站起了身,直接放弃了继续修链子的想法。

在他站起身的同时,白色的闪光灯也随之熄灭,画面重新回到开始的昏暗。

男人又重新拖着行李箱吭哧吭哧地往里面走,将行李箱弃置于垃圾堆的深处。

一切就绪后,他往后退了几步直接出了监控范围,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五分钟后男人又诡异地折返回去。

这一次他直奔着丢弃的行李箱,蹲下将行李箱拉链拉开翻找了片刻,随后抓起周围的废弃物覆盖在箱体上,确定不会被立马发现后离开了。

时间快进到30号的凌晨1点,一阵风吹过将行李箱掀开。

当天下午三点分,分拣员在附近作业时,目光数次瞥向行李箱。

最后他还是被好奇心驱使靠近查看,结果就这一眼,吓得魂飞了一半。

工人踉跄后退几步远离行李箱,面色如土地掏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

监控结束,赵昭远将几张中重点标记的监控截图投影在屏幕上。

中年刑警老张分析道:“嫌疑人有刻意的伪装,帽子跟口罩都是市面上最普通的日用品。

这种刻意低调的选择,恰恰说明他具备相当的反侦察意识。”

技术科的警员调出垃圾场的平面图补充道:“这种偏远且垃圾量少的垃圾场,3天才集中处理一次。

加上不是正常运营的垃圾场,设施什么的都不是很完善,监控覆盖率甚至不足%30。

嫌疑人选这里抛尸,可能觉得被发现概率低,时间间隔长能掩盖一些痕迹,他选择的时间段足够说明这一点。

27号已经清理过一次,之所以还有少量的垃圾也是因为运营不够规范,这也让他能够对行李箱进行简单的伪装。”

警员翻了下报告:“从调查角度,垃圾场人员流动少,能提供的线索有限。

3天时间也间接导致证据被破坏、掩盖,而且嫌疑人也算准了这个时间,知道垃圾处理前没人检查。

显然是经过周密踩点的,既避开了工作人员,又确保尸体有足够时间被后续垃圾覆盖。”

赵昭远坐在那里,双手交叠在桌子上,“原先我们一直以为凶手为一人作案,可这个监控能明显看出他还有个帮手。“

他的面色变得凝重,威严气息扑面而来:“视频里的嫌疑人,他的装扮非常完善,我认同前面老张说的嫌疑人很谨慎。

但同时我对他的一些系列行为感到割裂,让我觉得他没有很强的心理素质。

行李箱摔地上导致开了个口子,我们能够看出他有停顿,动作上慌乱得很明显。”

白觅尘面色如墨,总结了赵昭远话里的含义,“赵队长是认为视频里的抛尸者不是主导人?”

赵昭远点头承认,“视频里的嫌疑人在对行李箱的开口进行修复时,几次看向周围,但最后都会将目光停顿在某一处。”

他拿出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辆不完整的面包车。

“监控只拍到了一点,能够看出是一辆白色面包车,但角度很刁钻,像是知道哪里有监控一样。”女警解释道。

苏雾:“小许,将前后两次往返拉个对比。”

许景辞照着她的话将嫌疑人两次返回监控视角里的视频单独截取,并列播放。

这一次很直观,两次嫌疑人的走路方式有着明显不一样。

拉着行李箱的男人因为拖着重物,走路时有点头重脚轻,一步三回头,时刻警惕周围。

而第二次往返,嫌疑人没有拉着行李箱,整个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地带着目的直奔行李箱,走后还不忘对其进行遮掩。

“不是一个人!”一名实习男警不禁出声。

如果不是苏雾提出要进行对比,暂时不会有人怀疑前后的两人不是一个。

他们穿着相同的衣服,帽子口罩一样没少,就是身高也没有太大的分别,在经过相同位置时没有差距。

“双胞胎吗?”路霜看着屏幕上的对比视频,轻声呢喃了句。

她前面的中年刑警回头看了她一眼,“从哪里看出来的?”

中年刑警的声音不小,所有人都看向路霜。

路霜眉眼纠结地说道:“尽管有口罩遮挡,但面部整体轮廓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身体比例跟体型也较为相似,也可能是因为他们都裹着厚外套,远看上去没有分别。

虽然两人走路的习惯不一样,但下意识的动作却存在相似性。

先前的嫌疑人拖着行李箱,走路时有个很明显的踮脚。”

许景辞顺着她的话,放大嫌疑人一号的脚步特征,再一次播放监控视频。

这次大家是带有目的去看这些小细节,能够看出一号嫌疑人踮脚的习惯很明显。

这是下意识动作,长期形成的习惯。

路霜:“重返回来的2号,虽然踮脚没有前面一个的明显,但还是有轻微的踮脚。

如果不是双胞胎,那就是好朋友,反正两人之间存在模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