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府里把武竣叫回去,就说怀哥儿从小就是个不通庶务的,一心只会读圣贤书,如今身量已长,也该寻摸起婚事来,这孩子一不像大哥自己出息,进士及第后就被榜下捉婿娶到了县主,二不像二哥自己心里有主意,钻研学问不远出仕,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打算。
生下来十多年,都是母亲和哥哥在为他打算,更没有在外历练过,为人处世和学问要比哥哥们差上一大截。
又本身是幼子,不算多出息,娶妻生子就要差上一大截。
武靖只需要摆在那里,就能增色,武竣却不是胜在地位,他从小就帮着母亲打理家务,因此弟弟相看,武飒自己在书院,便叫他来帮衬着,也能排除掉一部分嫌弃弟弟想要瞄上他的姑娘,那样的千金小姐不能娶,是祸家根源。
因此这段时间,武毕安也就暂时住在了哥哥嫂嫂家里,依旧是熟门熟路。
相看的流程是很熟悉了,不过就是各家的宴会,名目繁多的赏花宴,多数是女眷参与,也有一些是比较高雅的琴会诗会一类,往往是少年公子与夫人小姐们都请的,相比起文人仕途经济的聚会要更加含蓄一些,只是在京城中就少得多了,即使是权贵宅邸也有些捉襟见肘,总嫌场地不够疏阔。
武飒是基本不去的,他在诗词上略逊一筹,文章还做得尚可,又一直在书院里读书,一旬方有一日休沐,连他自己的家业都还没什么时间打理,一股脑托给了母亲和嫂嫂。
武竣也不爱去,那些聚会属于闲人,他空闲时候还要打坐修炼,有意识地运转大小周天比玉髓珠自动运转要更快些。
倒是帮着理了理武飒的家业,这样的亲事总得叫人家知道男方有多少家底,免得预期不相符。
这一份和他当初收到的那一份是相似的,分家时分的一成家业,并没有什么房屋宅邸,倒是田庄铺子这些产业不少,杨氏和县主都是会经营的,这几年下来进账就又存下来一笔,预备购买宅邸或铺子,原本的那些金银财宝倒是没有动过,只是仔细保存着,一些已经不鲜亮了的绫罗绸缎早在之前就换成了实实在在的金银,不耐放的东西都是这样处理。
此外因着武飒年纪小跟着哥嫂吃住,年节往来除却他自己一些私人的人情往来,都是跟着一起走公账的。
算下来自然是不能跟二哥比,毕竟武竣这边还有一份修真界自己闯出来的家业在,灵石和天材地宝就像是为官之后的俸银禄米和孝敬,不是一个还没成家立业的小子能比的,但是比上不足,比起下面那四个统共加起来只有一成家业的庶兄,这一份家业已经很丰厚了。
放到京城里看看,也能打败不少人家的儿郎。
世家底蕴,莫过于此。
“母亲,既如此,不若就拿出一些钱来,给怀哥儿在京中购置一处宅邸?”武竣仔仔细细都看过后,就跟杨氏如此提议,县主未必看不出来,只是做媳妇的不好直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