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门洞开,这空间里的每一粒尘埃,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被遗忘的时光,带着股让人不敢轻举妄动的肃穆。就连一向胆大包天的刘武轩,也不敢再扰乱此处的寂静。他举着火把的手稳了稳,脚步小心的落在青石板上,轻得几乎听不见声响,仿佛怕稍重些,就会惊醒这满室沉睡着的岁月。

方才推门时的那股冲劲早已敛去,他望着书架上歪斜的卷牍,目光在敞口木箱的边缘顿了顿,竟没像往常那样伸手去碰。火把的光映在他脸上,少了几分平日的莽撞,多了些小心翼翼的郑重。

“这地方…… 太静了。” 他低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飞了什么,“连点风都不透,倒像是把年头都封在里头了。”

林元正缓缓长舒了一口气,那口气在胸腔里憋了许久,吐出来时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沉滞,在火把映照的光晕里化作一道白雾,很快便散了。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扫过满室沉寂的物件,声音比寻常放得更缓:“既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先四处仔细看看,别乱碰东西。”

“家主,那那些木箱?” 刘武轩的目光落在右侧的木箱上,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瞧这锁头的锈色,要不要…… 想法子撬开看看?”

林元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木箱表面的朱漆早已斑驳,露出底下暗沉的木色,积灰在箱角堆出薄薄一层,显然多年里从未有人动过。

“莫要动,那些箱子封得严实,里头若是有东西,怕是也经不起折腾,让兄弟们先将那些没有封闭的木箱收拾一番,瞧瞧里面都是些什么物件。”他顿了顿,火把转向那几捆书牍:“我们先看看这些书牍,理清这是什么地方,当年又发生了什么。”

火光凑近了些,照亮最外层竹简上的字迹。林元正伸出手指,极轻地拂去表面的浮尘,几个古朴的楷书书目渐渐显露:“建堡纪事……”他目光一凝,转而看向捆缚书牍的麻绳,那麻绳早已朽得发灰,轻轻一碰便簌簌掉渣。

林元正屏住呼吸,指尖顺着绳结的纹路慢慢挑弄,动作轻得像在拆解一件易碎的瓷器,生怕稍一用力,整捆书牍便会散架。绳结终于松了,最外层的几片竹简微微晃动,露出后面更完整的字迹。刘武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举高火把,让光稳稳地落在竹简上,映得那些墨痕刻字在尘灰里愈发清晰。

林元正一字一句地看着,指尖悬在竹简上方,不敢真的触碰,缓缓念出依旧能辨认的字迹,目光顺着竹简往下移,“…… 天平二年,吾奉渤海王殿下之命,选址于此,依山势筑堡,历时三载乃成……”

字迹是用笔墨撰写,再辅以刻刀刻写,虽被尘灰盖得浅淡,笔画却依旧遒劲,透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他挪开一片松动的竹简,后面的内容渐渐铺开:“堡中设秘道有十三道,可藏兵、储粮、运兵……”

“竟是座堡寨的记载?” 刘武轩忍不住低呼一声,又连忙捂住嘴,“那这些木箱………”

林元正没接话,目光牢牢锁在 “秘道” 二字上,眉头微微蹙起。这地方藏在深山洞口之下,竟是依北齐渤海王高欢之命所建,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复杂。

而随着林元正继续小心地挪开竹简,更多字迹在火光下舒展开来,他的眼神不由亮了起来。那些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筑堡记录,而是断断续续记着些关于堡内秘藏的描述。

墨迹虽已陈旧,却字字清晰,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尘封的秘密。林元正的指尖顺着字迹移动,目光里渐渐燃起些光彩,先前的审慎悄然被一种期待取代。

“看来没白来这一趟。”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点压抑不住的振奋,“这里面可有不少好东西!”

火把的光在他眼底跳动,映得那些蒙尘的木箱仿佛也透出些隐秘的光泽。刘武轩见状,攥了攥拳,先前的小心翼翼里,悄然多了几分跃跃欲试。

封闭的木箱被一个个打开,那些长满铜锈的铜锁早已朽坏,稍一用力便“咔哒”崩开。头两个木箱一掀开,火光骤然被里面的东西映亮,满箱的金砖码得整整齐齐,块块方正,虽蒙着层灰,边缘的棱线仍清晰利落,在光线下泛着沉敛的金光,

另外还有三箱则是银锭,一个个圆鼓鼓的,表面刻着模糊的印记,氧化的银锈呈暗黑色,却掩不住底下温润的银光。

刘武轩看到金砖银锭时,心中瞬间闪过对财富的震撼与憧憬,这些财富足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他倒吸一口凉气,伸手想碰,又猛地缩了回来,“好家伙…… 这得值多少大钱?”

林元正的目光在金砖银锭上扫过,眉头却没松开,有些急切道:“将剩下的箱子都打开来,看看有没有其他物件。”

这些金银可不是他最在意的。书牍里特意提及的 “玄铁铸器”“练兵神策”,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玄铁可铸神兵,可比这箱中金银更关乎根本。眼下这几箱财物虽晃眼,却离记载的 “秘物” 差得远,他心里那点刚燃起的期待,又沉了下去几分。

刘武轩会意,立刻转向剩下的木箱,手上的动作快了些,铜锁崩开的脆响在寂静的石室里格外清晰。直到最后两口大木箱被打开,林元正脸色方才稍缓。这两口大木箱里,放的竟是深海寒铁与陨铁。

寒铁泛着暗青的光泽,触手冰凉刺骨,显然未经锻造却已自带寒气,陨铁则通体黝黑,表面布满不规则的凹痕,沉甸甸的压得箱底微微下沉,透着股来自天外的沉凝,也不知其中有没有辐射………

而在另一口箱子里,几本线装册子被有些油腻的厚布仔细裹着,翻开泛黄的纸页,正是书牍中记载的《练兵神策》。

火把的光在石室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一重大发现而激动,灰尘在光线中飞舞,像是被这些珍贵之物唤醒。字迹是用工整的小楷写就,里面不仅画着刀兵的图谱,还有兵器锻造的注解,墨迹虽旧,却字字清晰,透着股练兵的严谨。

“总算找到了。” 林元正拿起一本册子,指尖在神策二字上轻轻摩挲,眼底终于浮起几分真切的笑意,“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

刘武轩按捺不住兴奋,伸手摸了摸那块深海寒铁,只觉一股凉意顺着指尖窜上来,惊得他连忙缩手:“好家伙,这铁可真够冰的!照册子上的法子锻造,咱们的刀枪怕是能厉害数倍。”

火把的光落在寒铁与陨铁上,映得那些金属表面泛起细碎的光泽,仿佛能看见日后铸成神兵的模样。刘武轩蹲在箱边,数着铁料的块数,嘴里念念有词:“这些够打不少长刀了,再配上神策里的法子……”

林元正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室的收获,先前的谨慎终于化作释然的笑意:“收拾一下,先把这些要紧的东西带出去。那些书牍也一同搬出去,都仔细些,莫要损坏了………”

话音未落,就听得一声呼喊:“家主,轩小哥,你们快来瞧瞧这木匣子……”

林元正循声望去,只见那人正把书架上一个不起眼的木匣子抱在怀里。

匣子不大,也就半臂长,是厚实的榆木所制,表面没什么雕饰,只边角处包着层薄薄的铜片,显然是为了经久耐用。许是被人常年摩挲过,匣身倒比别处少些尘土,在火光下泛着陈旧的木色光泽。

“这匣子放在最顶层,” 那人说着,小心翼翼地把匣子往林元正面前递了递,“瞧着是锁着的,却没见钥匙孔,不知该如何打开。”

林元正伸手接过,入手比预想中沉些。匣子表面包浆温润,边角的铜包片虽有些发黑,却擦得光亮,显然当年很受重视。

他指尖在匣身游走,摸到侧面一处细微的凸起,按下去时,只听 “咔嗒” 一声轻响,匣盖竟顺着暗缝弹开了条缝。刘武轩小心地掀开匣盖,林元正凑近一看,看清里面的物件时,瞳孔微微一缩,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