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眉头皱得更紧了,连连摆手斩钉截铁道:“不必不必!大可不必!”
“为何不必?”荒国君王横肉丛生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丞相竖起两根手指,信誓旦旦解释起来。
“启禀君上,原因有两点。”
“其一,前不久大荒与安国作战,消耗过大,粮食物资本就不够用了,得优先供给咱王城,从君上您到王公贵族再到各位大臣,这不比镇荒关将士重要?哪还有多余的物资分给他们啊!”
“其二,沐承先前的做法纯属多此一举以及浪费资源!”
“玄荒山脉一带入冬后哪里不都是天寒地冻的?难不成就咱镇荒关这边冷,玄国那边的镇玄关就不冷了?”
“玄国的将士疯了才会在大冬天翻过玄荒山脉进攻大荒,那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咱们哪用得着额外照顾镇荒关!臣请君上好好想想,以往可有哪年冬季,镇荒关遭到了玄国进攻?”
丞相一番有理有据言之凿凿,很快就把荒国君王说服了七七八八。
“嗯……说得有理,”荒国君王微微颔首,“不过,丞相大人啊,先前为了跟安国打仗,孤让人从镇荒关那边的粮仓里调了不少粮草,他们所剩的恐怕不够过冬呢,况且孤还承诺等到收复了失地,便给他们双倍补回去,你看这如何是好?”
丞相摸着山羊胡,面露不屑之色,“君上虽承诺收复失地后双倍补回去,可又没说是今年,什么时候有了剩余物资什么时候再补都行。至于他们粮草不够用,叫他们自己解决!镇荒关附近有郡县有村子,随便从当地百姓家里弄一些不就行了,若连这都办不到,那他们又有何能力镇守边关保卫君上?冻死饿死也是活该!”
荒国君王恍然大悟,“还得是丞相啊!轻而易举就为孤化解了忧虑!好,孤现在就传一道旨意下去,让他们自行解决过冬问题!”
丞相和旁边几个大臣异口同声道:“君上英明!”
此刻的玄荒山脉地区,阴云密布。
北风如刀,在天地间呼啸不止。
镇玄关的校场上,大玄边关将士们手持兵器在操练作战阵型,负责训练这二十万人的是一万名玄甲军。
在这筹备作战的两个月期间,镇玄军都已经换上了宁锦璃提供的新装备。
不仅用上了玄甲军常规配备的兵器,还穿上了保暖衣物鞋袜,外边再穿一身现代冬季作战服和防弹套装,不仅无惧严寒,还比以往穿一身盔甲更有防御力也更加灵活。
除了装备上的巨大提升。
住和吃的方面当然也没落下。
从营帐再到床铺被褥,以及日常饮食,全给换成了现代冬季军用品。
跨越两千多年的全方位提升,让这些将士们大受震撼,非但没有因此懈怠散漫,反而更加努力地进行作战练习。
有了这些保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挨饿受冻。
不论心情还是体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毕竟在此之前能穿一件像样的棉衣,一个月能吃上一两次肉,那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奢望。
短短两个月内,镇玄关将士们的战斗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以前训练好几年都管用。
原本这些将士们对于换掉了统帅大将军多少有些不安。
毕竟以前的大将军乃萧氏王族荣瑞公的亲儿子,此人带兵打仗不怎么行,但因为有着极为尊贵的身份,让这些将士们觉得脸上有光。
就算平日里看着大将军锦衣玉食,他们自己吃糠咽菜,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自从得知君上直接把大玄王公贵族给清理掉了,他们反倒担心从今往后会失去作为王族成员手下将士的荣耀,甚至有些害怕遭受株连。
但随着祁战和沐承的出现,还有源源不断各种超出他们想象的食品物资及兵器装备送来,将士们的担忧全都烟消云散了。
这边将士们在紧锣密鼓拿着新装备操练。
与此同时,镇玄关附近的玄国百姓也没闲着。
以往在入冬前,他们需要尽可能地备好过冬的口粮和物资。
秋收后的余粮通常不大够,所以还要进山打猎。
另外还需要砍柴,不然要是到了天冷时候没有足够多的木柴生火取暖,也是会冻死人的。
然而,即便有着玄荒山脉这一大片原始山林,附近的老百姓们要想捕猎砍柴也绝非易事,年年都有人进了山之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要么是被诸如豺狼虎豹棕熊一类的猛兽吃了,要么是遇到环境危险而丧命。
所以每年为了过冬,这些百姓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囤积物资。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很多人熬不过冬天。
这次却与以往不同了。
他们只需协助镇玄关的将士们干活,就可以领到一切他们所需要的口粮和物资。
而且那些东西比他们见过的好千百倍。
什么精米精面、油盐酱醋、新鲜的瓜果蔬菜和肉,外加各种厨具、木炭。
同样也有他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被褥衣服鞋子。
甚至连镇玄关发给他们的铲子锄头手推车之类的工具,他们都被获准以后留作自用,这下连将来务农的家伙事儿都有了。
于是镇玄关附近的老百姓一个比一个积极,天不亮就拖家带口地来镇玄帮忙。
妇孺老幼给将士们洗衣做饭,壮年男子挖山修路。
一天能吃上三顿既热乎又美味还管饱的饭菜,到了天黑可以领着物资回家休息。
如此一来,但凡能出点力的百姓,干起活来都劲头十足。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现在跑到镇玄关干活的周边玄国百姓,多的时候能达到三十来万人。
于是,一条从镇玄关通往玄荒山脉深处的道路,便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开挖出来了。
虽然只有一丈宽,也远远不比官道平坦。
但这放在满是崇山峻岭的原始山林中,已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天色渐晚。
数不清的百姓陆陆续续离开镇玄关赶回家中。
他们举着火把,肩上背着今日干活领取到的物资,即便步伐疲惫,脸色却满是笑容。
沐承站在城墙上,望着渐渐远去的人潮,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沐将军,在想什么呢?”祁战来到了他的身边,随口问道。
沐承行了个抱拳礼,“属下参见祁将军。”
祁战笑道:“沐将军是长辈,不用对我这么客气。”
沐承道:“你是主将,我为副将,还是需要恪守军规的。属下方才在想,那位锦璃仙子当真神通广大,二十万镇玄关将士再加三十多万周边百姓,居然都能得到那些非同寻常的物资。要知道……哪怕仅仅是仙子给的一双鞋,在咱们这儿都是前所未见的至宝了……”
祁战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仙子说了,那些东西在她所在的世界,都是最寻常之物。”
沐承心中又是一惊。
虽有了之前在临仙城的短暂见识,还有了这两个月来不断大开眼界,但还是被这句话又一次震撼到了。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锦璃仙子所在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景象。
沐承抬头望向夜空,感受着愈发凛冽的北风,神色凝重地说道:“寒潮已至,用不了多久便会下第一场大雪了……也不知……玄荒山脉另一边的百姓们能不能安然过冬……祁将军,咱们的镇玄军已经做好准备,是否可以发起进攻了?”
“沐将军如此急切吗?”
“我并非好战,只是担忧镇荒关那边的百姓们,倘若能早些攻打过去,把那边迅速占领,便也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沐将军放心,按照目前的挖山开路进度,再过不到半个月,咱们依照山脉地形修的那条路,就能通了,到时候便能率军出征。”
听到祁战提起挖山开路这件事,沐承也有一种如同做梦般的感觉。
若按照以往的方式,想在这玄荒山脉里开出一条路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便以举国之力,强征劳役不计后果地挖掘,恐怕少说也得十多年,兴许能凿出条勉强能过一辆驴车的山路。
可要真这么干了,天知道会死多少百姓,会让国家耗损到不堪一击的程度,估计都用不着邻国攻打,自己就灭亡了。
放眼中原,绝对没有哪个诸侯国敢这么做。
所以自打数百年前玄国和荒国划玄荒山脉而治开始,这条山脉就从来没有通过一条路。
谁能想到,锦璃仙子一出手,都不需要强征劳役,就能让数十万百姓在得到巨大好处的同时,齐心协力来开路。
而且锦璃仙子提供的各类劳动工具,连最基础的锄头铲子,都比以往百姓们常用的青铜锄头铲子好使千百倍。
更何况还有一种被称为炸药的东西。
但凡遇到人力难以撼动的山石,直接用炸药就可以轻易轰开,也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加上还有既能防寒又能保护身体的衣物鞋子,食物、药物全都充足,又能用无人机勘察线路环境,不必用人去冒险勘察,百姓们有着史无前例的安全保障。
这便让百姓们能够事半功倍,越干越有劲。
“据说,仙子还有某种庞然大物一般的器具,此器具只需一人即刻驾驭,前方有个巨大的铲子,一铲子下去,抵得上好些人拿锄头挖半天。”沐承眼里冒着光,神采奕奕描述着前不久在几个玄甲军口中听到的传闻。
祁战点头,“没错,仙子说,那东西叫挖掘机。除了挖掘机,还有好些种类的重型器械呢,个顶个的厉害。”
“那为何不见仙子将此物拿到这边来?”沐承满脸期待,“若有了挖掘机,岂不是能更快开出一条贯穿玄荒山脉的路么?”
祁战笑着说:“那些重型器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驾驭的,临仙城那边都还只有少数人能熟练使用呢,若是一个不小心,反而会出事故。而且咱们这边连条最基本能让挖掘机动弹的路都没有,便只能先人工开凿出来,以后才能用上挖掘机。”
沐承似懂非懂地微微颔首。
“沐将军,你放心。”祁战诚恳道,“锦璃仙子是我此生见过的,最在乎老百姓、最把百姓们放在心里的人,在她的影响下,咱们的君上以及所有接触过她的人,都会被她所折服,心甘情愿地按照她所期望的那样去做,所以,咱们大玄将来定然不会让荒国百姓再过苦日子,你一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太平,人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得此仙子,实乃大玄之幸……哦不,是全天下之幸!”沐承深受触动,发自肺腑地感慨了一句。
夜幕中,忽然开始飘下雪花。
很快就成了密集的鹅毛大雪。
沐承和祁战伫立于城墙上的风雪之中,目送最后一批老百姓离开,然后才先后下了城墙,返回营帐。
一夜过去。
整个玄荒山脉地区都覆盖了厚厚的积雪。
巍峨连绵的山脉如同一条银色巨龙,趴在广袤的大地上。
但这壮丽的冬季雪景,却成了荒国镇荒关周边百姓们的噩梦。
某个小村落中。
十几个壮年男子齐聚在村长家的茅草屋边,望着越下越厚实的积雪,脸上爬满愁云。
他们都是各家各户的主要劳动力。
今年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加上之前荒国向安国开战,朝堂派人从他们手里征走了不少粮食供给大荒军,他们的过冬储备严重不足,现在只能齐聚村长家,商量对策。
村长住的地方也只是个勉强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
屋子太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大伙儿只能缩着身子蹲在外边的空地上,靠着一个小柴火堆凑合取暖。
“村长,要不趁着大雪还没把山全给封死之前,咱们一块儿进山去,能打多少猎算多少。”有人提议道。
“我看不行啊,”旁边一个男人直摇头,“看这下雪的势头,咱们进了山恐怕就出不来了……”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
“那怎么办?就这么待在村里等死?”
“留在村里靠着仅存的口粮和木柴,咱们只怕是顶多熬一两个月……”
“唉,我自己少吃点没事,可我的妻儿……又冷又饿的话,连一个月都撑不过去,再说还有那些老人,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