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山精女人 > 第210章 市井百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完了国咏梅得正事儿,大家开始了闲篇儿。

元朝辉:“华子,我们大修厂的职工特别喜欢你们蘑菇崴子屯儿的苞米面儿。你就把苞米面儿卖给我,我再卖给工人家属……”

华子:“要那样的话,我保证你在大修厂干不上半年!”

“哦?为什么?”

华子:“元朝辉,现在不是咱们在这一带跑黑市的时候了。要放开眼界!比如说我们的苞米面儿四毛钱一斤卖给你,你再四毛五一斤卖给你的工友。这种差价只要有工人家属到这农家市场一打听立刻就明白了!你赚工友的黑钱,人品人缘立刻就没了。人缘人品就是我们这种没背景的人的保护伞,没有这层保护伞,人家抓点把柄就会把你踢出去!”

元朝辉:“那就是说户长叫我们来就是吃狗肉喽。”

华子:“你要是不愿意卖服装,就弄点山野菜、小杂粮,在农家市场或各个片区转悠。当初蘑菇崴子屯儿的豆芽不就这么转悠出去的么?你站着市场摊位、唐姐要开店,我们的服装不也是这么转悠出去的么?我知道你心里对我们有意见。但你和赵国伟两个和唐姐不一样。文工团已经没饭吃了,你们大修厂、货运车队还在运营开支。国营单位,这种工作能因为做小买卖放弃么?你们手里有三产指标么?你有工作,拿工资。满自由连工作、土地都没有,你跟他攀比什么?都是一个集体户混出来的兄弟姐妹,我华凌霄不会计较利益,但我计较人品!”

六个人,四个鼓掌叫好。元朝辉面红过耳!

农家市场必须抢先占领,闯出蘑菇崴子屯儿的品牌和信誉。

华子特意请白凌云来到蘑菇崴子屯儿,召开了一次全体村民会!不管是谁家,都可以把自家的粮食、山货、庭院蔬菜乃至鸡蛋拿到市场卖钱。但是粮食还是以小米黍米等少量杂粮上市。苞米、小麦等统购统销品种,必须谨慎从事。苞米面每家必须保证无化肥产品,每家每次上市最好别超过十斤……

每天蘑菇崴子屯儿通往县城的路上都有拉着农副产品的车辆来往穿梭。最主要的是华子开的老解放和二妞、张丽茹的松花江面包车。

农闲季节的蘑菇崴子屯儿只剩下男人,和为数不多的老太太,太懒的农妇。

其实所说的太懒也不准确,比如说孙信义老婆,人家是不稀得干。康富的大闺女露屁股大芹是家里实在没什么可卖。其他连康淑君都被蔡香萍拉到市场上卖苞米面去了。

队里的社员,如果当天卖不了还可以存到豆芽坊,第二天再来接着卖。

华子刚帮着大家把货卸完,金贞顺把华子叫进狗肉馆。指着桌上一盆苞米面儿:“这种苞米面不对。颜色发白,贴饼子味道太淡。”

“你是在蘑菇崴子屯儿农妇手里买的?”

“就是蘑菇崴子屯儿的,说是姓蒋。我刚才去找她退货,她骂人。”

赵老妖!他们家根本没有农家肥苞米!

华子端起面盆:“跟我走!”

赵老妖家的小杂粮本就不多,一天就卖没了。现在面前摆着的就是半口袋苞米面儿和十几个鸡蛋。

华子一指赵老妖:“是不是她?”

金贞顺:“就是她。我一分钱都没少给她。”

华子:“赵老妖,把钱给人家退回去!”

赵老妖一翻眼睛:“退回去?凭啥呀?她自己愿意买!”

“你他妈放屁!你自己家的苞米面儿是啥玩意儿自己不知道?”

赵老妖站起身双手叉腰:“华子,你他妈装什么犊子,管得这么宽?她愿意买,我愿意卖。她还吃了一斤多呢。我凭啥给她退?”

她这么一吵,市场上的人都往这边看。

“你他妈做买卖不讲诚信就得给退。不然老子就去告你、罚你!”

赵老妖:“你去告我能咋的?这是不是苞米面儿?我掺没掺假?”

“你他妈还想掺假?大家都看明白了,她的苞米面发白,同样体积分量也轻。做出的贴饼子寡淡无味!”

华子抓起一把田淑云的苞米面:“大家都仔细看看。颜色金黄,拿着压手。这才是国家允许买卖的小杂粮类无化肥苞米面儿!你砸蘑菇崴子屯儿的招牌,不给退回去,老子敢抽你信不信?”

“按斤退款,再别让她来了!”白凌云走了过来“赵老妖,你要不给退钱,不用华子去告你。我现在就通知市场管理,罚死你!”

赵老妖无奈把钱推给了金贞顺。

我问:“贞顺嫂子,你家店里的苞米面儿不都是二妞丽茹给送过去么?”

金贞顺:“我以为市场就在家门口,都是蘑菇崴子屯儿的,就别麻烦俩孩子了。她们也挺累。昨天也是太晚,就剩她一个人在卖苞米面,我就买了。”

华子:“蘑菇崴子屯儿也有这种不讲信誉的败类。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老实农民,都很讲信誉。你看淑云姐这种苞米面,你拿回去贴饼子保证和我们送的完全一样。”

金贞顺仔细看了一会儿,买了五斤端回去了。

白凌云:“华子,看来在这一带你没少操心呐。”

华子:“蘑菇崴子屯儿永远在。咱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你再到我们豆芽坊看看。两年前我们还开着老解放,登着倒骑驴到处吆喝推销。现在根本不用出去,一个早晨除了预定的全部卖光!彩霞姐卖鸡蛋一块钱三个,放在篮子里不用专门照顾。打声招呼,把钱放进匣子里自己拿。卖东西讲信誉,人家买东西一样讲信誉。赵老妖的鸡蛋一块钱五个,你问她敢那么卖么?贼人胆虚!蘑菇崴子屯儿要闯出自己的品牌,必须信誉在先!”

下午三点,卖完东西的村民都出市场准备上车回家了。

蔡香萍和康淑君冷着脸噘着嘴来到华子的老解放跟前。

“你们这是怎么了?东西没卖出去?”

蔡香萍:“我家那点苞米面儿今天都卖没了。明天再不来了。我俩想去咱的豆芽坊看看。”

华子:“呵呵,柳二妞她们仨没让你们进去。”

康淑君:“王八犊子玩意儿。”

华子:“那地方是蘑菇崴子屯儿人的聚宝盆,是她们的命根子。我进去都得消毒!再说,那里面又是钱又是货。李彩霞一个人忙的头都抬不起来,你们随便进去,让不让别人进去?彩霞姐怎么照顾?我想再给她们添俩帮手,现在都犹豫不决。不怪她们,怪你们俩。豆芽坊就是队里的眼珠子!”

蔡香萍:“我家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离秋收还早呢,今后整啥呀?”

华子:“大雨天先歇歇。等天放晴了,跟清华姐她们采蘑菇木耳。那玩意儿,一斤能顶十斤苞米面儿!你们跟二妞车回去,我得去市场管理办事去。今天得很晚才能回去。兴许不回去了。你们告诉大妞一声。”

赵老妖的事儿不得不让华子动脑。同样买东西,自由市场,谁也管不着谁。金钱面前,难免出现弄虚作假,那样他华子的闯品牌理想就被搅乱了。

由于华子的老解放昨天晚上没回去,蘑菇崴子屯儿来蹲市场的人今天来的都比较晚。可是他们到了北门外农家市场,只见华子和市场管理所的人在金贞顺狗肉馆对过画出一条白线。华子正把一条浅绿色的条幅挂起来,上面写着“蘑菇崴子农业生产队摊位”。他把这段地面承包了!

田淑云和岳友国把粮食蔬菜放到地摊儿上,华子随手给他们一个牌牌儿,上面有编号,编号下面还是那六个字——蘑菇崴子农业生产队。

窦保成、赵老妖、曲惠贤看明白以后都自己找地方去了。

华子家的大葱韭菜水萝卜是大妞在家弄干净才让二妞捎过来的。分派完了,他坐到菜摊后边:“这回好了,再也不用费口舌了。”

田淑云:“包这么一片摊位得多少钱?”

“你别管。反正这一年这片地皮就是咱们的。不是生产队的进来掺和,往死罚!罚一个,摊位费就出来了。”

说话间来了一个主顾,把华子的韭菜水萝卜都买走了。

蔡香萍:“一样的玩意儿,他咋偏买你的呀?”

华子:“你以为顾客都是瞎子?眼尖着呢。咱的菜都洗得干干净净,再看你那玩意,还有泥呢。”

抢在生产队上边的是窦保成,他家卖的是小米儿。路过几波人都是光打听价没买。这小子有点烦了。

过来两个半大老太太,看看摸摸,讲价。结果还是没买,接着往里来。

窦保成不禁说了一句:“买不起瞎逼扯啥玩意儿。”

老太太听见就不愿意了:“你说啥呢?谁买不起?啥叫瞎逼扯?货比三家你不知道啊。老农民没教养!”

窦保成:“你个老帮菜,农民咋的啦?农民是你爹娘。没有老农民饿死你个王八蛋!”

俩半大老太太更不容情,一顿舌剑唇枪,把窦保成骂得一句也整不出来。抱着脑袋蹲到了地上……

俩老太太被市场管理员劝走了,窦保成的小米一斤没卖。田淑云、蔡香萍、李清华这边都已经开秤了。

梁老小儿用骡车拉来一篓鲫鱼瓜子:“华子哥,没我的地方了。”

华子:“留吃的了么?”

梁老小儿:“还能没咱吃的?五斤鲫瓜子一条鲶鱼。”

华子:“对面。狗肉馆门两边都是咱的地方。拿牌子过去。别挨人家门太近影响人家。”

华子帮着梁老小儿把鲜鱼放进铁皮盆里,再倒进凉水……

窦保成那边被五六个年龄不等,衣帽周吴郑王的人围住了。老太太住院了,逼着窦保成要钱。地赖地赖,沾边就赖!

华子放下水盆就要过去,被老小儿拉住了:“苞米瓤子的事儿,你管他干啥。把那点葱交给队长,过来帮我卖鱼。”

华子:“吵几句嘴无所谓,这帮小流氓压不住,危险把农家市场搅黄了。”

窦家人被白凌云骂成一窝耗子,一点都没错。以窦保成的力量头儿揍那几个小流氓绝不会吃亏。可他就是不敢还手,被几个小流氓推推搡搡整到街中间了。

华子迈步过去,也不搭话。伸手拽过来一个,迎面就是一拳!再一抬腿又踢倒一个。

这帮小流氓看清来人,一个个下的毕恭毕敬。

“华子哥……”

华子:“谁他妈是你哥。你他妈往哪搁?”

“华爷,华爷。我们不知道这是您的地盘儿。”

华子:“老子没地盘儿,就是在这做点小买卖。”

“华爷,您不是依依豆芽坊么?”

华子一指:“看见没?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都是我的摊位。要买东西好好买,货真价实,工商局的盘秤。想闹事儿,你们得爬着出去!”

“是是是,我们知道。华爷才是老大。”

华子:“什么他妈老大老二的。我就在这儿做点小买卖,不买东西赶紧走。要不然我查查你那老太太是谁?”

“别别别,华爷。你在这儿就是山,改日请您。”

一帮小流氓走了。

梁老小儿扔下鱼摊儿跑过来:“哥,你神啦!”

田淑云:“华子,原来你这么大能耐。”

华子:“你以为在城里做买卖那么容易?二妞、丽茹、彩霞姐她们一人屁股后面别着一把警匕!我的双管猎枪就在豆芽坊镇宅呢。打天下,打天下,不打就没你的天下!”

“大伙儿别听他胡说八道”管理员戴志英走了过来“那几个小流氓得罚款,你咋给放啦?”

华子:“要罚款你自己去抓呀。刚才你们干啥去了。”

戴志英:“刚才我在北门口了。四乡八镇的人都挤在那里我管得过来么?还别说你这法子不错,按地段承包各找各的位置准就不乱了。中午所里要吃鸡蛋炒大葱,食堂大师傅点名要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的。”

华子:“旁边这位,大葱鸡蛋都有。她就是给你们送豆芽那位张丽茹的妈。”

蔡香萍推推搡搡不要钱,戴志英还是把钱给了拿着鸡蛋大葱走了。

华子:“今后记住,跟他们公买公卖,别假客气。他们吃的都是公款,能白吃啊?张丽茹给他们送豆芽少一分都不行!”

农家市场越办人越多,供应县城的几个菜队几乎没有生意了。开始的时候,蘑菇崴子屯儿是最远的,可是名声传出去以后,有百里之外的乡镇都贪黑赶过来,起早卖菜。不过蘑菇崴子屯儿,尤其是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一直是生意最好的。这时大家才明白为什么华子要拼死维护声誉。

信誉才是最可靠的财富。

华子卖了蔬菜,开始帮梁老小儿卖鲜鱼。母猪河里的鱼不敢批量推销,也不敢跟谁预定。大酱缸太危险,蘑菇崴子屯儿夏季捕鱼的也就他们两个人。两个人都没固定时间,能打鱼的水面,里面的鱼也是时有时无。

华子正在给一个顾客秤鱼,戴志英跑了过来:“华子,快过去帮帮忙吧。我们整不了了。”

华子秤完鱼老小儿收钱,才跟戴志英往南走,一直来到北门口而附近就听见一声声尖利的叫骂!

华子问:“到底怎么回事啊?”

戴志英:“一个农村妇女老早来了跟人抢摊位。可那个摊位已经包给三河崴子一家菜农了。人家来了让她腾地方她不干,一言不合就开骂。骂起来就不容人,谁劝也不听。”

华子:“我知道是谁了。恐怕我也舞弄不了这个人。她是有名的七队第一骂!跟野汉子跑八面坡去了。这么远,她怎么也来了。”

华子走到近前,果然是曲惠勤。

他试着大喝一声看看灵不灵:“曲惠勤!”

曲惠勤一看是华子还真停下了:“华子,你咋在这儿?”

“呵呵,来看你骂人呐。”

“你他妈别放屁!”

华子:“这是人家花钱承包的地方,你凭啥赖着不走?”

曲惠勤:“都是国家的地方,他凭啥承包?”

华子:“国家地方大了,你咋不在八面坡卖菜呀?再说你看你那破葱谁能买?赶紧收拾给人倒地方。”

曲惠勤:“你别来装犊子!”

华子撂下脸了:“你再骂一句试试?我他妈抽不死你!”

华子上去一脚将她的葱踢散了,然后拉起曲惠勤:“跟我走!”